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逝世后的“文坛领袖”论争
发布时间:2021-12-16 13:43
鲁迅逝世后不久,文坛爆发了郭沫若、茅盾谁为"文坛领袖"的论争,孔另境、阿英、郭沫若等十余人参与其中。根据相关史料可以肯定地知道,郭沫若、茅盾当时都没有当"文坛领袖"的想法。通过梳理论争过程和检讨论争言行可以知道,此次论争爆发的原因是:尽管在外来因素干预下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因为"两个口号"论争而激化和表面化的矛盾并未消除,所以仅仅因为孔另境批评文坛现象的文章便导致"文坛领袖"论争的爆发。通过检讨刊载论争文章的载体可以知道,《大晚报·火炬》编者崔万秋,尽管通过此次论争使文坛呈现出"跃活之相",却使凭借外来因素暂时平息的文坛再次爆发论争,使其成为"两个口号"论争的"余波",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立报·言林》的加入也应该这样看待。此次论争本身只有负面意义,它的正面意义在于其研究价值:通过考察此次论争,可以了解鲁迅逝世以后的文坛现状,从而知道之前对《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后文坛现状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文章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文章目录】:
一、论争过程及反映出来的左翼文坛内部矛盾
(一)论争缘起:孔另境化名东方曦批评文坛现象的3篇文章
(二)论争开始:《大晚报·火炬》1936年1 2 月18日第5版3篇文章
(三)论争继续:阿英与孔另境在《大晚报》的交锋及“坛外人语”
(四)论争扩大:《立报·言林》发表的论争文章
(五)论争结束:孔另境、阿英的论争及陈阜对此论争的评价
二、郭、茅当时都没有当“文坛领袖”的想法
(一)郭沫若的态度
(二)茅盾的态度
三、对此次论争的检讨
(一)对论争参与者的检讨
(二)对刊载论争文章载体的检讨
(三)对此次论争及“两个口号”论争意义的检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谈郭沫若对鲁迅、茅盾的不同态度——以郭沫若的《戏论鲁迅茅盾联》发表后的情况为例[J]. 廖久明. 鲁迅研究月刊. 2019(02)
[2]“盘肠大战”论争中的茅盾与郭沫若[J]. 廖久明. 新文学史料. 2017(04)
[3]关于署名鲁迅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J]. 朱正.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4)
[4]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考辨[J]. 田刚. 东岳论丛. 2011(08)
[5]这两篇文章不应再算作鲁迅的作品[J]. 周楠本. 博览群书. 2009(09)
[6]重读鲁迅杂文[J].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2005(10)
[7]关于鲁迅与《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的关系的疑问[J]. 张永泉. 鲁迅研究月刊. 1999(03)
[8]两个“臭老九”──郭沫若和阿英的革命友谊[J]. 钱小惠. 新文学史料. 1998(01)
[9]由《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手稿引发的思考——谈晚年鲁迅与冯雪峰[J]. 丸山升,孙歌. 鲁迅研究月刊. 1993(11)
[10]鲁迅先生[J]. 胡风. 新文学史料. 1993(01)
本文编号:3538236
【文章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文章目录】:
一、论争过程及反映出来的左翼文坛内部矛盾
(一)论争缘起:孔另境化名东方曦批评文坛现象的3篇文章
(二)论争开始:《大晚报·火炬》1936年1 2 月18日第5版3篇文章
(三)论争继续:阿英与孔另境在《大晚报》的交锋及“坛外人语”
(四)论争扩大:《立报·言林》发表的论争文章
(五)论争结束:孔另境、阿英的论争及陈阜对此论争的评价
二、郭、茅当时都没有当“文坛领袖”的想法
(一)郭沫若的态度
(二)茅盾的态度
三、对此次论争的检讨
(一)对论争参与者的检讨
(二)对刊载论争文章载体的检讨
(三)对此次论争及“两个口号”论争意义的检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谈郭沫若对鲁迅、茅盾的不同态度——以郭沫若的《戏论鲁迅茅盾联》发表后的情况为例[J]. 廖久明. 鲁迅研究月刊. 2019(02)
[2]“盘肠大战”论争中的茅盾与郭沫若[J]. 廖久明. 新文学史料. 2017(04)
[3]关于署名鲁迅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J]. 朱正.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4)
[4]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考辨[J]. 田刚. 东岳论丛. 2011(08)
[5]这两篇文章不应再算作鲁迅的作品[J]. 周楠本. 博览群书. 2009(09)
[6]重读鲁迅杂文[J]. 朱正. 鲁迅研究月刊. 2005(10)
[7]关于鲁迅与《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的关系的疑问[J]. 张永泉. 鲁迅研究月刊. 1999(03)
[8]两个“臭老九”──郭沫若和阿英的革命友谊[J]. 钱小惠. 新文学史料. 1998(01)
[9]由《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手稿引发的思考——谈晚年鲁迅与冯雪峰[J]. 丸山升,孙歌. 鲁迅研究月刊. 1993(11)
[10]鲁迅先生[J]. 胡风. 新文学史料. 1993(01)
本文编号:3538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3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