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欧阳修经史视域中的文学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21:47
  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在儒学的传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文”“道”逐渐分离。欧阳修通过发展古文运动,主导时文改革,实现了“文”“道”的统一,文以明道,道充于内而发于外,使北宋文风趋于成熟,这些文学观和他的宗经思想是分不开的。欧阳修在经史学方面的思想为北宋经学研究打开了新的格局,通过他对儒学经典和圣人之言的解读,本文试图整理其经学思想,明晰其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结合他在古文运动的领袖作用和文体创新的成就,其文学风格的成熟有赖于经史观和文学思想的相互渗透,注重人情,关心人事,倡导文章对现实的功用,是其文道思想的突出特点。在绪论中,本文总结了前人针对欧阳修经史学和古文创作方面的研究状况,分析了本文的创新方面。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欧阳修由疑古惑经思想发源的独特经学思想,使宋代经学研究向“文人之经”转变,他用关乎现实、本于人情的方法解经,并将圣人的明道思想和文以致用的观念运用到创作中来。他首先为完善君子内在道德修养构建了一套修身功夫,又为士人学子建立了宋儒对正统儒学的自信,通过宗经重塑“道”的内涵,用以指导政治活动,关心现实生活,使道的内涵囊括百事,儒学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诠释儒学经典,追求作文的本乎人情
    第一节 《易》中的君子之道
        一、天人关系之道的说明
        二、君子修身之道的形成
        三、儒学复兴对君子的要求
        四、《易》学思想对其文学观的影响
    第二节 《礼》中的人情之辩
        一、合于人情的礼学的践行
        二、对《礼》致用的怀疑
    第三节 《春秋》中的正统之论
        一、正统论思想的阐释
        二、主人事的王道思想特质
第二章 推敲圣人言辞,追求语言的简约自然
    第一节 史书编纂中“简而有法”的运用
        一、《春秋》“微言大义”的特点
        二、《新五代史》春秋笔法的运用
    第二节 文章创作上“简而自然”的追求
        一、简而自然,古文创作上的求精
        二、道充言明,对时文风气的扭转
第三章 考核经史本真,追求记述的真实可信
    第一节 欧阳修对经传史书的求真核查
        一、论《春秋》明真辩伪的记史原则
        二、在贴合情理处还原经史本真
    第二节 欧阳修对传记墓铭的审慎书写
        一、对山水记体散文的考核
        二、对墓志生平写作的谨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醉翁亭记》主题思想的建构、原因及影响[J]. 程宇静.  滁州学院学报. 2013(01)
[2]欧公居滁无乐考——《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别解[J]. 刘尚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欧阳修的滁州之贬与《醉翁亭记》之抒情[J]. 李世忠.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4]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接受和超越[J]. 熊礼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5]北宋散文革新视野中的《醉翁亭记》[J]. 李强.  江淮论坛. 2008(04)
[6]文赋的形成及其时代内涵──兼论欧阳修的历史作用[J]. 张宏生.  文学遗产. 2000(06)
[7]重论欧阳修的文道观[J].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6)

博士论文
[1]欧阳修散文“风神”研究[D]. 卓希惠.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欧阳修的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D]. 孙宗英.浙江大学 2015
[3]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 陈湘琳.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欧阳修创作心态探析[D]. 杨亦博.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论日本学者东英寿的欧阳修散文研究[D]. 杨罗莎.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论欧阳修的“春秋笔法”[D]. 李荣基.广西师范大学 2015
[4]欧阳修古文革新研究[D]. 李江灏.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5]论韩愈、欧阳修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取向[D]. 韩芳.扬州大学 2012
[6]欧阳修易学浅析[D]. 马楠.辽宁大学 2011
[7]欧阳修散文与庆历士风建设[D]. 张杰.西北师范大学 2011
[8]欧阳修记体散文研究[D]. 杨长英.兰州大学 2010
[9]欧阳修易学思想研究[D]. 罗利.南昌大学 2008
[10]欧阳修散文分类研究[D]. 李雪梅.内蒙古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7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77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