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丹珠尔跋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1:02
蒙古文《丹珠尔》跋诗创作于十八世纪中期。是十八世纪蒙古族佛教文学史及诗学上重要文献之一。本文从蒙古文《丹珠尔》跋诗内容性质、修辞写作、思想理论三个方面探讨其特点,写作方法和体现的佛教思想及文学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以及附录部分,论文正文分为三章。导论部分说明蒙古文《丹珠尔》以及跋诗定义,整理总结前人对蒙古文《丹珠尔》跋诗研究概况,交代研究目的,方法以及意义。第一章、从翻译活动相关的历史人物,经书和祈愿式诗歌三个方面着手研究蒙古文《丹珠尔》跋诗内容,进一步探讨其内容性质。第二章、从修辞手法,首尾押韵两个方面探究蒙古文《丹珠尔》跋诗文字表达艺术性,并阐述《诗镜论》修饰法对蒙古文《丹珠尔》跋诗的影响。第三章、阐述蒙古文《丹珠尔》中体现的佛教思想以及蕴含的文学创作理论。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古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综述[J]. 宝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2]蒙古族翻译史简略[J]. 车力格尔. 群文天地. 2012(10)
[3]蒙古族古代翻译史概述[J]. 阿拉坦巴根. 民族翻译. 2012(01)
[4]关于清代北京版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经的刊印[J]. 忒莫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试析清代蒙古族佛经翻译[J]. 布和吉雅. 河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6]佛教因果报应论及其文化内涵[J]. 朱咏. 中国宗教. 2006(08)
[7]中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影响——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前言[J]. 方广锠. 法音. 2004(01)
[8]印度诗学阐释方法[J]. 郁龙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9]藏经蒙译简论[J]. 赯吉思. 中国藏学. 1996(03)
[10]元代蒙译佛经跋诗简论[J]. 双福.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3(04)
本文编号:3186645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古文古籍整理与研究综述[J]. 宝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2]蒙古族翻译史简略[J]. 车力格尔. 群文天地. 2012(10)
[3]蒙古族古代翻译史概述[J]. 阿拉坦巴根. 民族翻译. 2012(01)
[4]关于清代北京版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经的刊印[J]. 忒莫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5]试析清代蒙古族佛经翻译[J]. 布和吉雅. 河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6]佛教因果报应论及其文化内涵[J]. 朱咏. 中国宗教. 2006(08)
[7]中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影响——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前言[J]. 方广锠. 法音. 2004(01)
[8]印度诗学阐释方法[J]. 郁龙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9]藏经蒙译简论[J]. 赯吉思. 中国藏学. 1996(03)
[10]元代蒙译佛经跋诗简论[J]. 双福.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3(04)
本文编号:3186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8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