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相思阻隔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07:59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是文学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在学界历来对才子佳人小说的讨论之中,其情节蹈袭、模式化创作的问题都为人所诟病。但才子佳人小说作为晚明社会思潮变革、商品经济萌芽背景下一种特殊的时代产物,是一种新出现的商业化的小说类型,因而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其价值与意义。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化这一特点,是值得探究和重新评价的地方。学界公认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模式为才子佳人一见钟情、传诗递简、拨乱离散、才子及第、欢喜团圆。本文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拨乱离散作为关注点。在这一环中,才子佳人间的阻隔是造成姻缘波折,产生相思,并借以表达小说爱情主题的关键,因而,本文从阻隔入手,将形成阻隔并解决阻隔的这一段情节模式命名为相思阻隔模式,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其后的意义。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一章,正文三章,结语一章。正文第一章对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相思阻隔模式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将阻隔模式分类归纳为门第之别、礼教之隔、小人拨乱、战乱流离、生离死别五种,将对应的解决之道分为了红娘接引、功名成就、皇帝赐婚、仙缘成全四种。对相思阻隔这一叙事模式进行了整体观照。第二章分析了相思阻隔模式的...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思阻隔模式分析
    第一节 相思阻隔模式的创立意义
    第二节 相思阻隔的几种类型
        一、门第之别
        二、礼教之隔
        三、小人拨乱
        四、战乱流离
        五、生离死别
    第三节 相思阻隔的解决之道
        一、红娘接引
        二、功名成就
        三、皇帝赐婚
        四、仙缘成全
    第四节 相思阻隔模式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应用
第二章 相思阻隔的表达形式
    第一节 外部框架:相思阻隔的时空表达
        一、时间层面:流年四季
        二、空间层面:山长水远
    第二节 内在情旨:相思阻隔的心理表达
        一、相思的诗与灵
        二、相思的病与梦
第三章 相思阻隔模式的意义分析
    第一节 艺术形式:以“情”为核,以“奇”为旨的故事需要
    第二节 内在精神:言情传统与内心隐喻
    第三节 时代之音:时代精神与社会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仿拟”叙述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文本演变[J]. 杨彬,李桂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2]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J]. 纪德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论略——从西欧中古时期的“骑士传奇”谈起[J]. 李时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4]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的梦幻意识与文化解读[J]. 周华南,吴建国.  中国文学研究. 2011(02)
[5]视野与类型:才子佳人小说的重新审视[J]. 徐龙飞.  明清小说研究. 2010(04)
[6]论明代才子佳人小说审美意趣的俗化[J]. 王颖.  明清小说研究. 2009(03)
[7]诗性思维与才子佳人小说的结撰[J]. 赵兴勤.  明清小说研究. 2009(01)
[8]信物在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叙事作用[J]. 吕堃.  明清小说研究. 2007(04)
[9]相思——莫砺锋诗话之一[J]. 莫砺锋.  名作欣赏. 2005(15)
[10]才子佳人小说新界说[J]. 苏建新,陈水云.  明清小说研究. 2005(01)

博士论文
[1]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D]. 徐龙飞.北京师范大学 2008
[2]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D]. 梁苑.复旦大学 2007
[3]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研究[D]. 苏建新.福建师范大学 2005
[4]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 邱江宁.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试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小说史意义[D]. 李娟.湖北师范学院 2015
[2]天缘奇遇:风情故事的文学表达[D]. 曾小.北京大学 2013
[3]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D]. 董雁.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16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16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