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1 07:17
  清代以介子推故事为题材的戏剧较为丰富,介子推形象也更加多元化。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介子推故事源流的考证和介子推形象的演变,对介子推在某一时代形象特色的关注较少。本文即以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介子推形象在清代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武形象的双脉发展。前代小说、戏剧对介子推是文臣还是武将的定位较为模糊,而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臣和武将形象的刻画,更为明确。总体来看,介子推文臣形象的塑造更为丰富,但情节上多移植、改写他人故事,创新性不足。武将形象的塑造虽略显单薄,但情节的设置,是剧作家脱离史实的创造。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武将形象的塑造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研究介子推形象在清代杂剧中的世俗化。杂剧《豆棚闲戏》虽据话本小说《豆棚闲话》改编,但两者在介子推形象塑造时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小说保留了传统介子推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更改细节,实现介子推形象的重塑。而杂剧对介子推随主流亡的经历一笔带过,有意淡化介子推的忠臣形象,突出介子推的惧内和懦弱。介子推世俗化形象的出现,既与作者身处的社会现实有关,也与介子推故事的民间传播有关。第三章研究清代戏剧中介子...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介子推前代文献记载和后世文学形象的梳理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以介子推故事为题材的戏剧概述
    四、选题内容与意义
第一章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武形象的双脉发展
    第一节 介子推文臣形象的丰富
        一、英勇护主、能言善辩的外交家
        二、深谋远虑、沉着冷静的主心骨
    第二节 介子推武将形象的发展
        一、武艺高强的介子推
        二、有勇有谋的介子推
第二章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的世俗化
    第一节 《介之推火封妒妇》对介子推传统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豆棚闲戏》中介子推“惧内”形象的突显
    第三节 介子推世俗形象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
        二、妒妇故事的传播
第三章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忠孝形象内涵的转变
    第一节 春秋时期介子推的忠——“知家不知国”
    第二节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忠君思想的复杂性
        一、介子推选择贤君的标准
        二、从道不从君与愚忠的倾向
    第三节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的孝道思想
        一、介子推孝子形象的弥补
        二、孝从于忠的思想
第四章 清代传奇戏曲和花部戏曲中介子推隐士形象的差异
    第一节 功成身退的隐士与渴望富贵的隐士
        一、渴望建功立业的隐士
        二、追求富贵功名的隐士
    第二节 羽化成仙的隐士与被焚而死的隐士
        一、飞升成仙的故事结局
        二、《焚绵山》对《晋文公火烧介子推》批判精神的继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3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13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