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八洞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20:43
  《八洞天》是明末清初小说家笔炼阁主人的作品,是一部拟话本小说集,共八卷,每卷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讲述人间冷暖、世态人情。《八洞天》的八个故事题材各不相同,有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世情小说等,故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整本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惩恶扬善的主旨。所谓的“八洞天”,正是作者心中的八种美好的理想。目前学界对《八洞天》的研究,缺乏整体研究,虽然一些话本、拟话本小说方面的著作对其多有提及,但只是粗略的介绍版本和作者等基本信息。作为一部有代表性的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到清代的拟话本发展脉络,亦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进行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历史批评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八洞天》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总体分析与论述。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八洞天》概述。首先对作者进行辨析;其次对创作背景进行阐述;再次对内容进行概述。第三章为《八洞天》思想内容分析。其对社会及社会中的各色人物既有歌颂,又有批判,并以对比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这一部分主要运用...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八洞天》概述
    2.1 作者概况
    2.2 创作背景
    2.3 内容概述
第三章 《八洞天》思想内容研究
    3.1 官场生活
        3.1.1 歌颂重义轻利
        3.1.2 批判贪污腐败
    3.2 科场生活
        3.2.1 呼吁科举公平
        3.2.2 揭露科举乱象
    3.3 市井生活
        3.3.1 称赞忠肝义胆
        3.3.2 抨击见利忘义
    3.4 婚姻生活
        3.4.1 追求婚姻自由
        3.4.2 讽刺家庭不和
第四章 《八洞天》人物形象分析
    4.1 男性形象分析
        4.1.1 才子形象
        4.1.2 仆人形象
        4.1.3 仙道形象
        4.1.4 其他形象
    4.2 女性形象分析
        4.2.1 佳人形象
        4.2.2 节妇形象
        4.2.3 妒妇形象
        4.2.4 其他形象
第五章 《八洞天》艺术特色分析
    5.1 形象塑造手法
        5.1.1 对比手法
        5.1.2 心理描写法
        5.1.3 神态描写法
    5.2 情节结构特点
        5.2.1 双线叙事
        5.2.2 巧用梦境
        5.2.3 善用误会
        5.2.4 因果关联
    5.3 语言运用特点
        5.3.1 散韵结合
        5.3.2 巧用诗词
        5.3.3 善用讽刺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塑造[J]. 武晓鹏.  黑河学院学报. 2018(06)
[2]《五色石》《八洞天》作者辨析——从所引证的韵语的形式差异论两书非一人所撰[J]. 黄艳.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6)
[3]因果报应观念向中国古代小说的渗透与深化[J]. 史健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4]从创作视角论《五色石》与《八洞天》的作者为一人[J]. 侯晓琴.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2)
[5]《五色石》叙事艺术简论[J]. 王金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01)
[6]论话本小说的奇书文体、转折性结构和劝谕图式——以《八洞天》为例[J]. 王委艳.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2)
[7]《八洞天》中“把”字的探讨[J]. 杨春.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9(02)
[8]钱尚濠非“五色石主人”考[J]. 文革红.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1)
[9]明清世情小说名著对封建官场政治的描写与批判[J]. 庞金殿.  殷都学刊. 2007(02)
[10]“团圆”与“因果”——论《五色石》与《八洞天》中的“补天”之道[J]. 王韬.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4)

硕士论文
[1]晚明拟话本小说研究[D]. 曹哲.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李渔拟话本小说文体研究[D]. 洪扬.扬州大学 2016
[3]《石点头》研究[D]. 赵玮.辽宁大学 2016
[4]《荡寇志》研究[D]. 王瑶瑶.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5
[5]《平山冷燕》研究[D]. 郭小云.山西师范大学 2015
[6]笔炼阁小说研究[D]. 王金霞.陕西理工学院 2014
[7]《谐铎》研究[D]. 郭洁.安徽大学 2013
[8]《花月痕》研究[D]. 彭玉静.鲁东大学 2013
[9]《五色石》之文化意蕴研究[D]. 黄思敏.湖南师范大学 2012
[10]《水浒后传》研究[D]. 任婷婷.河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77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77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