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左传评》研究
本文关键词:王源《左传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清时期文学评点之风大起,《左传》作为最重要的经典著述之一,自然受到当时广大学人的青睐。本文以清代大兴学者王源批注的《左传评》十卷为研究对象,对其关于《左传》历史事件、叙事艺术等方面的点评进行系统的考察,从而呈现出此书的评点特色以及文学理论价值,同时也对评者的一些重要为文观点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章主要是对作者王源的生平以及《左传评》的成书概况予以简要的考证,集中探讨了《左传》的评点历程、《左传评》的创作背景与基本体例等方面内容,使读者对点评者、评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后文关于其《左传》评点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左传评》篇章内容的阐释与点评,集中于对历史事件本身的研析,分别从高度重视言辞的价值、崇尚“春秋大义”、对历史问题的深刻洞察三个方面展现王源对《左传》史事所持有的观点。 第三章主要是关于《左传评》叙事结构的研讨,从整体与细部两个方面对结构框架进行概括性理解,最后对“宾主”、“错综”等具有典范意义的辩证结构模式予以观照,反映出评者对叙事结构的认知。 第四、五、六章主要是总结归纳《左传评》的叙事时间、叙述视角、非叙事性话语等问题,与西方叙事理论结合探讨,反映出明清学人对叙事理论的深刻理解。 第七章主要是对王氏评注特点的揭示,分别从其对兵事战法的情有独钟、对古文的崇拜与追求、“简练精要”的批注原则以及形象生动的审美评价四个方面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考究。 第八章主要是探讨文本中遗留的问题,,体现在评者关于文章创作的整体观点、关于《左传》文章风格变异的考察以及王氏评本的局限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王源 左传评 评点 文法 叙事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王源与《左传评》12-18
- 第一节 作者生平及《左传》评点历程12-14
- 一、 王源的生平与著述12-13
- 二、 关于《左传》的评点13-14
- 第二节 《左传评》的创作动机与基本体例14-18
- 一、 《左传评》的创作动机14-16
- 二、 “评注”的基本体例16-18
- 第二章 篇章内容的阐释与点评18-25
- 第一节 高度重视“言辞”的价值18-20
- 第二节 崇尚“春秋大义”20-23
- 第三节 对历史问题的深刻洞察23-25
- 第三章 关于《左传》叙事结构的研讨25-50
- 第一节 对《左传》整体脉络结构的把握25-28
- 一、 篇 章总体结构框架解析25-27
- 二、 对篇章 整体文意脉络的梳理27-28
- 第二节 对《左传》细部架构的观照28-34
- 一、 篇 章“眼目”与主旨纲领29-32
- 二、 段落与层次32-34
- 第三节 《左传》结构艺术的辩证审视34-50
- 一、 “宾主”结构布局34-43
- 二、 “平中出奇”的结构安排43-46
- 三、 “错综”的结构框架46-50
- 第四章 关于《左传》叙事时间的探究50-63
- 第一节 对《左传》时序的研究51-59
- 一、 关于倒叙的解析51-54
- 二、 关于插叙、补叙的点评54-57
- 三、 关于预叙的阐释57-59
- 第二节 对《左传》时限的研究59-63
- 第五章 关于《左传》叙述视角的认识63-69
- 第一节 视角承担者的转换63-65
- 第二节 全知视角的普遍运用65-69
- 第六章 关于《左传》非叙事性话语及“理想读者”的评析69-75
- 第一节 对《左传》非叙事性话语的探究69-71
- 第二节 对“理想读者”的呼唤71-75
- 第七章 王氏评本的批注特点75-87
- 第一节 对兵事战法情有独钟75-80
- 一、 文章作者须“兵、文”兼得76-77
- 二、 探讨篇 章中的兵法谋略77-78
- 三、 以兵法论文法78-80
- 第二节 对古文的崇拜与追求80-83
- 第三节 “简练精要”的批注原则83-85
- 第四节 形象生动的审美评价85-87
- 第八章 余论87-91
- 第一节 王氏关于文章创作的整体观点87-88
- 第二节 关于《左传》文章风格变异的考察88-89
- 第三节 王氏评本的局限性89-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5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佳;;《左传》的“评点”艺术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周和军;论《左传》的叙事时间艺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3 夏继先;;左氏心折第一人——通过《左传》看子产思想特色[J];沧桑;2008年05期
4 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百年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李钊平;论中国古典叙事学的嬗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刘春雪;;《左传》叙事手法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卫军;;《左传》评点史述略[J];兰州学刊;2009年12期
8 李卫军;;王源《左传评》文论价值初探[J];民族论坛;2008年03期
9 刘仲华;;王源交游及其遗民子弟的一生[J];清史研究;2007年01期
10 张根云;;王源《左传评》对清初古文叙事研究的贡献[J];求索;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卫军;《左传》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玉佳;金圣叹《左传》评点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王巍;《春秋左传》杜预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毛振华;《左传》赋诗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董静;王源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王源《左传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