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试析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

发布时间:2017-05-23 19:17

  本文关键词:试析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主体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女尊男卑”的情节模式,因为故事叙事离不开情节的铺展,在言情小说中一直是依靠男女性别的二元关系打造紧张而激烈的爱情情节,所以找到了80后女作者笔下独特的“女尊男卑”关系,比如女追男的性别关系,新世纪率真灰姑娘对高富帅的追求模式,还有女汉子的性别特色形成的男女关系,男性的勇敢和主动已经转移到女性身上,男性的独立和自尊性格已经换位给女性,从而体现了她们进步的女性意识。第二章是多重流变的“情爱”主题,一部小说的核心在于主题,而言情小说的核心就是男女情爱的主题,新世纪的网络时髦和时尚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她们的“情爱”风格:既有保留传统痕迹的腹黑式虐爱,又有时尚的网恋虚爱,还有前卫的打着耽美擦边球的同爱,所以作品中看似相同的情爱主题却展现了微妙的变化。第三章是多线性的时空叙事,小说叙事是在时空框架中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人物性格的逐渐成熟,都是处在一定时空维度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线条叙事模式。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时空叙事则进行了创新的变换,叙述视角也跟着调整,这就打破了常规线性逻辑,将时空相互交叉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这就出现了80后网络言情时代的多线性时空叙事:穿越时空、历史架空和回忆叙事,同时还有延续传统现实时空线条的叙事模式,但旧瓶装新酒,阐发的现实意义不同。第四章是雅俗共赏的语言模式,80年代后出生的网络言情作家们,经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能够感受当今时代文学思潮,接受新鲜时髦的语言词汇,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语言风格。而且她们的学生时代又经受了经典文学作品和港台言情小说的文化洗礼,所以她们还能积淀足够充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化底蕴,这势必会形成介于传统和时尚之间“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通过四个章节紧贴文本的分析,找到80后女性网络言情作品中独特的叙事模式风格。
【关键词】:80后 女性网络言情小说 叙事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言6-11
  • 一、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界定6-7
  • 二、网络言情小说的研究现状7-9
  •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思路9-11
  • 第一章 “女尊男卑”的情节模式11-21
  • 第一节 “女追男”模式11-14
  • 第二节 “率真灰姑娘”模式14-17
  • 第三节 “女汉子”模式17-21
  • 第二章 多重“情爱”主题模式21-29
  • 第一节 狠绝的“虐爱”主题21-24
  • 第二节 网恋的“虚爱”主题24-26
  • 第三节 含蓄的“同爱”主题26-29
  • 第三章 多线性时空叙事模式29-36
  • 第一节 穿越与历史架空叙事29-31
  • 第二节 怀旧回忆叙事31-33
  • 第三节 现实时空叙事33-36
  • 第四章 雅俗共赏的语言模式36-42
  • 第一节 古典诗化的语言积淀36-38
  • 第二节 网络时尚的个性化语言风格38-42
  • 结语42-43
  • 主要参考文献43-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益;言情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嬗变[J];船山学刊;2000年04期

2 王宪昭;中外言情小说“第三者”形象比较审视[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3 王淑君,方文伟;爱的呼唤、体验与迷惘——校园“言情小说现象”的文化透视[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 林功成;为言情小说辩护:来自读者的声音[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刘玉霞;;快感:当代言情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之一[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明坤;罗钊;;晚清民初社会言情小说的特点[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王萱;;当代言情小说中成人的童话现象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8 周琳;;浅析香港言情小说的文化特征——现代女性的生存方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王萱;;当代言情小说中的理想化倾向[J];才智;2010年07期

10 王玉超;刘明坤;;冲破家庭牢笼束缚 走向社会广阔天地——中国近代言情小说的演变[J];社会科学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藜芙荷;美言情小说销售主力是超市[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彭致;全球最大言情小说出版商销售爆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彭致;消费时代言情小说出版大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邹本X;网络言情小说期待精品[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郑立华;第三代言情小说标榜纯爱[N];中国商报;2006年

6 付凤英;品牌绵延百年 重在推陈出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王嘉宁邋编译;英国海德兰出版社创建言情小说系列品牌[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记者 杨晓芳;华语言情小说大赛以“宝马”招揽作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万俊;美国当代家庭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家[N];文学报;2004年

10 实习记者 张蜀津;中老年读者偏爱禾林言情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玉霞;中国当代言情小说女性原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佘小杰;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萱;网络女性言情小说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鞠琪;网络女性古代言情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张洁;琼瑶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D];山东大学;2016年

4 霍明;归化和异化策略在言情小说英译中的应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5 杨慧慧;论张恨水言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的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邹明飞;民初杂志《眉语》言情小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7 黄冬冬;试析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邢月梅;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彦;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的“俗”与“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静;《礼拜六》前百期言情小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试析80后女性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88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