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30 22:30
曾协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是南丰曾氏家族的子嗣,“南丰七曾”之一。曾协诗歌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其家庭教育、家学渊源有关,还有赖于其生平和仕宦经历,同时,也受到当时诗坛的影响。本文将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解读曾协,并从四个方面对曾协及其诗歌进行探讨:第一章追根溯源,着眼于曾协所处的时代背景,整理分析曾协的生平事迹、交游情况以及仕宦经历,从而从各个方面了解曾协的思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曾协是曾肇之孙,曾纁幼子,曾协五岁时曾纁即去世。曾协主要生活在南宋前中期,因宋朝优待士子文人的政策,而有积极进取之心。但因元祐党争之祸,曾氏在政途上失利,曾协也受此影响。曾协少有文名,可惜科举不第,未得功名,仅以祖荫为官。曾协有几位交流频繁的诗友,他们也是曾协的唱和对象,如王质(字景文)、李处全(字粹伯)、陈从古(字晞颜)、赵师严(字有翼)、王彦融(字炎弼)等。曾协出身儒学世家,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熏陶,而在无法实现自身抱负的时候,曾协融合了佛家和道家超凡脱俗的出世思想,将目光转向了深山林泉,思想趋于归隐。第二章深入作品,具体论述曾协诗歌的题材内容。《全宋诗》第37册辑其诗作两卷,共209首,残句1句。其中,有五言古诗3...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曾协的生平与交游
(二)关于曾协的诗歌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
第一章 曾协的生平、交游与思想
第一节 曾协的生平
一、曾协的籍贯与生卒年
二、曾协的主要亲属
三、曾协的仕宦经历
第二节 曾协的交游情况概述
一、曾协与王质
二、曾协与李处全
三、曾协与赵师严
四、曾协与王彦融
第三节 曾协的思想
第二章 曾协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 交游诗
一、唱和诗
二、寄赠诗
三、送别哀挽诗
第二节 咏物诗
第三节 写景诗
第四节 其他诗
第三章 曾协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多样的表现手法
一、用典自然
二、对仗工稳
三、炼字恰当
(一)动词
(二)叠字
四、拟人巧妙
第二节 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节 艺术境界和风格
一、清新之境
二、雄壮之境
三、通俗与典雅并存
第四章 曾协诗歌的艺术渊源
第一节 受陶渊明的影响
第二节 受苏轼的影响
第三节 受以陈与义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13111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曾协的生平与交游
(二)关于曾协的诗歌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与方法
第一章 曾协的生平、交游与思想
第一节 曾协的生平
一、曾协的籍贯与生卒年
二、曾协的主要亲属
三、曾协的仕宦经历
第二节 曾协的交游情况概述
一、曾协与王质
二、曾协与李处全
三、曾协与赵师严
四、曾协与王彦融
第三节 曾协的思想
第二章 曾协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 交游诗
一、唱和诗
二、寄赠诗
三、送别哀挽诗
第二节 咏物诗
第三节 写景诗
第四节 其他诗
第三章 曾协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多样的表现手法
一、用典自然
二、对仗工稳
三、炼字恰当
(一)动词
(二)叠字
四、拟人巧妙
第二节 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节 艺术境界和风格
一、清新之境
二、雄壮之境
三、通俗与典雅并存
第四章 曾协诗歌的艺术渊源
第一节 受陶渊明的影响
第二节 受苏轼的影响
第三节 受以陈与义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13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1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