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09:55
晚明时期,编选出版了三种选本型格律谱:《南音三籁》、《太霞新奏》及《吴骚合编》。这三种选本是由文人编选的、用于文学赏读、指导清唱的曲体文学选本;此外,每种选本中都有关于格律订正的评点语言,因而使之兼有了格律谱的功用。本论文正是以这三种选本型格律谱为研究对象,从选本本体入手,以微观视角探讨其在编选体例和规范曲体格律等层面的特点,进而从宏观上把握这三种选本的曲学意义,从而实现对这三种选本型格律谱作一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编选体式研究。以这三种选本型格律谱为考察对象,通过与其他同时代戏曲格律谱、选本的对比,考察这三种选本在编选体式上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文学选本、戏曲格律谱、清唱度曲谱三方面的功用;进而从地域分布着眼考察出这三种选本所具有的区域特征,并探讨这三种选本型格律谱区域特征背后的共同成因。第二章,从这三种选本型格律谱所选曲目的数量、时代分布着眼,探讨其在所选录作家作品在时代与地域上的特点。并通过对这三种选本在所选曲目题材、主题的分析,发现虽然其所选曲目时代不同,但大都片面注重形式美、曲风浓艳华美;并由此而探讨了这种局面的成因。第三章,研究这三种选本型格律谱对曲体格律的规范。分别从...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编选体式研究
第一节 晚明时选本型格律谱特征研究
一、文学选本
二、戏曲格律谱
三、清唱度曲谱
第二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版式、插图研究
一、版式内容
二、插图
第三节 编选者及版本研究
一、《南音三籁》的编选者及版本
二、《太霞新奏》的编选者及版本
三、《吴骚合编》的编选者及版本
第四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出现原因探究
一、南曲创作的繁兴及曲唱的盛行
二、规范南曲格律谱的需要
第二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文本内容研究
第一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作品研究
一、《南音三籁》选曲情况
二、《太霞新奏》选曲情况
三、《吴骚合编》选曲情况
第二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题材及风格研究
一、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的题材研究
二、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风格研究
第三节 明代曲体文学选本选曲流变
一、小令、套数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
二、散曲、剧曲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
三、南北曲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
第四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曲题材和风格单一的原因探究
一、南曲的风格特点及南方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二、理学的松动与“情”的张扬
三、吴中地区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
四、文体自身演进的规律
五、编选思想
第三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曲体格律规范研究
第一节 订正南曲格律
一、对蒋孝、沈璟谱的继承
二、对蒋孝、沈璟谱观点的商榷
第二节 用韵的规范
第三节 厘正集曲
一、订正集曲——以《南音三籁》为例
二、三种选本中集曲数量分析
三、三种选本中集曲形式的变化
第四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理论研究
第一节 选本型格律谱评点中的“尊体”理论
一、曲体文学的地位认识
二、曲体文学的功用价值
第二节 选本型格律谱评点中的曲体文学创作论
一、体制
二、文辞
三、文律——载体与文辞
四、不同题材内容的创作方法
五、散曲之病
第三节 选本型格律谱中的清唱指导理论
一、清唱与剧唱的区别
二、选本中对清唱的指导
第四节 《南音三籁》品评等级的建构
一、《南音三籁》“三籁”品评体系的建构
二、《南音三籁》“三籁”品评体系的实践意义
第五节 《太霞新奏》中的吴江派作家品评体系
一、品评原则
二、评点方法
第六节 晚明散曲观的新变: 《吴骚合编》中的“心曲”观研究
一、“心曲”观的建立——对散曲创作之弊的指正
二、“心曲”的功用——抒发情感与休闲养性的重要工具
三、“心曲”的价值: “心”与“声”的关系
第五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出现的曲学意义
第一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文体学意义
第二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曲体学意义
一、规范曲律
二、联套的规范
第三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文献学意义
一、提供了一个曲学、曲作进展的横剖面
二、曲体文学文献的保存
三、戏曲理论的保存
四、保存了作者生平以及交游的信息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良辅之“水磨调”及其《南词引正》与《曲律》[J]. 曾永义. 文学遗产. 2016(04)
[2]《南音三籁》在曲律学史上的价值——以沈璟《南词全谱》为参照[J]. 李光辉.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2)
[3]论明代书坊对戏曲选本的意义[J]. 廖华. 戏曲艺术. 2016(01)
[4]昆曲“清唱”与“剧唱”之关系考[J]. 鲍开恺. 南大戏剧论丛. 2015(01)
[5]引文入曲:晚明清初散曲与散文的结合[J]. 艾立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地域文化与明清戏曲选本编选者[J]. 刘建欣. 晋阳学刊. 2015(01)
[7]论明末清初南北曲的演变——兼论魏良辅和沈宠绥的曲唱理念[J]. 艾立中. 中国韵文学刊. 2015(01)
[8]论明代清唱的“叛逆”性[J]. 许莉莉. 南大戏剧论丛. 2014(02)
[9]浅谈周之标曲选《吴歈萃雅》的选编特色[J]. 王丽媛. 大众文艺. 2014(05)
[10]论晚明昆曲清唱的选曲倾向——以《吴歈萃雅》、《南音三籁》为切入点[J]. 邹青. 文化遗产. 2014(01)
博士论文
[1]從魏良輔到葉堂[D]. 李昂.苏州大学 2016
[2]明清戏曲格律谱研究[D]. 魏洪洲.黑龙江大学 2015
[3]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 刘英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沈璟曲学研究[D]. 石艺.南京大学 2011
[5]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 刘召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吴江沈氏文学世家研究[D]. 郝丽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凌濛初研究[D]. 徐定宝.南京师范大学 1998
硕士论文
[1]《衡曲麈谭》研究[D]. 睢晓阳.中南大学 2013
[2]凌濛初戏曲研究[D]. 徐辛欣.苏州大学 2013
