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集》注
发布时间:2021-04-26 03:22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爲兩大部分。前言部分以吳則禮的文學思想和文學成就爲主要研究對象,對吳則禮文學活動發生時代背景下的政治、文學、史學及宗教等相關領域進行覲照,並探討其内在聯絡因素。主體部分以《北湖集》爲注釋對象,補漏正訛,解詞釋義,疏正典故,力圖還原文獻原貌。前言部分,首先對吳則禮其人的籍貫及今屬、家世及門蔭、仕履及生年、交游與酬唱等作詳細考查。吳則禮,字子副,號北湖居士,興國永興人。北宋名臣吳中復之子、宰相曾布之婿。以父蔭入仕。學界對其生年尚不確定,對其人生履歷的研究亦是舛謬多出。通過研究,得出吳則禮生年大致在北宋嘉佑八年(1063),而其家鄉並非今人所說之湖北陽新,而是今湖北省通山縣洪港縝。同時,對吳則禮仕宦與閒居的人生脈絡進行梳理,從而填補一些空白,澄清部分異說。吳則禮性情天放,豪邁灑脫。與當時文壇名家如陳師道、魏泰、韓駒、唐庚、晁沖之、曾紆等人交游友善,與介然、佛印等僧人過從甚密。這些人或者小型文學集團的政治主張、史學精神、宗教思維無不對吳則禮文學創作產生影響,文中會選取重大問題進行探討。其次,《北湖集》今存作品中有吳則禮詩、詞、文等作品,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和文學價值。詩歌佔據了《...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價值與意義
二、吳則禮及《北湖集》研究現狀綜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創新興不足
第一章 吳則禮生平考略
第一節 籍貫及今屬
第二節 家世及門蔭
第三節 仕履及生年
第四節 交游與酬唱
第二章 吳則禮詩歌研究
第一節 吳則禮詩學思想初探
第二節 吳則禮詩歌風格
一、詩格峭拔 推陳出奇
二、淡然如一 間涉頹唐
三、雜以禪悟 逸趣環生
第三節 以《北湖集》诗歌用典蠡測吳則禮所讀書
第三章 吳則禮詞研究
第一節 吳則禮詞的風格
一、慷慨激昂開稼軒之先路
二、清空雅正發白石之先聲
三、豐富曲折開拓詞的潛在功能
第二節 《醉落魄·梅花》與《雨中花·詠揚州梅》二詞作者芻議
第三節 《全宋詞輯補》所補吳則禮詞疏失舉隅
第四章 吳則禮文章研究
第一節 吳則禮文章風格
一、法律嚴密具有典型
二、構思精巧富有哲理
第二節 《曾子固大般若經鈔序》文題糾謬
結語
凡例
原序
卷一 五言古詩
唐處厚邀同歐陽元老彭志南遊金鑾寺
春事
送曾公卷之汶陽
次韓子蒼韻
次沈坦之簡周開祖韻
無著以東坡西湖觀月聽琴詩示予因次韻
再用前韻
次子仁贈永翁韻
次寄綠莎翁韻
次坦之韻
九日過宋遇雨呈曾元矩並先寄呂少馮
向趟聖源請賦雲壑詩會余東去西來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窺園
露坐
筒鮑饮止
過開寶謁田端彥
觀賈表之獵
遣興
離淮南寄公卷
良辰
寄歐陽元老
悠然圖
將至泗上微雪快晴
贈泗州楊吉老
發龜山先寄少馮亢之
泗州南山贈呂少馮
朱涇寺
登太行
過紫岩寺
得黃濟川書
至楚約諸人飯而聖功不來翌日乃見過
法雲期曾存之不至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因歸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北湖
贈趙聖源
贈王子和
贈董無求
贈夷白介然
再至山陽
田不伐遁披雲圖
過歐陽元老草堂
元老見過因誦新詩
買菊
移菊
讀德操詩文
王和鼎石銚甚佳以詩丐之
即事
少馮約同趙伯山飲贈伯山
