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历代文话》中的《文

发布时间:2021-03-21 12:06
  文话,与诗话、词话一起,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著作体裁,以论析古文为重点,包含文道论、文气论、文境论、文体论、文术论、品评论、文运论等多方面内容。文话起源于宋代,经过宋金元的发展演进,在明清时期进入繁荣阶段。根据历代书目记载所作的初步统计,现存较重要的文话著作有百余种,长期以来文话资料的整理、汇刊却一直处于欠缺状态。近年来,文话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历代文话》以及余祖坤《历代文话续编》相继出版问世,填补了我国文话文献资料整理方面的空白,为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以及中国语言学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历代文话》作为我国古代文章学研究、评论资料之汇集,其中有很多关于《文选》的品评资料,且品评视角较为多样。关于《文选》选文标准的论述没有超出“沈思翰藻”的范围。对《文选》中作品的品评,主要包括解析疑难字词、赏析作品艺术风格、探析文章作法等方面的内容。《历代文话》中关于《文选》作品中疑难字词的训诂,纠正了《文选》李善注的错误之处,并对《文选》李善注的不足之处作了有益补充;在品评作品艺术风格的方法上有所突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作品抽象...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话”及《历代文话》概述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历代文话》中关于《文选》整体的品评
    第一节 关于《文选》选文的品评
        一 《文选》选文标准
        二 《文选》选文优劣
    第二节 关于《文选》在历代接受状况的品评
第二章 《历代文话》中的《文选》作品品评
    第一节 文章作法的品评
        一 谋篇之术
        二 状音法
        三 摹拟法
        四 用字法
    第二节 艺术风格的品评
        一 作品艺术风格的具象化
        二 以“气象”论文
        三 以“气”论文
    第三节 字词句的品评
        一 字词品评
        二 句子品评
        三 批评“错误”用法
    第四节 对比评文
第三章 《历代文话》中的《文选》文体品评
    第一节 文体释名
        一 依据韵书、字书、训诂书释义
        二 引前人之言释义
        三 打比方释义
    第二节 文体源流
        一 论
        二 连珠
        三 颂
    第三节 文体分类
    第四节 文体体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历代文话》中评《文选》资料汇编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代文话”的接受史意义——《醉翁亭记》接受史的四个时代[J].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从“文话”视域看古代文体的品评方式——以七体为例[J]. 孙津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3]从“文话”视域看古文名篇的点评[J]. 孙津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唐代“文选学”兴起的背景与原因[J]. 刘群栋.  中州学刊. 2015(03)
[5]从“文话”视域看《文选》的品评——以《历代文话》为中心[J]. 孙津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南宋古文家眼中的章法来源——以《历代文话》所选南宋古文家为主[J]. 侯晓燕.  名作欣赏. 2015(05)
[7]张星鉴《仰萧楼文话》及其骈文学意义[J]. 蔡德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8]清代骈文话编撰的冷清与“骈散合一”观探析[J]. 蔡德龙.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9]论《文选》评点在明清两代的历史发展[J]. 赵俊玲.  天中学刊. 2013(03)
[10]“文笔之辨”与中国文章学的成立——“文话”出现于隋唐考辨[J]. 胡大雷.  社会科学研究. 2013(02)

博士论文
[1]《昭明文选》评点研究[D]. 赵俊玲.复旦大学 2008
[2]文话发展史略[D]. 慈波.复旦大学 2007
[3]《文选》诠释研究[D]. 冯淑静.山东大学 2006
[4]明清文选学述评[D]. 王书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宋六大家文话研究[D]. 李佳.兰州大学 2013
[2]明代文话中的唐宋八大家批评研究[D]. 刘艺琴.中南大学 2011
[3]萧统《文选》编纂标准研究[D]. 钟征华.中山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92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92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