[3]吴江派散曲研究[D]. 阮志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0
[4]昆曲清唱与剧唱比较研究[D]. 周丹.中国传媒大学 2009
[5]沈宠绥曲学研究[D]. 李昂.苏州大学 2009
[6]凌濛初曲论研究[D]. 李晓燕.兰州大学 2007
[7]吴江派研究[D]. 杨帆.苏州大学 2006
[8]《太霞新奏》用韵研究[D]. 黄亮.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758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编选体式研究
第一节 晚明时选本型格律谱特征研究
一、文学选本
二、戏曲格律谱
三、清唱度曲谱
第二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版式、插图研究
一、版式内容
二、插图
第三节 编选者及版本研究
一、《南音三籁》的编选者及版本
二、《太霞新奏》的编选者及版本
三、《吴骚合编》的编选者及版本
第四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出现原因探究
一、南曲创作的繁兴及曲唱的盛行
二、规范南曲格律谱的需要
第二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文本内容研究
第一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作品研究
一、《南音三籁》选曲情况
二、《太霞新奏》选曲情况
三、《吴骚合编》选曲情况
第二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题材及风格研究
一、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的题材研究
二、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风格研究
第三节 明代曲体文学选本选曲流变
一、小令、套数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
二、散曲、剧曲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
三、南北曲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
第四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曲题材和风格单一的原因探究
一、南曲的风格特点及南方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二、理学的松动与“情”的张扬
三、吴中地区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
四、文体自身演进的规律
五、编选思想
第三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曲体格律规范研究
第一节 订正南曲格律
一、对蒋孝、沈璟谱的继承
二、对蒋孝、沈璟谱观点的商榷
第二节 用韵的规范
第三节 厘正集曲
一、订正集曲——以《南音三籁》为例
二、三种选本中集曲数量分析
三、三种选本中集曲形式的变化
第四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理论研究
第一节 选本型格律谱评点中的“尊体”理论
一、曲体文学的地位认识
二、曲体文学的功用价值
第二节 选本型格律谱评点中的曲体文学创作论
一、体制
二、文辞
三、文律——载体与文辞
四、不同题材内容的创作方法
五、散曲之病
第三节 选本型格律谱中的清唱指导理论
一、清唱与剧唱的区别
二、选本中对清唱的指导
第四节 《南音三籁》品评等级的建构
一、《南音三籁》“三籁”品评体系的建构
二、《南音三籁》“三籁”品评体系的实践意义
第五节 《太霞新奏》中的吴江派作家品评体系
一、品评原则
二、评点方法
第六节 晚明散曲观的新变: 《吴骚合编》中的“心曲”观研究
一、“心曲”观的建立——对散曲创作之弊的指正
二、“心曲”的功用——抒发情感与休闲养性的重要工具
三、“心曲”的价值: “心”与“声”的关系
第五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出现的曲学意义
第一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文体学意义
第二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曲体学意义
一、规范曲律
二、联套的规范
第三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文献学意义
一、提供了一个曲学、曲作进展的横剖面
二、曲体文学文献的保存
三、戏曲理论的保存
四、保存了作者生平以及交游的信息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魏良辅之“水磨调”及其《南词引正》与《曲律》[J]. 曾永义. 文学遗产. 2016(04)
[2]《南音三籁》在曲律学史上的价值——以沈璟《南词全谱》为参照[J]. 李光辉.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2)
[3]论明代书坊对戏曲选本的意义[J]. 廖华. 戏曲艺术. 2016(01)
[4]昆曲“清唱”与“剧唱”之关系考[J]. 鲍开恺. 南大戏剧论丛. 2015(01)
[5]引文入曲:晚明清初散曲与散文的结合[J]. 艾立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地域文化与明清戏曲选本编选者[J]. 刘建欣. 晋阳学刊. 2015(01)
[7]论明末清初南北曲的演变——兼论魏良辅和沈宠绥的曲唱理念[J]. 艾立中. 中国韵文学刊. 2015(01)
[8]论明代清唱的“叛逆”性[J]. 许莉莉. 南大戏剧论丛. 2014(02)
[9]浅谈周之标曲选《吴歈萃雅》的选编特色[J]. 王丽媛. 大众文艺. 2014(05)
[10]论晚明昆曲清唱的选曲倾向——以《吴歈萃雅》、《南音三籁》为切入点[J]. 邹青. 文化遗产. 2014(01)
博士论文
[1]從魏良輔到葉堂[D]. 李昂.苏州大学 2016
[2]明清戏曲格律谱研究[D]. 魏洪洲.黑龙江大学 2015
[3]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 刘英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沈璟曲学研究[D]. 石艺.南京大学 2011
[5]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 刘召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吴江沈氏文学世家研究[D]. 郝丽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凌濛初研究[D]. 徐定宝.南京师范大学 1998
硕士论文
[1]《衡曲麈谭》研究[D]. 睢晓阳.中南大学 2013
[2]凌濛初戏曲研究[D]. 徐辛欣.苏州大学 2013
[3]吴江派散曲研究[D]. 阮志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0
[4]昆曲清唱与剧唱比较研究[D]. 周丹.中国传媒大学 2009
[5]沈宠绥曲学研究[D]. 李昂.苏州大学 2009
[6]凌濛初曲论研究[D]. 李晓燕.兰州大学 2007
[7]吴江派研究[D]. 杨帆.苏州大学 2006
[8]《太霞新奏》用韵研究[D]. 黄亮.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7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2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