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汉书》记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5:18
  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这部史书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史传文学之林,尤其《汉书》中所记载的二十一例梦,使得这部著作独步于史传文学之中。本文即是以《汉书》中记载的梦例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针对班固《汉书》记梦的类型、思想动因、艺术手法及其对后世记梦文学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试图对学界研究班固《汉书》记梦的不足之处尽绵薄之力,力求通过班固《汉书》记梦来探求汉代梦文化的基本面貌。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班固《汉书》记梦的六种类型,即天降祥瑞的感生梦、王权至上的政治梦、胆颤心惊的生死梦、备受煎熬的谴责梦、饱含深情的爱情梦和神秘可卜的占梦;第二部分从儒家、道家、佛家、神学四个角度入手,挖掘班固《汉书》记梦的思想动因;第三部分围绕细节描写、叙事手段、表现方法三方面来论述班固《汉书》记梦的艺术手法;第四部分论述班固《汉书》记梦对史传散文记梦、古典小说记梦和古典戏曲记梦的影响。 

【文章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汉书》记梦分类
    第一节 天降祥瑞的感生梦
        一、帝王感生之梦
        二、后妃感生之梦
    第二节 王权至上的政治梦
        一、臣子任用之梦
        二、国家兴衰之梦
    第三节 恶迹昭著的生死梦
        一、异于常态之梦
        二、因妒滥杀之梦
    第四节 备受煎熬的谴责梦
        一、乱臣贼子之梦
        二、皇室子弟之梦
    第五节 其它类型的梦
        一、婚姻爱情之梦
        二、神秘可卜之梦
第二章 《汉书》记梦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儒家经学思想主导政治
        一、经学神学化
        二、儒学官方化
    第二节 谶纬神学思想推波助澜
        一、图谶起源
        二、经谶合流
    第三节 道家方术思想耳濡目染
        一、道家梦论
        二、方术盛行
    第四节 佛家因果观念潜移默化
        一、佛教初传
        二、佛教梦说
第三章 《汉书》记梦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细节描写多彩丰富
        一、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二、动作设计巧妙绝伦
        三、神态描摹惟妙惟肖
    第二节 叙事手段复杂多变
        一、预叙埋设伏笔
        二、顺叙展开情节
        三、插叙完善叙事
    第三节 表现方法虚实结合
        一、实中有虚构建矛盾
        二、真中有幻构筑情境
第四章 《汉书》记梦的影响
    第一节 对史传散文记梦的影响
        一、《汉书》记梦对《后汉书》记梦的影响
        二、《汉书》记梦对《三国志》记梦的影响
    第二节 对古典小说记梦的影响
        一、《汉书》记梦对唐传奇梦幻小说的影响
        二、《汉书》记梦对历史题材涉梦小说的影响
        三、《汉书》记梦对以梦命名的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对古典戏曲记梦的影响
        一、《汉书》记梦对爱情题材涉梦戏曲的影响
        二、《汉书》记梦对历史题材涉梦戏曲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感生梦与西汉政治发微[J]. 崔立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2]《汉书·艺文志》梦占考[J]. 郭成磊.  科学经济社会. 2015(01)
[3]虚与实共构的审美空间——《左传》梦象浅论[J]. 安奇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9)
[4]先秦赵人梦文化解析[J]. 吕庙军.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2)
[5]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史传文学研究[J]. 杨宁宁.  学术论坛. 2008(12)
[6]论《史记》中的“梦”[J]. 文晓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7]先秦两汉散文的梦象观及其文学表现[J]. 李炳海.  人文杂志. 2007(06)
[8]《左传》梦象与恐惧心理[J]. 李炳海.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5)
[9]先秦两汉散文的梦境及生命沟通[J]. 李炳海.  学术论坛. 2007(08)
[10]对《史记》中梦占的思考[J]. 吴象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博士论文
[1]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 邹强.山东大学 2006
[2]文学梦的审美分析[D]. 王文革.华中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先秦两汉预言研究[D]. 林业腾.河北大学 2017
[2]“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意义[D]. 魏育苗.西北大学 2014
[3]《汉书》写人艺术研究[D]. 尉永兵.山东大学 2014
[4]《左传》梦例研究[D]. 王章睿.广西师范大学 2014
[5]先秦两汉占梦现象的文化考察[D]. 刘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2
[6]《左传》梦占预言的文学价值[D]. 韩霞.延边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6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16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