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杜诗学研究 ——以《翁批杜诗》为重点
发布时间:2021-06-14 23:27
清代是杜诗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注杜、选杜、评杜、学杜之风大盛。清代杜诗注本数量多、质量好,是历代研治杜诗的“集大成”时代。翁方纲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翁批杜诗》二十卷是其一生读杜之心得所在。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翁方纲的《翁批杜诗》关注甚少。本文试图通过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分析,重点对翁方纲批点杜诗的方法与学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对其批注杜诗的原因、方法与学术价值进行全面阐述论证,以及翁方纲杜诗学思想与前人及时人的异同和在杜诗学史上与翁方纲学术思想上的双重价值。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翁批杜诗》成书的背景与过程及其版本源流。本章从“翁方纲批注杜诗的背景和动机”、“《翁批杜诗》的成书过程”、“《翁批杜诗》版本源流考辨”等三个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翁批杜诗》的成书及版本。二、《翁批杜诗》的诠释角度。本章从翁方纲批注杜诗的角度着手,对艺术技法、思想内容以及杜诗对前人的继承和后人对杜诗的接受进行了梳理,分析翁方纲的批点特点。三、翁方纲的杜诗学理论特点。本章对翁方纲的杜诗批注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翁方纲杜诗学理论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理论特点,还具有经学...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翁批杜诗》成书背景与过程及其版本源流
第一节 翁方纲批注杜诗的背景和动机
第二节 《翁批杜诗》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翁批杜诗》版本源流考辨
第二章《翁批杜诗》的诠释角度
第一节 论杜诗的艺术技法
第二节 论杜诗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论杜诗对前人的继承和后人对杜诗的接受
第三章 翁方纲的杜诗学理论特点
第一节 翁方纲杜诗学的文学理论特点
第二节 深厚的经学意蕴
第三节 突出的考证学风
第四节 融合书画理论评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翁方纲肌理视野下的《秋兴八首》[J]. 廖宏昌. 杜甫研究学刊. 2009(02)
[2]翁方纲诗学基本思想:正本探原,穷形尽变[J]. 魏中林,宁夏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翁方纲《诗法论》解读[J]. 段宗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论清代杜诗学对后世的启迪[J]. 孙微,张震英.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唐以后杜甫研究的热点问题[J].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05(03)
[6]清代杜诗注疏的实证主义述略[J]. 黄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03)
[7]翁方纲“肌理说”成因探析[J]. 张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02)
[8]"博综马郑,勿畔程朱"——翁方纲的学术思想及其治学特点[J]. 张淑红. 齐鲁学刊. 2005(02)
[9]翁方纲“事境说”初探[J]. 陈善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10]《四库全书总目》所体现的杜诗学[J].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 2003(01)
博士论文
[1]翁方纲诗论及其学术源流探析[D]. 张然.华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翁方纲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研究[D]. 郑才林.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0432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翁批杜诗》成书背景与过程及其版本源流
第一节 翁方纲批注杜诗的背景和动机
第二节 《翁批杜诗》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翁批杜诗》版本源流考辨
第二章《翁批杜诗》的诠释角度
第一节 论杜诗的艺术技法
第二节 论杜诗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论杜诗对前人的继承和后人对杜诗的接受
第三章 翁方纲的杜诗学理论特点
第一节 翁方纲杜诗学的文学理论特点
第二节 深厚的经学意蕴
第三节 突出的考证学风
第四节 融合书画理论评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翁方纲肌理视野下的《秋兴八首》[J]. 廖宏昌. 杜甫研究学刊. 2009(02)
[2]翁方纲诗学基本思想:正本探原,穷形尽变[J]. 魏中林,宁夏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翁方纲《诗法论》解读[J]. 段宗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论清代杜诗学对后世的启迪[J]. 孙微,张震英.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5]唐以后杜甫研究的热点问题[J].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05(03)
[6]清代杜诗注疏的实证主义述略[J]. 黄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03)
[7]翁方纲“肌理说”成因探析[J]. 张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02)
[8]"博综马郑,勿畔程朱"——翁方纲的学术思想及其治学特点[J]. 张淑红. 齐鲁学刊. 2005(02)
[9]翁方纲“事境说”初探[J]. 陈善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10]《四库全书总目》所体现的杜诗学[J].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 2003(01)
博士论文
[1]翁方纲诗论及其学术源流探析[D]. 张然.华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翁方纲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研究[D]. 郑才林.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0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3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