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涉佛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21:50
宋濂不仅是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文臣之首,佛学修养亦非常精深,还是坚定的佛门护法者。他创作了大量文学、史学价值兼备的涉佛文。通过对宋濂及其涉佛作品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元末明初的儒释交融的情况,以及在这一情形下的僧人的生存状况,以宋濂作为个案,探讨在中国文化儒释道融汇发展的长河中,宋濂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本文以宋濂的两百余篇涉佛文为基础,通过对宋濂佛教机缘及佛教活动的研究,探讨宋濂涉佛文的思想内涵,分析宋濂涉佛文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从而认证宋濂涉佛文的价值。在宋濂的全部作品中,其涉佛文约占十分之一,这在中国古代文人创作中是相当可观的比例。宋濂在涉佛文的写作上与黄溍一脉相承,同时受到了柳贯、吴莱、危素、朱元璋等人的影响,其涉佛文以记、赞、序和塔碑铭为多,从中流露出了宋濂儒释结合、教禅合一的佛教思想。宋濂的涉佛文进一步打通了丛林与文坛的界限,拓宽了丛林与政坛的道路,其征信纪实的写作态度为明清僧史的编撰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宋濂的佛教机缘及其佛教活动
(一)君师友人的影响
1.其师黄溍、柳贯、吴莱
2.其友危素、杨维桢
3.开国皇帝朱元璋
(二)方外交游
1.千岩元长
2.季潭宗泐
3.来复见心
4.元叟行端
(三)佛教活动
二、宋濂的佛教思想
(一)儒释结合
(二)教禅合一
(三)宋濂对佛教几个问题的看法
1.僧人是否应尽孝
2.僧人是否应著书传于后世
3.经营塔庙是否有漏因果
三、宋濂涉佛作品分类研究
(一)记
(二)赞
(三)序
(四)塔碑铭
四、宋濂涉佛文的价值
(一)沟通儒释
1.进一步打通了丛林与文坛的界限
2.拓宽了丛林与政坛的道路
(二)备续僧史
1.征信纪实的写作态度
2.宋濂涉佛文与明清僧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晚唐诗僧贯休的涉佛诗及其意义[J]. 胡玉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民族融合视域下金代皇族涉佛文学创作[J]. 孙宏哲.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1)
[3]元明易代与宋濂的题跋文创作[J]. 左杨. 文艺研究. 2017(12)
[4]明清黔中文士之佛教因缘及涉佛诗文内涵探赜[J]. 杨锋兵.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3)
[5]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J]. 陈道贵.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1)
[6]宋濂佛门交游研究[J]. 贾素慧. 昆明学院学报. 2016(04)
[7]论鸠摩罗什译经中的情节设置与王维涉佛诗文的构思[J]. 屈玉丽.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8]《宋文宪公护法录》成书动因考述[J]. 贾素慧.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6(03)
[9]《宋文宪公护法录》题名问题补议[J]. 贾素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3)
[10]《宋文宪公护法录》版本研究[J]. 贾素慧.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博士论文
[1]金代诗文与佛禅研究[D]. 孙宏哲.吉林大学 2016
[2]《宋文宪公护法录》研究[D]. 贾素慧.上海大学 2016
[3]北宋诗僧研究[D]. 高慎涛.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唐宋八大家与佛教[D]. 刘金柱.河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宋濂墓志文研究[D]. 吴艳艳.江西师范大学 2016
[2]危素交游研究[D]. 武海波.暨南大学 2014
[3]《宋文憲公護法錄》研究[D]. 董永斌.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64216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宋濂的佛教机缘及其佛教活动
(一)君师友人的影响
1.其师黄溍、柳贯、吴莱
2.其友危素、杨维桢
3.开国皇帝朱元璋
(二)方外交游
1.千岩元长
2.季潭宗泐
3.来复见心
4.元叟行端
(三)佛教活动
二、宋濂的佛教思想
(一)儒释结合
(二)教禅合一
(三)宋濂对佛教几个问题的看法
1.僧人是否应尽孝
2.僧人是否应著书传于后世
3.经营塔庙是否有漏因果
三、宋濂涉佛作品分类研究
(一)记
(二)赞
(三)序
(四)塔碑铭
四、宋濂涉佛文的价值
(一)沟通儒释
1.进一步打通了丛林与文坛的界限
2.拓宽了丛林与政坛的道路
(二)备续僧史
1.征信纪实的写作态度
2.宋濂涉佛文与明清僧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晚唐诗僧贯休的涉佛诗及其意义[J]. 胡玉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民族融合视域下金代皇族涉佛文学创作[J]. 孙宏哲.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8(01)
[3]元明易代与宋濂的题跋文创作[J]. 左杨. 文艺研究. 2017(12)
[4]明清黔中文士之佛教因缘及涉佛诗文内涵探赜[J]. 杨锋兵.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3)
[5]杜甫涉佛诗歧解辨证三题[J]. 陈道贵.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1)
[6]宋濂佛门交游研究[J]. 贾素慧. 昆明学院学报. 2016(04)
[7]论鸠摩罗什译经中的情节设置与王维涉佛诗文的构思[J]. 屈玉丽.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8]《宋文宪公护法录》成书动因考述[J]. 贾素慧.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6(03)
[9]《宋文宪公护法录》题名问题补议[J]. 贾素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3)
[10]《宋文宪公护法录》版本研究[J]. 贾素慧.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博士论文
[1]金代诗文与佛禅研究[D]. 孙宏哲.吉林大学 2016
[2]《宋文宪公护法录》研究[D]. 贾素慧.上海大学 2016
[3]北宋诗僧研究[D]. 高慎涛.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唐宋八大家与佛教[D]. 刘金柱.河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宋濂墓志文研究[D]. 吴艳艳.江西师范大学 2016
[2]危素交游研究[D]. 武海波.暨南大学 2014
[3]《宋文憲公護法錄》研究[D]. 董永斌.浙江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64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6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