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文学期刊与“十七年”儿童文学

发布时间:2024-12-01 22:14
  “十七年”期间出现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因而是研究儿童文学所不可忽视的特定时间段。期间儿童文学的发展流变与时松时紧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关,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在教育性和文学性之间左右摇摆,历经了兴起到嬗变的一系列坎坷发展过程。以重点推介“十七年”儿童文学的文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借助儿童刊物《儿童时代》《红领巾》《儿童文学》与综合类刊物《人民文学》《文艺报》以及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类刊物,一定程度上能够触摸到那个时期的儿童文学,进而对“十七年”儿童文学流变做出具体解读。在“反右”运动扩大化之后,以1957年为主要分界点,“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兴起、高峰、衰落阶段一目了然。在具体细化后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949年-1955年不受重视、1955下半年-1957上半年逐渐兴起并达到创作高潮、1957下半年-1960年发展势头下降而曲折前进、1961年-1962年发展有所回温、1964年-1966年遭受严重打击并一蹶不振。其中1950年代,苏联儿童文学曾对我国“十七年”儿童文学有着强势影响,其教育本位观也逐渐渗透其中,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具体的指引作用。...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学期刊与“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兴起与嬗变
    第一节 文学期刊对“十七年”儿童文学的推动
        一、《儿童时代》《红领巾》《儿童文学》等儿童刊物的诞生
        二、各大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宣传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研究》与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四、专业的少儿读物出版社成立的影响
    第二节 “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兴起(1949-1957)
        一、1949-1955:不受重视
        二、1955 下半年-1957 上半年:兴起契机到创作热潮
    第三节 “十七年”儿童文学的嬗变(1957-1966)
        一、1957 下半年-1960: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二、1961-1962:再焕生机
        三、1963-1966:严重破坏后的奄奄一息
    第四节 “十七年”儿童文学发展中的苏联色彩
第二章 编辑与“十七年”儿童文学生产
    第一节 期刊选题、组稿
        一、各大刊物中儿童文学组稿的变化
        二、少儿刊物的选题与组稿
    第二节 文学繁荣原动力——编辑
        一、期刊中的主角担当
        二、编辑与读者的沟通
        三、编辑与作家的联系
第三章 从文学期刊看“十七年”儿童文学创作
    第一节 期刊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凸显主题
        一、爱国爱党主题
        二、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主题
        三、苦难主题
        四、教育主题
        五、其他主题
    第二节 期刊中的儿童形象
        一、“红色”小英雄
        二、“蜕变”的顽童
        三、生产线上的新生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文艺报》中的关于儿童文学讨论文章统计表
    附录 B《人民文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文学类)统计表
致谢



本文编号:4013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13838.html

上一篇: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