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诗词用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22:18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诗词等韵文材料进行考究。本文以元代浙江诗人仇远为对象,对其流传下来的全部诗词作品的用韵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研究仇远诗词用韵以及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韵脚字系联法、归纳法、算术统计法、历史比较法以及历史文献考证法。由于目前尚无对仇远全部韵文作品的整体研究,所以本文对仇远全部体裁的韵文用韵进行总结。从音韵学的角度研究仇远的诗词作品,利用这些用韵语料考察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为汉语语音史近代音研究、方言史研究提供新的可靠材料。因此,本文的选题便以他的所有诗词作品为依据,考察他的诗词用韵情况。通过考察其诗词用韵的实际情况,以期弥补前人对其诗韵研究的空缺。通过整理归纳韵部得知,仇远近体诗二十七部,其中阴声韵十三部,阳声韵十四部。仇远古体诗共二十一部,其中阴声韵七部,阳声韵七部,入声韵七部。词共十八部,其中阴声韵七部,阳声韵六部,入声韵五部。细致研究发现,仇远近体诗用韵基本上从《广韵》,古体诗和词韵则与通语十八部大致相同,但也有区别。例如:通语十八部家车部包括麻韵以及佳韵系部分字,而仇远词韵韵部中麻韵独为一部,佳韵系字归入皆佳部;通语十八部的寒先部,在仇远古...
【文章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缘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材料及考据条例
第一章 仇远诗词韵部考
第一节 仇远近体诗韵部系统
第二节 仇远古体诗韵部系统
第三节 仇远词韵韵部系统
第二章 仇远诗词韵部语音现象分析
第一节 诗词韵部比较
第二节 特韵所反映的语音史现象
第三节 关于仇远诗词用韵特点的结论
第三章 仇远诗词韵谱
第一节 近体诗韵谱
第二节 古体诗韵谱
第三节 词韵韵谱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特点*——《南曲九宫正始》所见“元传奇”用韵考之一[J]. 武晔卿. 语言科学. 2011(05)
[2]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部类[J]. 武晔卿. 中国韵文学刊. 2011(03)
[3]元代文学家仇远生卒年考辨[J]. 王慧刚. 作家. 2009(14)
[4]从故宫所藏仇远《自书诗》长卷看仇远诗文的编辑[J]. 谭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5]宋遗民仇远《无弦琴谱》人文意象研究[J]. 彭洁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论仇远词作的艺术特色[J]. 蓝东海,张慧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03)
[7]仇远《无弦琴谱》中遗民心态的意象呈现[J]. 彭洁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8]绍兴方言同音字汇[J]. 王福堂. 方言. 2008(01)
[9]坚贞自守 隐忍幽独——宋遗民词人仇远《无弦琴谱》梅竹意象涵蕴剖析[J]. 彭洁莹.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浙江临海方言音系[J]. 黄晓东. 方言. 2007(01)
博士论文
[1]近体诗律研究[D]. 张培阳.南开大学 2013
[2]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研究[D]. 刘少坤.南开大学 2012
[3]元代汉语音系研究[D]. 耿军.苏州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仇远文学思想研究[D]. 王莉.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初唐四杰”诗律研究[D]. 员平平.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仇远诗歌研究[D]. 王伟伟.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元代浙江古体诗用韵研究[D]. 李桂香.新疆大学 2008
[5]遗民诗人仇远心态研究[D]. 程磊.华中科技大学 2008
[6]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耶律楚材、萨都刺诗歌用韵研究[D]. 胡蓉.重庆师范大学 2005
[7]元代江西诗人古体诗用韵研究[D]. 田业政.重庆师范大学 2005
[8]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D]. 彭洁莹.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9079
【文章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缘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材料及考据条例
第一章 仇远诗词韵部考
第一节 仇远近体诗韵部系统
第二节 仇远古体诗韵部系统
第三节 仇远词韵韵部系统
第二章 仇远诗词韵部语音现象分析
第一节 诗词韵部比较
第二节 特韵所反映的语音史现象
第三节 关于仇远诗词用韵特点的结论
第三章 仇远诗词韵谱
第一节 近体诗韵谱
第二节 古体诗韵谱
第三节 词韵韵谱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特点*——《南曲九宫正始》所见“元传奇”用韵考之一[J]. 武晔卿. 语言科学. 2011(05)
[2]从《南曲九宫正始》看元代南戏曲韵的部类[J]. 武晔卿. 中国韵文学刊. 2011(03)
[3]元代文学家仇远生卒年考辨[J]. 王慧刚. 作家. 2009(14)
[4]从故宫所藏仇远《自书诗》长卷看仇远诗文的编辑[J]. 谭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5]宋遗民仇远《无弦琴谱》人文意象研究[J]. 彭洁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论仇远词作的艺术特色[J]. 蓝东海,张慧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03)
[7]仇远《无弦琴谱》中遗民心态的意象呈现[J]. 彭洁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8]绍兴方言同音字汇[J]. 王福堂. 方言. 2008(01)
[9]坚贞自守 隐忍幽独——宋遗民词人仇远《无弦琴谱》梅竹意象涵蕴剖析[J]. 彭洁莹.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浙江临海方言音系[J]. 黄晓东. 方言. 2007(01)
博士论文
[1]近体诗律研究[D]. 张培阳.南开大学 2013
[2]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研究[D]. 刘少坤.南开大学 2012
[3]元代汉语音系研究[D]. 耿军.苏州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仇远文学思想研究[D]. 王莉.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初唐四杰”诗律研究[D]. 员平平.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仇远诗歌研究[D]. 王伟伟.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元代浙江古体诗用韵研究[D]. 李桂香.新疆大学 2008
[5]遗民诗人仇远心态研究[D]. 程磊.华中科技大学 2008
[6]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耶律楚材、萨都刺诗歌用韵研究[D]. 胡蓉.重庆师范大学 2005
[7]元代江西诗人古体诗用韵研究[D]. 田业政.重庆师范大学 2005
[8]论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及其意象呈现[D]. 彭洁莹.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9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7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