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的家庭书写
发布时间:2021-04-26 01:5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写照。家庭以有限的空间演绎家庭成员的悲欢离合,浓缩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景观,直观地呈现出特定历史环境中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尺度。“80后”作家的家庭书写就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现代社会里个人的精神特质、家庭的道德伦理与时代的观念变迁。同时,把“80后”文学放在家庭书写的视域下进行观照,力图以超越性的眼光考察家庭质素对“80后”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对作家进行全程的、动态的思考和评价,以期为“80后”文学研究开拓一种新的视角。“80后”的家庭书写样态呈现出三副不同面孔,同时也是遵循历时性的演变轨迹:首先是青春叙事牵涉出的家庭书写,带有青春的个性特质;其次是复归现实生活场景的家庭书写,在家庭生活表象下涌动着作家的现实关怀;最后是追忆家族历史的家庭书写,把家庭引向历史化的纵深。家庭伦理是“80后”家庭书写的重要一维,其着力点和落脚点是情感成长。代际关系从对立走向沟通,婚姻观念自由开放又渴望稳固,手足之情在“独一代”这里以一体两面的共同体形式得以凸显。其中的张力展现了现代家庭伦理的固守与偏移,隐藏了“80后”在现代家庭伦理文化熏陶下,理性地秉承了对传统家庭亲情的恪守与追寻。此...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80后”作家家庭书写的三副面孔
第一节 作为青春附属的家庭书写
第二节 作为现实一种的家庭书写
第三节 作为家族追忆的家庭书写
第二章 家庭书写中的伦理维度
第一节 对立与沟通:代际伦理的张力
第二节 开放与固守:婚姻困境的解脱
第三节 孤独与依附:手足之情的凸显
第三章 家庭书写中“我”的构形
第一节 狂狷的背弃者:我是我自己
第二节 回归的接纳者:我是家中人
第三节 再出发:我是社会人
第四章 “80后”家庭书写的价值和反思
第一节 家庭意象的文化内涵:社会景观的复呈
第二节 未终结的反思:青年与家庭的变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6050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80后”作家家庭书写的三副面孔
第一节 作为青春附属的家庭书写
第二节 作为现实一种的家庭书写
第三节 作为家族追忆的家庭书写
第二章 家庭书写中的伦理维度
第一节 对立与沟通:代际伦理的张力
第二节 开放与固守:婚姻困境的解脱
第三节 孤独与依附:手足之情的凸显
第三章 家庭书写中“我”的构形
第一节 狂狷的背弃者:我是我自己
第二节 回归的接纳者:我是家中人
第三节 再出发:我是社会人
第四章 “80后”家庭书写的价值和反思
第一节 家庭意象的文化内涵:社会景观的复呈
第二节 未终结的反思:青年与家庭的变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60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6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