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五君咏体”:中国五言组诗的重要写作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25 05:48
  颜延之《五君咏》在南朝创作之后,沈约、萧统等人分别通过模拟、选录等方式来表达对它的认可。唐宋两代,在名臣张说、李栖筠、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追和、题写之下,《五君咏》逐渐被视为经典。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五君咏体"。五君咏体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民族心理文化依据,而《文选》的传播与接受,结社宴游活动的流行,以及拟古风气的复归是其兴盛的重要原因。它确立了中国五言组诗一种固定的写作模式,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群体的交游情况,体现了汉魏六朝诗学的审美意识。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颜延之《五君咏》诗的创作与唐宋时期的经典化
    1.“五君”并论,抒发怨愤:《五君咏》诗在南朝的出现
    2. 名臣追和,确立经典:《五君咏》在唐宋时期的模拟与经典化的过程。
二、“五君咏体”概念的提出及明清两代的传衍
三、五君咏体产生与兴盛的原因探析
四、五君咏体的文学史意义
    1.“五君咏体”确立了中国五言组诗一种固定的写作模式,其艺术风格经过历代诗人的接受传衍已经呈现出一种固定的风貌,对五言怀人组诗的创作技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五君咏体还直接反映中国古代诗人群体的交游情况,保留了一些中下层文人生平资料。
    3. 五君咏体继承了汉魏六朝诗学传统,体现了唐、宋诗之外另一种审美意识。



本文编号:3099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99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