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的城市记忆与文本存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21:28
《繁花》凝聚了金宇澄个人的记忆与感受,但金宇澄并不是只想要追寻自己曾经的岁月和经历,而是通过对上海的历史书写来反思和重构上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此外他还关注到了上海那些即将凋落的文化记忆,希望它们能够得到认同和传承。所以他的记忆始终与上海这座城市是密切相关的,金宇澄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储了这些城市记忆。第一章,从个体记忆的角度切入,先从时间方面分析,金宇澄将自己的个体记忆注入进小说,影响了小说中人物个体的成长轨迹,并对其性格产生影响,同时又将因果线索埋入90年代的叙事中。接着从空间层面阐述,金宇澄不仅对城市景观采用“去标签化”的思维,以“点”、“线”、“面”的方法勾勒出城市的外部特征,还将人与其生存空间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到住宅空间内部展现上海的特色。最后讨论了金宇澄情绪记忆的复呈,而且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生命展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繁花”的真正寓意。第二章,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分析《繁花》对上海历史的书写。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是相互影响与建构的,金宇澄在文学创作中必然受到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双重规约,这集中体现在他处理“日常”与“历史”的关系中,《繁花》以世俗的外衣构建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却又在其中深...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个体记忆的唤醒与感悟
第一节 个体成长记忆
第二节 城市空间记忆
一、“城市坐标”的去标签化
二、“住宅空间”的丰富性
第三节 个体情绪记忆
一、情绪记忆的复呈
二、“繁花”意象
第二章 集体记忆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日常”与“历史”的张力
第二节 “回望”中的家族记忆
第三节 “文革”中的创伤记忆
第三章 文化记忆的存留与传承
第一节 城市作为“故乡”
第二节 方言:时间序列的记忆
一、“方言”的遭遇
二、沪语写作的新形式
第三节 街道与建筑:空间载体的记忆
第四节 民俗:市民生活的记忆
第四章 记忆的储存方式
第一节 重复的元素应用
一、“电影”的反复呈现
二、“饭局”的频繁展示
第二节 跳跃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真实的生活史料
第四节 极致的细节刻画
一、“物”的极尽描绘
二、插图的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曲长恨,繁花落尽——“上海故事”的前世今生[J]. 刘复生. 小说评论. 2018(05)
[2]城市记忆的回望: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繁花》[J]. 李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9)
[3]试析金宇澄小说《繁花》中的人物悲剧意义[J]. 汪如媛. 名作欣赏. 2018(20)
[4]探析金宇澄小说《繁花》的隐喻手法[J]. 林倩. 名作欣赏. 2018(20)
[5]论《繁花》中插图的功用[J]. 陈宁. 名作欣赏. 2018(20)
[6]当代文学的“网-纸”互联——论《繁花》的版本新变与修改启示[J]. 罗先海.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3)
[7]重写上海经验:浅析《繁花》的“在地性”[J]. 杨莹. 文化学刊. 2018(03)
[8]拨开悲观与虚无的面纱——由《繁花》的人伦关系探讨金宇澄创伤叙事的文化诉求[J]. 刘杰. 名作欣赏. 2018(08)
[9]沪语·物欲·无意义——论《繁花》的市民审美[J]. 陈威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为什么要写《繁花》?——从金宇澄的两篇访谈和两本书说起[J]. 程光炜. 文艺研究. 2017(12)
硕士论文
[1]金宇澄《繁花》对上海的诗意形塑[D]. 侯慧丽.闽南师范大学 2018
[2]论金宇澄小说《繁花》的上海叙事[D]. 裘蕊蕊.江南大学 2018
[3]上海叙事视野中的《繁花》[D]. 张慧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8
[4]三种叙述中的上海故事[D]. 高艳琼.海南师范大学 2018
[5]金宇澄小说研究[D]. 高霞.广西大学 2018
[6]金宇澄《繁花》的上海风味[D]. 卢青.河北师范大学 2017
[7]阐释与虚构:民族志诗学的边界[D]. 陈晓琼.中国美术学院 2017
[8]小说叙事方式的转换[D]. 刘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7
[9]“地方性”消失的焦虑[D]. 陈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0]德勒兹生成视域下的中国异类文化现象研究[D]. 杨蕾.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52523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个体记忆的唤醒与感悟
第一节 个体成长记忆
第二节 城市空间记忆
一、“城市坐标”的去标签化
二、“住宅空间”的丰富性
第三节 个体情绪记忆
一、情绪记忆的复呈
二、“繁花”意象
第二章 集体记忆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日常”与“历史”的张力
第二节 “回望”中的家族记忆
第三节 “文革”中的创伤记忆
第三章 文化记忆的存留与传承
第一节 城市作为“故乡”
第二节 方言:时间序列的记忆
一、“方言”的遭遇
二、沪语写作的新形式
第三节 街道与建筑:空间载体的记忆
第四节 民俗:市民生活的记忆
第四章 记忆的储存方式
第一节 重复的元素应用
一、“电影”的反复呈现
二、“饭局”的频繁展示
第二节 跳跃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真实的生活史料
第四节 极致的细节刻画
一、“物”的极尽描绘
二、插图的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曲长恨,繁花落尽——“上海故事”的前世今生[J]. 刘复生. 小说评论. 2018(05)
[2]城市记忆的回望: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繁花》[J]. 李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9)
[3]试析金宇澄小说《繁花》中的人物悲剧意义[J]. 汪如媛. 名作欣赏. 2018(20)
[4]探析金宇澄小说《繁花》的隐喻手法[J]. 林倩. 名作欣赏. 2018(20)
[5]论《繁花》中插图的功用[J]. 陈宁. 名作欣赏. 2018(20)
[6]当代文学的“网-纸”互联——论《繁花》的版本新变与修改启示[J]. 罗先海.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3)
[7]重写上海经验:浅析《繁花》的“在地性”[J]. 杨莹. 文化学刊. 2018(03)
[8]拨开悲观与虚无的面纱——由《繁花》的人伦关系探讨金宇澄创伤叙事的文化诉求[J]. 刘杰. 名作欣赏. 2018(08)
[9]沪语·物欲·无意义——论《繁花》的市民审美[J]. 陈威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为什么要写《繁花》?——从金宇澄的两篇访谈和两本书说起[J]. 程光炜. 文艺研究. 2017(12)
硕士论文
[1]金宇澄《繁花》对上海的诗意形塑[D]. 侯慧丽.闽南师范大学 2018
[2]论金宇澄小说《繁花》的上海叙事[D]. 裘蕊蕊.江南大学 2018
[3]上海叙事视野中的《繁花》[D]. 张慧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8
[4]三种叙述中的上海故事[D]. 高艳琼.海南师范大学 2018
[5]金宇澄小说研究[D]. 高霞.广西大学 2018
[6]金宇澄《繁花》的上海风味[D]. 卢青.河北师范大学 2017
[7]阐释与虚构:民族志诗学的边界[D]. 陈晓琼.中国美术学院 2017
[8]小说叙事方式的转换[D]. 刘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7
[9]“地方性”消失的焦虑[D]. 陈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0]德勒兹生成视域下的中国异类文化现象研究[D]. 杨蕾.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52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52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