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民俗文化视域下当代赤峰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01:08
  当代赤峰作家以民俗情结和民俗文化认同作为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因,创新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书写民俗事像,展现了当代赤峰草原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赤峰文学的民族精神特质。本文立足民俗文化视野,运用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精要评点当代赤峰文学创作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并对赤峰作家的文学创作与评论进行整合与提炼,分析当代赤峰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民俗思想、民俗情结、民俗策略和民俗认同,分析民俗文化与文学文本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精神、艺术构思等方面的内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与当代赤峰文学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书写的文本内外价值,总结当代赤峰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与民族史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指出当代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作家文学在创作与传承上具有强烈的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特征。当代赤峰作家立足语言民俗的文学性,创造性地借鉴史诗、民歌、传说故事等三种民间文学类型,从民间题材、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展现当代赤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文本关系,比如民歌“镶嵌”进小说文本形成“复调...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赤峰作家的形成、发展及研究现状
    二、赤峰作家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赤峰文学与赤峰民间文学的文本关系
    第一节 英雄史诗的文本传承
        一、英雄原型的传承
        二、英雄原型的变异
        三、英雄原型的化身
        四、英雄史诗流传广泛的原因
    第二节 巴林民歌的文本价值
        一、唱响民俗仪式
        二、“民歌式小说“文本价值
        三、巴林民歌的“变异”传承——好来宝说唱民谣
    第三节 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关系解读
        一、营造浪漫气氛
        二、揭示传奇主题
        三、增强阅读兴趣
第二章 赤峰文学中习俗文化的价值阐释与美学追求
    第一节 物质民俗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变异
        一、服饰民俗的象征符号价值
        二、饮食习俗的坚守与汉化
    第二节 赤峰作家作品中的宗土习俗呈现
        一、正宗礼仪
        二、民间土习俗
第三章 赤峰文学中的民俗信仰与宗教表达
    第一节 图腾崇拜与民族特质
        一、图腾及图腾崇拜
        二、赤峰图腾崇拜及民族特质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宗教心理
        一、萨满教信仰及文化基因
        二、喇嘛教“隐身”说法及成因
第四章 个案分析:赤峰代表作家的民俗事像书写及美学价值
    第一节 敖德斯尔“骑兵小说”的英雄呈现
        一、传奇的骑兵故事
        二、英雄的骑兵群像
    第二节 巴·布林贝赫诗歌民俗的浪漫书写与民族气质
        一、展现草原民俗风情
        二、唱响民间故事诗
        三、探索民族诗艺
    第三节 鲍尔吉·原野的生态民俗伦理
        一、草原日常生活的眷恋与描摹
        二、草原生态的伦理观照
        三、草原文化的痴迷与坚守
    第四节 申平动物小小说的民间审美与隐喻
        一、民间创作原型的传奇再现
        二、民间文化的内在构建
        三、民间文化形式的影响
    第五节 孙书林漠南民族传奇的浪漫“巧合”与混融
        一、草原和亲的情与悲
        三、传奇叙事的浪漫“巧合”
        三、书写漠南通俗史诗的霸气与雄浑
    第六节 沙格德尔对僧俗世界的强烈讽刺
        一、讽刺诗对准“僧”世界
        二、讽刺诗源自“俗”的民间
第五章 “冲突、抗衡与和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赤峰作家
    第一节 相冲与相谐:崇高的“神(长生天)”与俗世的“人”
        一、赤峰作家笔下的萨满教-----神与人的关系
        二、赤峰作家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态度
        三、赤峰作家的民族文化哲思
    第二节 赤峰作家的文化乡愁
        一、怀旧与归属
        二、文化认同与焦虑
    第三节 在历史传奇中高扬契丹辽文化
        一、中国文化中的传奇
        二、赤峰的历史传奇及历史传奇小说
        三、虚实相映,解读历史
余论 赤峰文学当代语境及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188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88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