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的命运与1980年代农村改革的书写——重读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发布时间:2021-04-21 03:32
<正>一、社会史视野下的《腊月·正月》1983—1984年间,贾平凹连续发表了三篇农村题材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被称之为"改革三部曲"。从文学史时间上来说,八十年代"前三年"(1)正是"改革文学"的发生和高潮期,1984年左右随着"寻根小说"兴起,到1985年开始出现"新潮小说","改革文学"渐趋落潮。与八十年代初很多"改革文学"文本有所不同,贾平凹这三部小说并未正面写农村改革的进程,而是侧重于从农村的风俗习惯等文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史视野下的《腊月·正月》
二、改革时代“乡村共同体”的异化
三、改革时代“私人”的崛起
四、改革文学的浅层与潜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现商州:一个“地方社会空间”——重读贾平凹的一种方法[J]. 袁红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4)
[2]“社火”考释与探源[J]. 曾爱娣. 黑龙江史志. 2013(13)
[3]关中民间社火的原生性[J]. 宋清. 西北美术. 2008(01)
[4]行为冲突与观念的演变 读贾平凹的《腊月·正月》[J]. 蔡翔. 读书. 1985(04)
本文编号:3150971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史视野下的《腊月·正月》
二、改革时代“乡村共同体”的异化
三、改革时代“私人”的崛起
四、改革文学的浅层与潜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现商州:一个“地方社会空间”——重读贾平凹的一种方法[J]. 袁红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4)
[2]“社火”考释与探源[J]. 曾爱娣. 黑龙江史志. 2013(13)
[3]关中民间社火的原生性[J]. 宋清. 西北美术. 2008(01)
[4]行为冲突与观念的演变 读贾平凹的《腊月·正月》[J]. 蔡翔. 读书. 1985(04)
本文编号:3150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5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