招李漢臣飲(與漢臣別九年相視癯然各已翁矣)
比以補陀刻寄少馮有詩復答之並示楊吉老釋介然
送覺老住鹿門
入汴示垌
懷妙老
代書寄淨明道人
寄印老並招壁公
永城道中
閒居
嚴齋
卷二 七言古詩
魯侯以上巳日宴高陽偶成長句
二疏遺榮圖
寄尚志
寄韓子蒼
寄天牖元翰
田不伐玉磬歌
聽梁聖民家琵琶
送曾公善赴定武
以淮白寄公卷
續《百憂集行》
伯時三馬圖
題賈表之所藏九馬圖
曾公卷誦陳子南昭亭詩因次韻
從貫道求雙幅圖
和臘梅詩
從王謹常求墨戲
偶作呈曾存子
呈王濟川
謹常以墨戲見遺作此答之
知府毛公顯謨以詩寵還書軸謹次嚴韻以敘拳拳服膺之萬一
貫道惠其所作屏料理為大軸題之以詩
郭因芍藥洛中本
不伐寄長短句因答之
懷子西
小雨倦出懷介然
戲作簡朱天球
江邊簡新之
同李漢臣賦陳道人茶匕詩
紅梅
題鐘隱簡寂觀圖
阿垌以歙缽供太希先偶成
次公采贈太希先密雲團韻
贈希先
次垌韻
次子蒼寄余清老韻
次天啟贈淨名吳道人韻
次朱天球贈吳茂先韻
無著有還玉澗之意作詩留之
無著復欲去再作此留之
垌邀公卷煎茶
周介然所惠石銚取淮水瀹茶
贈江貫道
贈醉淫先生許體之
贈江器博
贈元暉
贈子發
竹爐次韻
又次竹枕韻分寧貓竹為之極奇妙
已老
垌輕作棗飲詩
即事
寒食
北湖飽飯徑寢頹然甘甚殆疇昔所未有也作此以示阿坰
已至都梁簡介然時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徐八聖猷碾茶有作因酬之
由刁園步至因勝求浴
有懷介然偶作因記之
卷三 五言律詩
次鎮林初心先辈
登北樓
磨隹
棚仲馮登城樓
神堂道中聽細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洞可軎
謁陳尚志於太原之清潦
遊昆羅山寺二首
吳山寺汛
俱憩
勸耕神堂快活林
和棚並簡楊虞卿
三堂道中寄公卷
寄曾公卷
同坰寄黃濟川五首
呈余清老
次李德充別劉長因韻
晚過元老
出城道傍決明盛開可喜
不奈
晚步
過靜老
與曾公路呂少馮飲曾公卷舟中
呈魯侯
過智海呈陳無己
贈郭功父
上元寄魯侯道輔時二公在真定
懷彭志南因寄之
和至之秋宴感懷時至之已有歸休意
勸耕神堂快活林
為盧天驥作
登城樓
送公桓行
三堂書懷
送王詩客莊依湖外使者
次毛澤民曾公卷韻
銀城道中
送陳漕時權帥還自靜州
至龜山先寄呂少馮
入汴先寄韓子蒼
寄呂少馮時余單騎入都將發楚
寄黃濟川
寄相之並示坰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
離朱方寄懷子和
發陳留寄智夫侄
泛汴寄清侄
到朱方寄智夫時為戶部官
寄題紀信廟晉州有塚
歸自河西泛舟東下示坰
簡田升之時升之赴金陵
發金陵
劉道明屢適子蒼過其居小酌以詩招之
寄魏道輔
和魏道輔銅雀硯
次李漢臣韻漢臣有超然絕棄百事深入祖門之意而語與予合
黃伯鈞示詩以次韻
寄翟密州
簡呂少馮
筒子蒼
簡蔡天任
閒居
同澄之器博飯浮玉
舟行對菊寄智夫侄
元日呈王長元次元關聖功
送子仁兄赴定武悴
新亭梅偶作
至青陽先寄韓子蒼
至楚懷慎漢公
夢過盱眙城追寄普照老
奉酬漢臣見簡之什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寄因勝觀老
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
題沙泉鵲梨古柳
懷子蒼
懷關聖功
性之以團茶贈行并遺新詩因次其韻
寄甘露傳祖宣老二首
送純師赴黃檗用李師顏[3]韻
同曾公卷出南城
遷居
攜家遊南山
次垌尋春韻
次周開祖遊鶴林韻
客有自南徐來者云紅梅已開作此
和人梅詩
懷春
同聖功南園探春
識舟亭
攜茶過智海
赴大舟投老齋
宣老示寂有懷
同王子和過張氏小園
書事
寄江仲嘉
白髮
憶昨呈元老
簡王長元次元時後欲入都
卷四 绝句
自太和沖雪嫌據鞍供作害贈令權元肌
仁老畫梅二首
懷謹常三首
