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虚妄返归真实:鲁迅生命尽处的“梦与怒”

发布时间:2017-05-29 06:02

  本文关键词:从虚妄返归真实:鲁迅生命尽处的“梦与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一七八年前,写过一篇《鲁迅生命尽处的自我理性审视与调整——从〈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说起》。(1)该文主要围绕鲁迅临终前怀念太炎先生的精神动机展开:1.鲁迅怀念章太炎的文章,隐藏多重心理动机和深刻精神线索,具有浓重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确证色彩;2.进化论和阶级论是一种理性的认知逻辑和阐释工具,在鲁迅精神世界中两者具有互文性特点,但均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鲁迅精神;理性审视;认知逻辑;自我确证;互文性;国防文学;力源;左翼作家;阶级论;王实味;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伤与中国现代作家独创性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5BZW181
【分类号】:I210
【正文快照】: 一七八年前,写过一篇《鲁迅生命尽处的自我理性审视与调整——从〈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说起》。(1)该文主要围绕鲁迅临终前怀念太炎先生的精神动机展开:1.鲁迅怀念章太炎的文章,隐藏多重心理动机和深刻精神线索,具有浓重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确证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J];同舟共进;2006年10期

2 廖保平;;鲁迅是谁? 鲁迅在哪?[J];学习月刊;2006年21期

3 孙郁;;被分解的鲁迅[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4期

4 钱理群;;当代中学生和鲁迅——《鲁迅作品选读》课的资料汇集[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7期

5 许杰;鲁迅精神与精神文明[J];人文杂志;1981年04期

6 阮铭;象鲁迅那样思考和战斗——在西安地区新闻出版界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人文杂志;1981年04期

7 武德运;鲁迅谈话辑录刍议[J];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12期

8 文烨;中文系开展纪念鲁迅的活动[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李逸平;;在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04期

10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J];中华魂;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2 陈至立;;学习鲁迅,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在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词[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3 秦建君;;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4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正发;;鲁迅与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盛勇;;不可回避的历史之重——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现象”研究之一[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郁;;冲绳的鲁迅语境[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文秋;大众能接受“鲁迅”商标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2 鲁锡堂;吃“鲁迅饭”三思[N];绍兴日报;2007年

3 周海婴 周令飞;鲁迅姓什么[N];广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王健;“鲁迅,,并非整天板着脸”[N];南京日报;2008年

5 傅达林;鲁迅与法治[N];检察日报;2010年

6 吴为山;鲁迅与美术[N];文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宁舒;周令飞 中国的未来需要“鲁迅”[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白峰;鲁迅精神过时了吗?[N];闽北日报;2011年

9 记者 秦德胜 实习生 黄超;让鲁迅精神在故乡发扬光大[N];绍兴日报;2011年

10 王石川;记住鲁迅,还原鲁迅,传承鲁迅[N];深圳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宁;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丹;在知识阶级里的鲁迅[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5 张巧玲;鲁迅:一个人的爱与憎[D];山东大学;2012年

6 韦萍;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7 毕绪龙;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懿;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宁;论“文革”对鲁迅的接受[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窦晓明;1936-1976“鲁迅传统”的形成与嬗变[D];苏州大学;2009年

3 刘明月;牺牲与拯救——鲁迅与“复仇主义”[D];青岛大学;2009年

4 周淑;战时国统区的鲁迅话语[D];西南大学;2010年

5 田朋朋;1991-2001:“鲁迅传统”的嬗变[D];苏州大学;2010年

6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海峰;延安时期鲁迅现象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9 刘斌凯;鲁迅译文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姚秀锋;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虚妄返归真实:鲁迅生命尽处的“梦与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4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