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风格的魅力与局限——平心试论汪曾祺
本文关键词:中性风格的魅力与局限——平心试论汪曾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试图在开阔的语境中,分析汪曾祺在语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意识和成熟风格,以及他在古今中外文学经验的“打通”方面,所提供的理念,所取得的成就;本文还建构了一个由强性风格、亚型风格、中性风格和弱性风格等概念构成的阐释框架,并据此揭示了汪曾祺的追求“喜悦”和“诗化”的中性风格的魅力,分析了他的小说理念的偏颇、趣味倾向的单一和叙事方式的局限。希望这种辩证的批评,能对人们反思当代小说的过度“散文化”倾向,能对人们解决由这种“散文化”导致的小说叙事的主观化、碎片化和封闭化等问题,提供一些微末的帮助。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性风格 打通 散文化 诗化
【正文快照】: 若有人问,就汉语修养和文体风格来看,谁最能代表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如果只限列举一人,那么,我的选择是:汪曾祺。在当代复杂的文学生态环境里,在当代小说写作流于模式化的困境里,忽然间,天上掉下个汪曾祺,千树万树桃花开,一派春日载阳、有鸣仓庚的文学景观。也许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红真;;论汪曾祺人文精神的血脉源流——《汪曾祺论》第一章[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杨鼎川;;汪曾祺40年代两种不同调子的小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张新颖;;沈从文谈汪曾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4 夏元明;;一源三水:《桥》、《边城》、《受戒》比较略论[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超然 绥化学院教授、燕山大学兼职教授;汪曾祺“人间送小温”的文化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蔡瑛 编辑;汪曾祺: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杨红莉;汪曾祺“改写”的意义[N];文艺报;2004年
4 ;汪曾祺的本业[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虞金星;老舍与汪曾祺:一颜百年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陆建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N];文学报;2010年
7 阿真;性情中人汪曾祺[N];福建日报;2000年
8 汪修荣;永远的汪曾祺[N];光明日报;2005年
9 丁帆 翟业军;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读札[N];文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楚楚 凌鹏 聂超 王鹏;于社会有益 于人心有补[N];扬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文俊;汪曾祺短篇小说《徙》英译报告[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2 李婷;汪曾祺戏剧创作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岩;论汪曾祺散文的诗性建构[D];华侨大学;2016年
4 尤作勇;啜饮人间况味——论汪曾祺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慧;精神返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秀芹;沈从文、汪曾祺散文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燕;诗意·多元·和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中性风格的魅力与局限——平心试论汪曾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