十二月八日攜家過因勝
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
書江貫道所畫扇
題惠崇小景扇二首
風雨不止而夾岸黃花盛開偶成六言
過寶晉齋贈元暉並序
題米元暉臨北苑山水
寄介然二首
又寄介然
題吳道人庵壁間米元暉畫
自太和沖雪歸而旅雁數鳴據鞍偶作書贈令權元凱
太和道中和頤字韻
太和道中雪作因與諸友下馬索酒快飲率爾成詩
古殿珠
簡吉老
簡友人
簡張子偉
戲簡狄周臣
簡承天琛老
還山陽簡相之並示垌
岸花
余自離荊渚遍身生瘡了無佳思至金陵捨舟登陸之朱方道遊鐘山
題瓜州黃鶴臺
汴岸紫花叢生狀如香囊間出黃菊於其側
元日
少馮得蕙二本分一見供
次韻道輔丈荊州吟四首
王持中讀余近詩跋以五絕因次其韻
次公卷韻
龜山道中
高郵阻風
至南京道中尚有鶯聲
題鳳林園圖寄曾公卷
聞鶯
次子方題遊春圖韻
得友人詩因寄之
將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寄公卷
過宋呈曾公冕
呈陳尚志
李氏園詩
今朝
謝曹公善酒
二月二十九日作
二月三十日作
晚飯龜山
四月十五日飯於因勝
偶懷普照經寮附火寄夷白老
賈動之盍簪堂紅梅欲發作此間訊
探梅
鬱李甚開其花如雪似珍瓶貯之
歸途口占
圃田道中牧馬
流光亭
題劉常梅
戲嘲壁上晝軸
賦魏相之所收花光老小景
又畫嘗醋翁
又再至山陽作
青谷水煎茶
蘭皋煎茶
寄夷白坦然
奉聖念老得法於大通禪師遊行十年歸以其法接引晉人北湖見而喜之贈一絕句
簡航禪師
石恪畫醉僧
夷白
又偶作寄夷白老
坐睡
舟行坐睡
絕句二首
補:詩一首
次竹樽韻
句
詩餘 秦樓月(送別〉
江樓令(晚眺)
虞美人(對菊)
又(送晁適道)
又(泛舟東下)
又(寄濟川)
減字木蘭花(寄田不伐)
又
又
又(寄真寧)
又
又
又(簡天牖)
又(贈亢之)
滿庭芳(立春)
又(九日)
木蘭花慢(雷峽道中作)
醉落魄(梅花)
醉落魄(又賞殘梅)
踏莎行(晚春)
鷓鴣天(曹丞相誕日)
又
又
雨中花(詠揚州梅)
紅樓慢(贈太守楊太尉)
聲聲慢(鳳林園詞)
水龍吟(秋興)
卷五
表
謝賜茶並竹絲方奩表
虢州謝上表
啟
謝李邦直辟置敵
序
神福山李長者序
記
燕居堂記
跋
六一居士集跋
書大般若經鈔後序
米老山水銘跋
北湖草蟲圖跋
銘
瀘硯銘並序
小景平遠銘並序
陳少舉硯銘
赞
遊戲齋贊並序
仁老小景贊
李漢臣傳神贊
頌
南嶽十八羅漢頌並序
祭文
祭鄭以寬文
參考文献
致谢
讀研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编号:3160630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價值與意義
二、吳則禮及《北湖集》研究現狀綜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創新興不足
第一章 吳則禮生平考略
第一節 籍貫及今屬
第二節 家世及門蔭
第三節 仕履及生年
第四節 交游與酬唱
第二章 吳則禮詩歌研究
第一節 吳則禮詩學思想初探
第二節 吳則禮詩歌風格
一、詩格峭拔 推陳出奇
二、淡然如一 間涉頹唐
三、雜以禪悟 逸趣環生
第三節 以《北湖集》诗歌用典蠡測吳則禮所讀書
第三章 吳則禮詞研究
第一節 吳則禮詞的風格
一、慷慨激昂開稼軒之先路
二、清空雅正發白石之先聲
三、豐富曲折開拓詞的潛在功能
第二節 《醉落魄·梅花》與《雨中花·詠揚州梅》二詞作者芻議
第三節 《全宋詞輯補》所補吳則禮詞疏失舉隅
第四章 吳則禮文章研究
第一節 吳則禮文章風格
一、法律嚴密具有典型
二、構思精巧富有哲理
第二節 《曾子固大般若經鈔序》文題糾謬
結語
凡例
原序
卷一 五言古詩
唐處厚邀同歐陽元老彭志南遊金鑾寺
春事
送曾公卷之汶陽
次韓子蒼韻
次沈坦之簡周開祖韻
無著以東坡西湖觀月聽琴詩示予因次韻
