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白居易杂律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9:02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杂律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唐代,白居易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他留下的文学遗产,在数量上居唐人之冠,他的思想儒释道杂糅,诗文中有很多思想史方面的资料。白居易曾经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四类。讽谕诗大部分用来反映政治和社会问题,向帝王、当权大臣讽谏:闲适诗以表现暂时离开政务、休闲在家的悠闲娱乐为主;感伤诗的主要内容是亲朋离散、丧亡及其他使人悲悼的事情;杂律诗其实就是律诗,重视声律,讲究平仄,声调比古体诗更动听,滥觞于南朝后期齐梁时代,到唐代发展成熟,又叫今体诗或近体诗。只是因为白居易没有对自己的律诗进行内容或情感上的分类,所以通冠以“杂”律诗的名称。当前白居易诗歌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他创作中数量所占比例较小的古体诗上,对于他数量颇多的杂律诗却研究极少。这也不难理解,因为白居易著名的《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春眠》等短诗以及《长恨歌》和《琵琶行》等经典作品都在其“讽喻”、“闲适”和“感伤”三类古体诗中。白居易的杂律诗以元白唱和的绝句、律诗、和“小碎篇章”的“元和体”为主,代表了中唐诗风的新变,在中唐诗坛引起了极大反响,并能保持在唐末五代仍有持久并渐强的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宋初及以后。我们在总结关于白居易杂律诗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揭示出白居易杂律诗总体上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尚实、尚俗、开拓了丰富的理性趣味以及以淡语求味。白居易的杂律诗,绝句对日常的人情开掘和表现得更为深入;五律、七律在继承前代诗风的基础上,又有特异的创新;排律则跌宕起伏,蔚为大观。
【关键词】:白居易 杂律诗 艺术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绪论5-7
  • 第一章 白居易杂律诗界定及划分原因7-12
  • 第一节 白居易杂律诗的界定7-8
  • 第二节 白居易杂律诗划分原因8-12
  • 第二章 白居易杂律诗体裁和内容分类12-31
  • 第一节 白居易杂律诗体裁分类12-26
  • 一、五七言绝句13-16
  • 二、五七言律诗16-21
  • 三、排律21-26
  • 第二节 白居易杂律诗内容分类26-31
  • 一、写景类26-29
  • 二、抒情类29
  • 三、其他类29-31
  • 第三章 白居易杂律诗的艺术成就31-37
  • 第四章 白居易杂律诗的影响37-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田;浅谈白居易的通俗诗风[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李敬一;论白居易前期的“隐处”意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郭院林;试论杜甫、白居易歌诗创作的不同[J];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4 陈义烈;陶渊明对自居易创作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孟凌君;唐人绝句成就略说[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刘维治;白居易宦海沉浮及其山水之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松浦友久,李宁琪;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以诗语史的独立性为基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王运熙;;白居易诗歌的分类与传播[J];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06期

9 傅绍良;;论中唐诗人的精神风貌[J];唐都学刊;1991年02期

10 吴建民;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系统[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杂律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49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