杨万里山水诗画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06:21
杨万里的山水诗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在南宋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学界较少从整体上来研究杨万里山水诗。本文即着眼于杨万里的山水诗,并从杨万里山水诗的文本出发,分析出杨万里山水诗的演变及广南东路的地域性,进一步从“三远”的构图布局、动态美与变化美、朦胧美与色彩美、山水景色与生活气息以及“虚”与“实”五个角度来深入解析杨万里山水诗画意的艺术特征,最后从“诗画一体”、诗学理念、修辞手法、哲学基础四个方面来剖析其山水诗画意形成的原因。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基本内容、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杨万里山水诗的演变及地域性
第一节 杨万里山水诗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杨万里山水诗的地域性特征——以广南东路:辽阔大海与峻山险滩为例
第二章 杨万里山水诗画意的审美艺术
第一节 “三远”的构图布局
(一) 平远
(二) 高远
(三) 深远
第二节 动态美与变化美
(一) 动态美
(二) 变化美
第三节 朦胧美与色彩美
(一) 朦胧美
(二) 色彩美
第四节 山水景色与生活气息
第五节 “虚”与“实”
第三章 杨万里山水诗画意形成的缘由
第一节 “诗画一体”的交融浸染
第二节 “采撷枸菊”的修辞手法
(一) 比喻与拟人
(二) 视觉听觉与通感
第三节 “外师造化”的诗学理念
第四节 禅宗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 禅宗
(二) 理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诗词中的色彩美[J]. 段苏萍. 文学教育(下). 2012(04)
[2]杨万里“性灵”观的诗学旨归[J]. 郭艳华. 文化学刊. 2012(02)
[3]发纤浓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论宋代山水诗的平淡美[J].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4]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的绘画理论对杨万里自然山水诗的影响[J]. 郭艳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山水画的朦胧美——对朦胧意义山水创作的思考[J]. 牛惠民. 艺术.生活. 2010(03)
[6]论诗画关系的发生与确立[J]. 傅怡静.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2)
[7]平远尚淡——宋代山水画论的审美取向[J]. 袁向彤.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论“诚斋体”山水诗的世俗化倾向[J]. 韩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9]浅析布洛的美学理论“心理距离说”[J]. 张彦.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10]文学语言的色彩美[J]. 雒海宁.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宋代“平淡”诗学观探微[D]. 卢宽慧.山东大学 2013
[2]郭熙“三远”之美学解析[D]. 王胜乾.中南大学 2008
[3]杨万里山水景物诗新变[D]. 郑全蕾.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5195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基本内容、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杨万里山水诗的演变及地域性
第一节 杨万里山水诗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杨万里山水诗的地域性特征——以广南东路:辽阔大海与峻山险滩为例
第二章 杨万里山水诗画意的审美艺术
第一节 “三远”的构图布局
(一) 平远
(二) 高远
(三) 深远
第二节 动态美与变化美
(一) 动态美
(二) 变化美
第三节 朦胧美与色彩美
(一) 朦胧美
(二) 色彩美
第四节 山水景色与生活气息
第五节 “虚”与“实”
第三章 杨万里山水诗画意形成的缘由
第一节 “诗画一体”的交融浸染
第二节 “采撷枸菊”的修辞手法
(一) 比喻与拟人
(二) 视觉听觉与通感
第三节 “外师造化”的诗学理念
第四节 禅宗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 禅宗
(二) 理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诗词中的色彩美[J]. 段苏萍. 文学教育(下). 2012(04)
[2]杨万里“性灵”观的诗学旨归[J]. 郭艳华. 文化学刊. 2012(02)
[3]发纤浓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论宋代山水诗的平淡美[J].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4]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的绘画理论对杨万里自然山水诗的影响[J]. 郭艳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5]山水画的朦胧美——对朦胧意义山水创作的思考[J]. 牛惠民. 艺术.生活. 2010(03)
[6]论诗画关系的发生与确立[J]. 傅怡静.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2)
[7]平远尚淡——宋代山水画论的审美取向[J]. 袁向彤.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论“诚斋体”山水诗的世俗化倾向[J]. 韩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9]浅析布洛的美学理论“心理距离说”[J]. 张彦.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10]文学语言的色彩美[J]. 雒海宁.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宋代“平淡”诗学观探微[D]. 卢宽慧.山东大学 2013
[2]郭熙“三远”之美学解析[D]. 王胜乾.中南大学 2008
[3]杨万里山水景物诗新变[D]. 郑全蕾.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5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2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