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局部抗战与少数民族汉语文学——以绥远抗战文学为核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3-19 10:10
  以地方路径重审抗战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即可发现,全面抗战爆发前的绥远抗战文学,具有局部抗战时期抗战文学的诸多独特特征。而抗战时期绥远的蒙古族汉语文学,则在发展变化中呈现出团结御侮的爱国属性。与之相对应,抗战时期满族汉语文学的绥远言说,也以独特的地方视角书写了各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的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爱国主题,以此抵抗日伪的文化宣传。从局部抗战时期到全面抗战时期,少数民族汉语文学构成了更为丰富的抗战文学图景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文章来源】:当代文坛.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伪蒙疆沦陷区文学中的“故国”之思[J]. 妥佳宁.  文学评论. 2017(03)
[2]略论“左联”影响下的1930年代绥远文学[J]. 刘志中.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6)
[3]伪蒙疆沦陷区与绥远国统区文坛对民族主义话语的争夺[J]. 妥佳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伪蒙疆沦陷区文艺研究述评[J]. 妥佳宁.  名作欣赏. 2013(31)
[5]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范式[J]. 李怡.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2)
[6]从塞北文豪到爱国志士——记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荣祥[J]. 王德恭.  世纪. 2007(01)
[7]三十年代塞北文学简述[J]. 奎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2(03)



本文编号:308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8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