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之上的守望—论李佩甫与毕飞宇乡土书写的异同
本文关键词:乡土之上的守望—论李佩甫与毕飞宇乡土书写的异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乡土小说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萌芽,其发展历经近百年的光阴。至二十一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呈现出新的历史面貌。在众多创作乡土小说的作家中,李佩甫同毕飞宇是不可忽视的两个。他们的乡土小说继承并发展了前代乡土小说的审美情趣与书写方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乡土小说风格。李佩甫的乡土小说多以乡村男性为主角,以一种成长小说的模式来追踪他们的成长轨迹,并且能够深入到这些男性的内心深处,展现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欲望。不同于李佩甫对于男性的关注,同样书写乡村的毕飞宇则以细腻温情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农村女性的生活与命运。不论是乡村的男性亦或是女性,李佩甫和毕飞宇共同关注到他们生活的“疼痛”与生存的困境。此外,两位作者继承了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传统,对乡村古老的陋习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乡民们骨子里麻木、冷漠、愚昧的集体无意识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李佩甫同毕飞宇的乡土小说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却采用了不同的书写方式,因此二人的乡土小说亦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李佩甫的乡土小说深度挖掘了中原人民“小处得活”的生存哲学,淋漓尽致地解析了中原大地上的民心与民性,并结合中原独具特色的自然景物与民俗习惯,形成李佩甫独具中原文化气息的乡土小说。毕飞宇的乡土小说同样蕴含浓郁的苏北风情,在展现苏北风景画与风俗画的同时,毕飞宇以一种生活化的写作方式来构建乡村世界,通过对乡民日常生活的摹写,展现权力对日常生活的渗透。
【关键词】:李佩甫 毕飞宇 乡土小说 生存困境 书写异同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0
- 第一章 李佩甫毕飞宇对乡土小说的建构10-22
- 第一节 中国乡土文学的萌芽与发展10-14
- 第二节 乡土世界中的男性14-18
- 第三节 乡土世界中的女性18-22
- 第二章 乡土生存的困境22-30
- 第一节 权力对人性的异化22-24
- 第二节 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迫害24-27
- 第三节 集体无意识对人的围剿27-30
- 第三章 李佩甫和毕飞宇乡土书写方式的差异30-38
- 第一节 对于乡土主题的不同书写30-34
- 第二节 文革的隐性书写34-35
- 第三节 浓厚的地域特色与多种艺术表现手法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3-44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业军;棋子走不出棋盘——李佩甫《羊的门》片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张正华;李佩甫《羊的门》的创作特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何向阳;羔羊生命册上的绳记——评李佩甫长篇《城的灯》[J];南方文坛;2004年03期
4 卜海艳;何处是我家园——李佩甫面对乡村和城市的两难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绪义;家政治:城乡冲突中的生态符号——以李佩甫《城的灯》为例[J];理论与创作;2005年03期
6 李春;;由李佩甫的小说创作看作家关于“乡土”的三种状态[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7 李春;;从李佩甫小说看河南作家关于“乡土”的三种状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博微;;论李佩甫小说的权力批判主题[J];名作欣赏;2008年04期
9 谢红丽;;也论李佩甫笔下的权力一族[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3期
10 王学谦;;李佩甫:一个被低估的作家[J];小说评论;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李佩甫:《生命册》是我的“内省书”[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刘春香 吕桓宇;李佩甫:没有人的景,永远不是一个活的景[N];河南日报;2014年
3 ;李佩甫:生命的根部在中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宋庄;李佩甫: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会走得更好[N];工人日报;2012年
5 主持 舒晋瑜;李佩甫:上网写字不能叫创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凌俊;李佩甫点亮《城的灯》[N];文学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金涛;让认识照亮生活[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潘启雯 ;土地孕育忠诚也滋生叛逆[N];北京日报;2012年
9 孙竞;知识分子的内省书[N];文艺报;2012年
10 姬小琴;一部土地背负者的心灵史诗[N];文艺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真真;李佩甫乡村权力叙事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刘超越;李佩甫小说的复调性[D];温州大学;2015年
3 沈昕苒;城乡演变背景下李佩甫小说中“离乡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安姝媛;乡土之上的守望—论李佩甫与毕飞宇乡土书写的异同[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5 王志勤;李佩甫论[D];郑州大学;2005年
6 刘颖;李佩甫小说论[D];郑州大学;2011年
7 谢红丽;论李佩甫的乡村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梅露;论李佩甫的小说创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孔会侠;在大地与现实的平台上悲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申显丽;人性的悲歌[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乡土之上的守望—论李佩甫与毕飞宇乡土书写的异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5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