再用前韻
次子仁贈永翁韻
次寄綠莎翁韻
次坦之韻
九日過宋遇雨呈曾元矩並先寄呂少馮
向趟聖源請賦雲壑詩會余東去西來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窺園
露坐
筒鮑饮止
過開寶謁田端彥
觀賈表之獵
遣興
離淮南寄公卷
良辰
寄歐陽元老
悠然圖
將至泗上微雪快晴
贈泗州楊吉老
發龜山先寄少馮亢之
泗州南山贈呂少馮
朱涇寺
登太行
過紫岩寺
得黃濟川書
至楚約諸人飯而聖功不來翌日乃見過
法雲期曾存之不至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因歸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北湖
贈趙聖源
贈王子和
贈董無求
贈夷白介然
再至山陽
田不伐遁披雲圖
過歐陽元老草堂
元老見過因誦新詩
買菊
移菊
讀德操詩文
王和鼎石銚甚佳以詩丐之
即事
少馮約同趙伯山飲贈伯山
招李漢臣飲(與漢臣別九年相視癯然各已翁矣)
比以補陀刻寄少馮有詩復答之並示楊吉老釋介然
送覺老住鹿門
入汴示垌
懷妙老
代書寄淨明道人
寄印老並招壁公
永城道中
閒居
嚴齋
卷二 七言古詩
魯侯以上巳日宴高陽偶成長句
二疏遺榮圖
寄尚志
寄韓子蒼
寄天牖元翰
田不伐玉磬歌
聽梁聖民家琵琶
送曾公善赴定武
以淮白寄公卷
續《百憂集行》
伯時三馬圖
題賈表之所藏九馬圖
曾公卷誦陳子南昭亭詩因次韻
從貫道求雙幅圖
和臘梅詩
從王謹常求墨戲
偶作呈曾存子
呈王濟川
謹常以墨戲見遺作此答之
知府毛公顯謨以詩寵還書軸謹次嚴韻以敘拳拳服膺之萬一
貫道惠其所作屏料理為大軸題之以詩
郭因芍藥洛中本
不伐寄長短句因答之
懷子西
小雨倦出懷介然
戲作簡朱天球
江邊簡新之
同李漢臣賦陳道人茶匕詩
紅梅
題鐘隱簡寂觀圖
阿垌以歙缽供太希先偶成
次公采贈太希先密雲團韻
贈希先
次垌韻
次子蒼寄余清老韻
次天啟贈淨名吳道人韻
次朱天球贈吳茂先韻
無著有還玉澗之意作詩留之
無著復欲去再作此留之
垌邀公卷煎茶
周介然所惠石銚取淮水瀹茶
贈江貫道
贈醉淫先生許體之
贈江器博
贈元暉
贈子發
竹爐次韻
又次竹枕韻分寧貓竹為之極奇妙
已老
垌輕作棗飲詩
即事
寒食
北湖飽飯徑寢頹然甘甚殆疇昔所未有也作此以示阿坰
已至都梁簡介然時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徐八聖猷碾茶有作因酬之
由刁園步至因勝求浴
有懷介然偶作因記之
卷三 五言律詩
次鎮林初心先辈
登北樓
磨隹
棚仲馮登城樓
神堂道中聽細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洞可軎
謁陳尚志於太原之清潦
遊昆羅山寺二首
吳山寺汛
俱憩
勸耕神堂快活林
和棚並簡楊虞卿
三堂道中寄公卷
寄曾公卷
同坰寄黃濟川五首
呈余清老
次李德充別劉長因韻
晚過元老
出城道傍決明盛開可喜
不奈
晚步
過靜老
與曾公路呂少馮飲曾公卷舟中
呈魯侯
過智海呈陳無己
贈郭功父
上元寄魯侯道輔時二公在真定
懷彭志南因寄之
和至之秋宴感懷時至之已有歸休意
勸耕神堂快活林
為盧天驥作
登城樓
送公桓行
三堂書懷
送王詩客莊依湖外使者
次毛澤民曾公卷韻
銀城道中
送陳漕時權帥還自靜州
至龜山先寄呂少馮
入汴先寄韓子蒼
寄呂少馮時余單騎入都將發楚
寄黃濟川
寄相之並示坰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
離朱方寄懷子和
發陳留寄智夫侄
泛汴寄清侄
到朱方寄智夫時為戶部官
寄題紀信廟晉州有塚
歸自河西泛舟東下示坰
簡田升之時升之赴金陵
發金陵
劉道明屢適子蒼過其居小酌以詩招之
寄魏道輔
和魏道輔銅雀硯
次李漢臣韻漢臣有超然絕棄百事深入祖門之意而語與予合
黃伯鈞示詩以次韻
寄翟密州
