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杂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8:16
《文艺杂志》是由雷瑨主编,上海扫叶山房出版发行的一份刊物,1914年六月创刊,现存十三期。杂志前十二期为月刊,铅印平装本,其中一至五期为单月刊,六至十二期则为双月刊。杂志自第十三期起改为季刊,以石印线装本的装帧发售,由上海东方印刷所印刷,位于上海棋盘街的扫叶山房北号发行,销往各大书局。杂志每期八万言,以“典籍网罗”与“商榷文艺”为宗旨,一方面刊载古籍珍本,一方面发表诗词笔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以现存十三期《文艺杂志》为研究对象,关注《文艺杂志》诞生背景、创刊形式及其内容的独特性,试图对该刊进行梳理与研究,叙述其展现的文学与时代风貌,探寻其在文学史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文艺杂志》的编辑与出版。从发行词“本杂志以商榷文艺,网罗典籍,保存国粹为宗旨”生发,以编著者雷瑨及发行方扫叶山房两个视角看《文艺杂志》的创刊;从稿源、稿酬与定价、读者互动和营销广告四个方面关注杂志的经营模式,介绍杂志的改制,并试图探寻杂志停刊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作者群体。将《文艺杂志》中数量庞大的作者群体以地域、职业、社会关系等元素进行划分,展示其地域与职业的集中、雷瑨师友的集中创作,...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艺杂志》的编辑与出版
第一节 《文艺杂志》的创刊
第二节 《文艺杂志》的经营
第三节 《文艺杂志》的改制与停刊
第二章 作者群体
第一节 江浙文人之园地
第二节 雷瑨师友之艺圃
第三节 名人名家之吟坛
第三章 《文艺杂志》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网罗典籍
第二节 诗词与散文
第三节 笔记与小说
第四节 文学评论
第五节 消闲文学
第四章 《文艺杂志》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群贤毕至
第二节 新旧杂糅
第三节 逆势而动的末世悲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艺杂志》编者雷瑨作品表
附录二:《文艺杂志》作者及作品表
附录三:《文艺杂志·文艺俱乐部》作者及作品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雷瑨《近人词录》考[J]. 程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7(03)
[2]试论文学场域对传统书坊的影响——以扫叶山房的小说代售为视角[J]. 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3]试论中国近代小说及出版转型中的《文艺杂志》[J]. 文娟. 北京社会科学. 2013(03)
[4]变革突破与回归传统——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笔记小说出版[J]. 文娟. 编辑之友. 2012(10)
[5]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通俗小说出版[J]. 文娟. 明清小说研究. 2012(02)
[6]论雷瑨、雷瑊《闺秀词话》的价值[J]. 王玉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J]. 潘建国. 文学遗产. 2004(02)
[8]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 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J]. 潘建国. 明清小说研究. 2001(01)
[9]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J]. 潘建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博士论文
[1]近代书局与小说[D]. 苏亮.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清代报人研究[D]. 程丽红.吉林大学 2007
[3]扫叶山房史研究[D]. 杨丽莹.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108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艺杂志》的编辑与出版
第一节 《文艺杂志》的创刊
第二节 《文艺杂志》的经营
第三节 《文艺杂志》的改制与停刊
第二章 作者群体
第一节 江浙文人之园地
第二节 雷瑨师友之艺圃
第三节 名人名家之吟坛
第三章 《文艺杂志》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网罗典籍
第二节 诗词与散文
第三节 笔记与小说
第四节 文学评论
第五节 消闲文学
第四章 《文艺杂志》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群贤毕至
第二节 新旧杂糅
第三节 逆势而动的末世悲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艺杂志》编者雷瑨作品表
附录二:《文艺杂志》作者及作品表
附录三:《文艺杂志·文艺俱乐部》作者及作品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雷瑨《近人词录》考[J]. 程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7(03)
[2]试论文学场域对传统书坊的影响——以扫叶山房的小说代售为视角[J]. 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3]试论中国近代小说及出版转型中的《文艺杂志》[J]. 文娟. 北京社会科学. 2013(03)
[4]变革突破与回归传统——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笔记小说出版[J]. 文娟. 编辑之友. 2012(10)
[5]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通俗小说出版[J]. 文娟. 明清小说研究. 2012(02)
[6]论雷瑨、雷瑊《闺秀词话》的价值[J]. 王玉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J]. 潘建国. 文学遗产. 2004(02)
[8]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 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J]. 潘建国. 明清小说研究. 2001(01)
[9]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J]. 潘建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博士论文
[1]近代书局与小说[D]. 苏亮.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清代报人研究[D]. 程丽红.吉林大学 2007
[3]扫叶山房史研究[D]. 杨丽莹.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1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2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