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用两副眼光来观察当代中国的社会——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7-07-01 09:04

  本文关键词:用两副眼光来观察当代中国的社会——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杨建兵(以下简称"杨"):叶老师好!非常荣幸您能接受我的访谈。一些作家不太喜欢"××作家"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把他的创作窄化了,遮蔽了他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您一直致力于知青题材的写作,自然也被冠以"知青作家"的称号,但您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创作,显然已超越了"知青文学"这一概念的概括。您是如何看待"知青作家"这个称号的呢?
【关键词】知青作家;杨建兵;创作年代;老师好;这一代人;文学题材;我自己;上山下乡运动;知青生活;窄化;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杨建兵(以下简称“杨”):叶老师好!被打倒后,我意识到知青生活可以写了,我就非常荣幸您能接受我的访谈。一些作家不太喜写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差不多从《我们欢“××作家”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把他这一代年轻人》发表和出版开始,我的头上就的创作窄化了,遮蔽了他创作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起林;试论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及其心理基点[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丁国强;;知青作家的失踪与写作激情的流失[J];粤海风;2005年05期

3 刘起林;;论知青作家的“失乐园”心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润兰;;知青作家的精神突围与自我拯救——文学“寻根”运动的心理动因阐释[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5 刘起林;;论知青作家中年时代的精神分化[J];文艺争鸣;2008年08期

6 李子云;;知青作家与李晓[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05期

7 应光耀;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J];当代文坛;1991年01期

8 黄伟林;知青运动 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J];南方文坛;1998年05期

9 王源;略论知青作家视野中的知青历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孙旋;人生价值的执著追寻——知青作家20世纪90年代散文创作的精神轨迹[J];江汉论坛;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伟凡;;“网”事如歌[A];让世界绿起来[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扬;中年写作期待造就更大的艺术气象[N];文汇报;2002年

2 王爱英;由忏悔想到的[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毕飞宇;我抓住一个时代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潘启雯;知青图书出版热:难以释怀的群体记忆[N];学习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齐林泉;世界性与本土性的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南帆;纵横文本内外[N];文艺报;2014年

7 韩红艳 齐安瑾;知青情结中的劳动人民情结[N];陕西日报;2013年

8 秋野;一部知青的精神史记[N];解放日报;2001年

9 杨贺军 尹一凡 本报记者 李民峰;那代人的青春纪念册[N];黑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起林;中国知青作家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萍;生命的体验——知青作家创作论[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松涛;新时期知青作家精神历程的回顾与反思[D];河南大学;2009年

3 彭勋;知青作家的城市视角[D];兰州大学;2007年

4 菅娇;月迷津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璐;论城籍知青作家乡土叙事的内在悖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贺小娟;论知青小说中的农民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焦欣;别一种风景[D];延安大学;2010年

8 孙茜;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话语立场的转变趋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用两副眼光来观察当代中国的社会——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05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