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
发布时间:2021-03-01 06:24
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是指在文艺评论领域建立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遵循中国文艺发展规律、彰显中国审美特质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既能够针对中国文艺做出有效阐释和指导,又能为世界提供独特的审美经验和话语实践。话语建构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话语创新是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关键,要塑造精神品格,对中国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进行概括挖掘,从中国精神的高度去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艺理论史和中国文艺批评史。要打破学科壁垒,强化评论意识,从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宏观视野下发展文艺评论,在相应的学科领域强化评论话语建构。要提高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和预判性,面对新时代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业态、新格局,能够做出新判断,提出新思路,展示新气象。
【文章来源】:求索.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经验及必要性
三 话语创新是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关键
四 文艺评论中国话语的建构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到语言艺术原点——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J]. 王一川. 文学评论. 2019(02)
[2]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J]. 曹顺庆,欧婧. 文艺争鸣. 2019(01)
[3]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本土实践——陶东风教授访谈[J]. 陶东风,邹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4]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J]. 童庆炳. 文学评论. 2001(06)
本文编号:3057081
【文章来源】:求索.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经验及必要性
三 话语创新是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关键
四 文艺评论中国话语的建构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到语言艺术原点——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J]. 王一川. 文学评论. 2019(02)
[2]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J]. 曹顺庆,欧婧. 文艺争鸣. 2019(01)
[3]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本土实践——陶东风教授访谈[J]. 陶东风,邹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4]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J]. 童庆炳. 文学评论. 2001(06)
本文编号:3057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5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