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东晋山水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09:16
  东晋山水赋在山水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东晋山水赋为研究对象,探讨东晋山水赋的渊源、题材内容的新变与艺术表现。文章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通过梳理东晋山水赋的研究现状,从而掌握东晋山水赋的研究情况,明确本选题的研究重心。正文分为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界定山水赋及探讨东晋山水赋的渊源。东晋时期,山水赋呈现出山水更加完整的姿态。山水自然早在《诗经》《楚辞》中就已经存在,在《诗经》和《楚辞》中是比兴的工具、抒情言志的中介。汉赋铺陈罗列自然景物,将山水景物作为颂美讽刺的衬托。直至曹魏,山水才成为赋描绘的主体,山水赋出现。自西晋山水赋勃发,到东晋山水赋繁荣发展,山水成为赋主要的表现对象。第二部分探讨东晋山水赋在题材内容方面的新变。东晋山水赋不同于西晋山水赋,西晋时期以北方的山水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东晋一朝由于偏安江左,江南的山水风光进入作家的视野,成为赋家的描绘对象。东晋山水赋大量描绘江南的山水胜景拓宽了山水赋的题材范围。与此同时,东晋山水赋呈现出新的表现内容。东晋立国之初,南来的士族文人心中的不安,南方士族对北方士族的排斥情绪,都是东晋政...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起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山水赋界定及东晋山水赋渊源
    第一节 山水赋的界定及东晋山水赋存世情况
        一、山水赋的界定
        二、东晋山水赋的存世情况
    第二节 东晋山水赋的渊源
        一、《诗经》《楚辞》中的山水描写
        二、两汉辞赋中的山水描写
        三、曹魏时期的山水描写
        四、西晋时期的山水描写
第二章 东晋山水赋题材内容的新变
    第一节 由北跨向南,拓江南山水
    第二节 述川渎之美,寄中兴之望
    第三节 以玄对山水,同体于自然
        一、咏山水之美,悟玄学之思
        二、绘山水之形,寓玄理之意
第三章 东晋山水赋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山水形象的刻画
        一、大处着笔,小处落脚
        二、正面绘形,侧面烘托
        三、纵向延伸,横向扩展
    第二节 东晋山水赋的艺术手法
        一、比喻拟人,形象生动
        二、虚实结合,引人入胜
        三、情由景出,情景相谐
    第三节 东晋山水赋的语言形式
        一、语句结构:四六间出,掷地有声
        二、语言风格的清淡宏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赋体物因素的消长轨迹——以唐诗为参照[J]. 张一南.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2)
[2]心游万仞,情寄八荒——论孙绰《游天台山赋》的虚境[J]. 杨志娟.  新乡学院学报. 2015(10)
[3]魏晋《井赋》《冰赋》论[J]. 张新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再论晋宋山水诗的形成——以汉魏山水赋为背景[J]. 程苏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3)
[5]东晋山水赋新变探析[J]. 毛红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6]空灵剔透之心,幽虚澄澈之境——论《游天台山赋》的意境美特质[J]. 许芳红.  船山学刊. 2007(03)
[7]东晋玄言—山水诗赋的旗手——孙绰[J]. 顾农.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8]玄学思潮下的魏晋山水文学之一瞥[J]. 高华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01)
[9]佛家笔下看庐山——读支昙谛《庐山赋》[J]. 章沧授.  古典文学知识. 1999(06)
[10]楚汉魏晋辞赋写景述要[J]. 王琳.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5)

博士论文
[1]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D]. 宋展云.扬州大学 2012
[2]东晋文学研究[D]. 霍贵高.河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魏晋山水意象的审美研究[D]. 焦文倩.曲阜师范大学 2017
[2]郭璞辞赋散文研究[D]. 王庆飞.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汉魏六朝水赋研究[D]. 李丽香.广西大学 2014
[4]两晋赋三论[D]. 崔瑾.四川师范大学 2010
[5]魏晋南北朝山水赋研究[D]. 柳春.兰州大学 2008
[6]魏晋玄学与辞赋[D]. 乐帧益.江西师范大学 2007
[7]晋宋的山水赋研究[D]. 付叶宏.河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48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48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7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