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谶与古代小说
发布时间:2021-03-18 20:29
汉魏六朝时期,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图谶,因与道教文化形态类似而为道教所融摄。特别是具有鲜明道教色彩的地理博物小说,在内容上大量采纳纬书,仿拟纬书的叙事体例,并将道教圣域图谶化和符箓化。六朝之后,谶纬遭到禁止,但并没有消亡,而是发展为"轨革卦影"等形式的民间方术,并大量出现于笔记小说中,形成一种展现术技神奇、宣扬天命思想的小说文体。至明清时期,这类故事继续以笔记小说形态呈现,同时"图谶"思维开始内化为一种小说的结构艺术,丰富了古代小说的预叙手法,完成了从原始巫术到艺术审美的转换。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5(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占星术与《女仙外史》书写[J]. 万晴川,王雅静.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3(01)
[2]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貌描绘与相人术[J]. 万晴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3]明清小说中的占候[J]. 万晴川.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
[4]谶谣与明清小说[J]. 万润保. 明清小说研究. 1999(04)
[5]《红楼梦》里的运命图谶[J]. 杜景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本文编号:3088890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5(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占星术与《女仙外史》书写[J]. 万晴川,王雅静.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3(01)
[2]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貌描绘与相人术[J]. 万晴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3]明清小说中的占候[J]. 万晴川.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
[4]谶谣与明清小说[J]. 万润保. 明清小说研究. 1999(04)
[5]《红楼梦》里的运命图谶[J]. 杜景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本文编号:308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8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