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陆嵩及其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6:46
  陆嵩是近代鸦片战争爱国诗潮中的代表作家,诗歌内容因反映战火频仍,魑魅横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而具有很强的讽刺性、批判性和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历史文献价值。但是,相较于陆嵩的文学成就,陆嵩本人以及他的诗歌作品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过多关注。本文则立足于道、咸诗坛的创作背景,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知人论世,点面结合的方法,对陆嵩的生平经历、诗学思想、诗歌创作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整理概述了清代以后陆嵩研究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生平研究及著述载录、诗歌作品解析、其他著作简介三个方面,以此总结出关于陆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该篇论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第一章:陆嵩的生平、交游与著述,将陆嵩读书、漫游、任职的三个人生阶段以及他的交游、著述等方面分节论述,并结合其整个家族的文化氛围与流变历程,对陆嵩本人做全面详实的探究。第二章:陆嵩的诗歌主张与创作,在总结陆嵩主情尚古诗学思想的基础上,全面论述陆嵩诗歌的主题内容,既包括他描写鸦片战争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包括他咏物题画、怀人赠答以及描写太平天国的诗歌。第三章:陆嵩诗歌的艺术特色,从人物形象、诗歌风格、创作语言、表...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陆嵩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陆嵩的生平、交游与著述
    第一节 陆嵩的生平
        一、守家读书,聪颖早慧
        二、应试远游,山色河声
        三、为官任教,尽职守则
        四、家世谱系,儒学医术
    第二节 陆嵩的交游
        一、与人生之师的交游
        二、与患难之交的往来
    第三节 陆嵩的著述
第二章 陆嵩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第一节 陆嵩主情尚古的诗歌主张
        一、嘉道时期的诗风转变
        二、陆嵩的诗歌主张
    第二节 陆嵩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控诉列强侵略行径,歌颂将士抗战精神
        二、揭露贪官污吏,同情百姓疾苦
        三、叙写亲朋往来,赞美珍贵友谊
        四、咏物题画,抒情寄兴
        五、描摹山水风物,表现闲适心态
        六、描写太平天国革命的诗歌
第三章 陆嵩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沉郁悲慨的诗歌风格
    三、朴拙自然的语言特色
    四、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五、众体皆备的形式特点
第四章 陆嵩与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第一节 关于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一、鸦片战争爱国诗潮的时代背景
        二、鸦片战争爱国诗潮的题材取向
        三、鸦片战争爱国诗潮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陆嵩与贝青乔
        一、发声指斥与仗剑请缨的两种行为表现
        二、侧重写民与侧重写兵的诗歌内容
    第三节 陆嵩与鲁一同
        一、沉沦下僚与名动卿相的两种人生经历
        二、主情尚古与外闳中实的艺术主张
结语
附录一 :陆嵩家世表
附录二 :陆嵩年表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潮中经世派的诗歌[J]. 宁夏江.  韶关学院学报. 2007(05)
[2]晚清状元陆润庠与镇江[J]. 裴伟.  镇江高专学报. 2006(03)
[3]潮卷国魂怒不平——论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潮[J]. 王飚.  文学评论. 1990(05)
[4]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同情人民的诗人——陆嵩[J]. 赵宗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2)
[5]鸦片战争时期诗歌发展论略[J]. 钟贤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6]晚清诗人鲁一同的诗歌创作[J]. 赵杏根.  苏州大学学报. 1986(02)
[7]我国爱国主义诗歌的历史性发展——略论鸦片战争诗歌[J]. 魏中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02)
[8]鸦片战争前后的“志士之诗”及其诗风新变[J]. 王飙.  文学遗产. 1984(02)
[9]论《咄咄吟》[J]. 赵杏根.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01)
[10]陆蒿记述鸦片战争的爱国诗歌[J]. 赵宗颇.  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05)

博士论文
[1]近代叙事长诗研究[D]. 李亚峰.苏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贝青乔诗歌研究[D]. 宁夏江.暨南大学 2004
[2]鲁一同诗歌研究[D]. 白汉坤.暨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48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48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