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小波小说的游戏性
发布时间:2021-04-23 14:23
本文试图以西方游戏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作为背景来研究王小波的小说创作,探究“游戏性”在小说文本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挖掘“游戏性”特质所折射出的精神诉求。作者是以游戏之笔超越历史现实的沉重,在戏谑的言说中解构权威、反抗奴役、追求自由。笔者梳理了“游戏说”的源流并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而“游戏性”这一概念便寓于其中,本文所提出的“游戏性”是笔者基对西方游戏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和王小波小说文本特征的理解所提出的一种兼具诙谐性与严肃性的艺术审美:创作主体以飞扬的艺术想象力打破固有的文本范式与规则,最大程度地建构起自由开放的文本结构,以轻盈、有趣、智慧的方式达到一种叙述自由与精神自由。王小波大胆智趣的艺术想象力始终贯穿于他的文学创作,如早期作品中人物的异化与变形,在王小波的笔下,人的异化与变形往往是由于环境的压迫造成的,这也是人对沉重而荒诞的现实的反抗。此外,他笔下的“王二”们为了跳脱无趣生活而专注于发明新奇的器物,这些新奇的器物为主人公们逃离无趣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由此他们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王小波善于运用富于智慧思辨的数学用语和逻辑推演来表达对荒诞现实的理...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游戏性”概念溯源
(二) 问题的提出:王小波小说的“游戏性”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想入非非”:大胆智趣的想象力
(一) 沉闷世界里的异化与变形
(二) 跳脱无趣的创造与发明
(三) 智慧思辨的数学用语和逻辑推演
二、颠覆常规:无拘无束的叙述游戏
(一) 多重时空的交错并置
(二) 回环往复的重复叙述
(三) 多元化的叙述视角
三、举重若轻:幽默新奇的语言实验
(一) 妙趣横生的语言拼贴
(二) 自由不羁的语言狂欢
(三) 诙谐幽默的语言修辞
结语 王小波小说“游戏性”的精神指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奇——当代小说诗学关键词之三[J]. 张清华. 小说评论. 2012(03)
[2]王小波黑色幽默的师承与创新[J]. 杨秀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3]论王小波小说语言的狂欢化风格[J]. 刘承云.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西方“游戏说”的演变历程[J]. 洪琼. 江海学刊. 2009(04)
[5]王小波研究综述[J]. 罗长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先锋小说:意义承担的逃逸与游戏冲动的释放[J]. 施津菊.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3)
[7]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J]. 刘增城.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3)
[8]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J]. 贺桂梅. 文艺研究. 2005(10)
[9]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J]. 仵从巨. 文史哲. 2005(04)
[10]人的抽象存在与虚无——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人性观[J]. 潘正文. 江苏社会科学. 2005(04)
本文编号:3155490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游戏性”概念溯源
(二) 问题的提出:王小波小说的“游戏性”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想入非非”:大胆智趣的想象力
(一) 沉闷世界里的异化与变形
(二) 跳脱无趣的创造与发明
(三) 智慧思辨的数学用语和逻辑推演
二、颠覆常规:无拘无束的叙述游戏
(一) 多重时空的交错并置
(二) 回环往复的重复叙述
(三) 多元化的叙述视角
三、举重若轻:幽默新奇的语言实验
(一) 妙趣横生的语言拼贴
(二) 自由不羁的语言狂欢
(三) 诙谐幽默的语言修辞
结语 王小波小说“游戏性”的精神指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奇——当代小说诗学关键词之三[J]. 张清华. 小说评论. 2012(03)
[2]王小波黑色幽默的师承与创新[J]. 杨秀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3]论王小波小说语言的狂欢化风格[J]. 刘承云.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西方“游戏说”的演变历程[J]. 洪琼. 江海学刊. 2009(04)
[5]王小波研究综述[J]. 罗长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先锋小说:意义承担的逃逸与游戏冲动的释放[J]. 施津菊.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3)
[7]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J]. 刘增城.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3)
[8]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J]. 贺桂梅. 文艺研究. 2005(10)
[9]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J]. 仵从巨. 文史哲. 2005(04)
[10]人的抽象存在与虚无——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人性观[J]. 潘正文. 江苏社会科学. 2005(04)
本文编号:3155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5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