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 ——论《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
发布时间:2021-03-01 19:10
杂文作为鲁迅创作的主体和思想表达的主要形式,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仍有待于我们的不断开掘。本文以《二心集》为研究的切入口,首先将《二心集》放置于鲁迅杂文整体中进行考察,指出其在鲁迅杂文中的不同,即独特性所在。然后抓住作为创作主体的鲁迅的内在意识的变化来阐释造成《二心集》独特性的原因。本文指出,在鲁迅杂文动态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由鲁迅团体经历所引起的鲁迅内在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消长变化。而造成《二心集》不同的深层原因,即是该时期鲁迅团体意识的上升。因此,本文实际上是通过对《二心集》独特性的解读,尝试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鲁迅杂文的整个动态发展历程。通过梳理杂文创作过程中鲁迅内在团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消长变化,来完成对鲁迅杂文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呈现和阐释。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二心集》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视角
二、“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概念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
第一节 《二心集》的独特性
第二节 《二心集》独特性的文本呈现
一、明显增强的理论性
二、质直晓畅的表达
三、乐观豪壮的语言
第二章 独特性背后的团体意识
第一节 杂文背后的个体意识与团体意识
第二节 《二心集》团体意识的形成
一、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认同过程
二、引起团体意识上升的因素
第三节 团体意识如何导致了杂文的变化
一、话语立场的改变
二、情感基调的改变
第三章 团体意识和个体意识消长下的鲁迅杂文
第一节 边缘化团体意识下的《热风》
第二节 个体意识凸显中的《华盖集》
第三节 个体意识回归后的晚年杂文
一、团体矛盾中渐归个体
二、晚年的鲁迅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057903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二心集》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视角
二、“团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概念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二心集》在鲁迅杂文中的独特性
第一节 《二心集》的独特性
第二节 《二心集》独特性的文本呈现
一、明显增强的理论性
二、质直晓畅的表达
三、乐观豪壮的语言
第二章 独特性背后的团体意识
第一节 杂文背后的个体意识与团体意识
第二节 《二心集》团体意识的形成
一、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认同过程
二、引起团体意识上升的因素
第三节 团体意识如何导致了杂文的变化
一、话语立场的改变
二、情感基调的改变
第三章 团体意识和个体意识消长下的鲁迅杂文
第一节 边缘化团体意识下的《热风》
第二节 个体意识凸显中的《华盖集》
第三节 个体意识回归后的晚年杂文
一、团体矛盾中渐归个体
二、晚年的鲁迅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057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5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