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三家村老委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11:53
  徐复祚,原名笃儒,字阳初,后改纳川,号誊竹,别署破悭道人、阳初子、洛诵生、休休生、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等,江苏常熟人。著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传奇《红梨记》、《投梭记》、《宵光记》以及杂剧《一文钱》等等。《三家村老委谈》是其唯一一部存世笔记,原有三十六卷,现仅存九卷,内容丰富,大至朝廷掌故、盐税户口、边关军费,小至县邑奇文、节令民俗、鬼怪谐谈,包罗万象。其材料来源也十分驳杂,既征引了大量文献,也有作者亲历耳闻之事,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可以帮助后世之人了解晚明江南一带社会文化情况。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三家村老委谈》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首先,从作者生平、笔记版本和主要内容入手,结合笔记和《家儿私语》中的相关记载,对徐复祚的生卒年进行考证,并考察其家世、交游以及著述等情况。此外,对笔记的抄本和刻本流传情况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全书的体例特点和主要内容。其次,辨清《三家村老委谈》中的材料来源,主要从征引文献和作者亲历耳闻方面进行考察,利用四部分类法对所征引文献进行分类,以此探究徐复祚处理史料的原则和特点,并借助亲历耳闻的材料考察作者追求来源真实的小说观。再次,勾稽笔...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复祚与《三家村老委谈》成书
    第一节 作者生平考略
    第二节 版本概况
    第三节 全书体例和内容
第二章 《三家村老委谈》的取材来源
    第一节 摘引他书
    第二节 亲历之事
    第三节 耳闻之事
第三章 从《三家村老委谈》看徐复祚的思想
    第一节 政治观
    第二节 道德观
    第三节 人生观
第四章 《三家村老委谈》的价值
    第一节 史料价值
    第二节 文学价值
    第三节 曲学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三家村老委谈》征引文献一览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稀见《三家村老委谈》六种清代抄本考述[J]. 张玄.  文学遗产. 2015(04)
[2]徐复祚《曲论》拾补[J]. 张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3)
[3]明代戏曲家徐复祚笔记《三家村老委谈》[J]. 赵虹.  东方收藏. 2010(11)
[4]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编选考[J]. 黄仕忠.  文献. 2006(02)
[5]徐复祚及其著述简论[J]. 孙京荣.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05(00)
[6]“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J]. 陶敏,刘再华.  文学遗产. 2003(02)
[7]徐复祚年谱引论[J]. 徐朔方.  艺术百家. 1990(03)
[8]徐复祚和他的《红梨记》[J]. 徐扶明.  剧艺百家. 1985(01)
[9]“三家村老”有卓识——略谈明代常熟戏曲家徐复祚[J]. 王永健.  江苏师院学报. 1981(02)
[10]对于研究明清史的一点体会[J]. 谢国桢.  中国史研究. 1979 (03)

博士论文
[1]宋代笔记研究[D]. 李银珍.复旦大学 2014
[2]苏州古代笔记研究[D]. 朱琴.苏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徐复祚戏曲理论研究[D]. 许春元.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徐复祚戏曲研究[D]. 王雷波.苏州大学 2008
[3]徐复祚戏曲理论与创作研究[D]. 张娟.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29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29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