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以来中国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11 17:19
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早在1910年代就形成了一次高潮,但在此后并没有接续下去。直到新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才逐步复现。相较于此前,近年来的改编作品既延续了此前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论文以新时期以来中国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作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其在改编过程中的方法策略。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从对“通俗话剧”的概念界定出发,梳理了通俗话剧的发展历程,框定了文章的研究对象,整理了中国话剧的电影改编概况及其研究现状,并阐明了论题的选题思路与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强化世俗转向”。考察了电影改编在内容上的特点。影片在题材选择上的现实性以及向受众审美习惯靠拢的倾向性,使得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世俗化趋势。第二章“重构叙事方式”。探索了电影改编的叙事手法。电影创作者通过对话剧原著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的改编以及互文性策略的运用,发挥了电影艺术在叙事手法上的自由度,也彰显出作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价值。第三章“提升视听体验”是对视与听两方面形式上的分析。电影工作者通过凸显电影艺术自身媒介特性...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通俗话剧概念源流及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二、中国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三、选题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强化世俗转向
第一节 描摹庸常的社会图景
一、婚姻伦理的爱情纠葛
二、血缘纽带的亲情牵绊
三、职场领域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贴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钟情喜剧走向
二、聚焦“傻蛋冒险”
三、引入消费卖点
第二章 重构叙事方式
第一节 调动叙事视角与镜头视点
一、视角:从单一到多元
二、视点:由全景到局部
第二节 转换叙事结构
一、多重脉络的叙事时空
二、有针对性的线索增删
第三节 巧用互文手法
一、运用戏仿营造“笑果”
二、嵌入热点寻求“对话”
第三章 提升视听体验
第一节 视觉元素的突出
一、突破舞台空间的局限性
二、增强人物造型的代入感
三、强调灯光设计的烘托性
第二节 听觉系统的编织
一、弱化人声的作用
二、发掘音响的潜力
第三节 演员剧场感的淡化
一、表演:从夸张到生活化
二、观众:由“在场”到“不在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时期以来中国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59929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通俗话剧概念源流及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二、中国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三、选题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强化世俗转向
第一节 描摹庸常的社会图景
一、婚姻伦理的爱情纠葛
二、血缘纽带的亲情牵绊
三、职场领域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贴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钟情喜剧走向
二、聚焦“傻蛋冒险”
三、引入消费卖点
第二章 重构叙事方式
第一节 调动叙事视角与镜头视点
一、视角:从单一到多元
二、视点:由全景到局部
第二节 转换叙事结构
一、多重脉络的叙事时空
二、有针对性的线索增删
第三节 巧用互文手法
一、运用戏仿营造“笑果”
二、嵌入热点寻求“对话”
第三章 提升视听体验
第一节 视觉元素的突出
一、突破舞台空间的局限性
二、增强人物造型的代入感
三、强调灯光设计的烘托性
第二节 听觉系统的编织
一、弱化人声的作用
二、发掘音响的潜力
第三节 演员剧场感的淡化
一、表演:从夸张到生活化
二、观众:由“在场”到“不在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时期以来中国通俗话剧的电影改编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59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5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