簡呂少馮
筒子蒼
簡蔡天任
閒居
同澄之器博飯浮玉
舟行對菊寄智夫侄
元日呈王長元次元關聖功
送子仁兄赴定武悴
新亭梅偶作
至青陽先寄韓子蒼
至楚懷慎漢公
夢過盱眙城追寄普照老
奉酬漢臣見簡之什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寄因勝觀老
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
題沙泉鵲梨古柳
懷子蒼
懷關聖功
性之以團茶贈行并遺新詩因次其韻
寄甘露傳祖宣老二首
送純師赴黃檗用李師顏[3]韻
同曾公卷出南城
遷居
攜家遊南山
次垌尋春韻
次周開祖遊鶴林韻
客有自南徐來者云紅梅已開作此
和人梅詩
懷春
同聖功南園探春
識舟亭
攜茶過智海
赴大舟投老齋
宣老示寂有懷
同王子和過張氏小園
書事
寄江仲嘉
白髮
憶昨呈元老
簡王長元次元時後欲入都
卷四 绝句
自太和沖雪嫌據鞍供作害贈令權元肌
仁老畫梅二首
懷謹常三首
十二月八日攜家過因勝
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
書江貫道所畫扇
題惠崇小景扇二首
風雨不止而夾岸黃花盛開偶成六言
過寶晉齋贈元暉並序
題米元暉臨北苑山水
寄介然二首
又寄介然
題吳道人庵壁間米元暉畫
自太和沖雪歸而旅雁數鳴據鞍偶作書贈令權元凱
太和道中和頤字韻
太和道中雪作因與諸友下馬索酒快飲率爾成詩
古殿珠
簡吉老
簡友人
簡張子偉
戲簡狄周臣
簡承天琛老
還山陽簡相之並示垌
岸花
余自離荊渚遍身生瘡了無佳思至金陵捨舟登陸之朱方道遊鐘山
題瓜州黃鶴臺
汴岸紫花叢生狀如香囊間出黃菊於其側
元日
少馮得蕙二本分一見供
次韻道輔丈荊州吟四首
王持中讀余近詩跋以五絕因次其韻
次公卷韻
龜山道中
高郵阻風
至南京道中尚有鶯聲
題鳳林園圖寄曾公卷
聞鶯
次子方題遊春圖韻
得友人詩因寄之
將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寄公卷
過宋呈曾公冕
呈陳尚志
李氏園詩
今朝
謝曹公善酒
二月二十九日作
二月三十日作
晚飯龜山
四月十五日飯於因勝
偶懷普照經寮附火寄夷白老
賈動之盍簪堂紅梅欲發作此間訊
探梅
鬱李甚開其花如雪似珍瓶貯之
歸途口占
圃田道中牧馬
流光亭
題劉常梅
戲嘲壁上晝軸
賦魏相之所收花光老小景
又畫嘗醋翁
又再至山陽作
青谷水煎茶
蘭皋煎茶
寄夷白坦然
奉聖念老得法於大通禪師遊行十年歸以其法接引晉人北湖見而喜之贈一絕句
簡航禪師
石恪畫醉僧
夷白
又偶作寄夷白老
坐睡
舟行坐睡
絕句二首
補:詩一首
次竹樽韻
句
詩餘 秦樓月(送別〉
江樓令(晚眺)
虞美人(對菊)
又(送晁適道)
又(泛舟東下)
又(寄濟川)
減字木蘭花(寄田不伐)
又
又
又(寄真寧)
又
又
又(簡天牖)
又(贈亢之)
滿庭芳(立春)
又(九日)
木蘭花慢(雷峽道中作)
醉落魄(梅花)
醉落魄(又賞殘梅)
踏莎行(晚春)
鷓鴣天(曹丞相誕日)
又
又
雨中花(詠揚州梅)
紅樓慢(贈太守楊太尉)
聲聲慢(鳳林園詞)
水龍吟(秋興)
卷五
表
謝賜茶並竹絲方奩表
虢州謝上表
啟
謝李邦直辟置敵
序
神福山李長者序
記
燕居堂記
跋
六一居士集跋
書大般若經鈔後序
米老山水銘跋
北湖草蟲圖跋
銘
瀘硯銘並序
小景平遠銘並序
陳少舉硯銘
赞
遊戲齋贊並序
仁老小景贊
李漢臣傳神贊
頌
南嶽十八羅漢頌並序
祭文
祭鄭以寬文
參考文献
致谢
讀研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编号:3160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6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