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南宋陶渊明批评
本文关键词:南宋陶渊明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宋陶渊明批评 姓名:张树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王志民 20070605
中文摘要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及历史地 位“至宋而极”。宋人不仅发现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价值,还从理论研 究的角度对之做出解读,使得对陶渊明的批评研究成为古代文学批评史 上一个非常独特
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继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大家 对陶渊明及其诗文进行品评后,南宋文人基于特殊的时代境遇与文化思 想背景,从各个角度研陶、评陶,一方面大大提高和丰富了对陶渊明其 人其文的认识,使得这种理论批评进一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从根 本上确立了陶公人品和文品的经典地位。因此,南宋陶渊明批评在评陶 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由于南、北宋在朝代上的延续性,学人习惯上将两宋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评说,这样固然有利于对这一评陶史上的高潮阶段有相对完整的认 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二者在时代特色及评陶成果、特点上的不 同。因此本文立足于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 文化环境出发,去探究和索解陶渊明及其诗文在这个时期被做出怎样的 解读,同时努力去发掘这种阐释背后的特殊意义以及它与南宋的时代精 神、诗学精神的共通之处。总起来说,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这些问题 进行探讨: 首先,是对南宋前陶渊明批评研究的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回溯。陶 渊明及其诗文由晦到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
‘
过程。从南北朝的颜延之到北宋的苏黄,这其间不断的渐进和累积,虽 然难免有粗漏和有失偏颇之处,但最终奠定了陶学发展的基础,为南宋 崇陶、论陶的高潮做好了资料上和理论上的双重准备。
其次,是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内容及美学评价的具体阐释。这一部分 也是文章的重心,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南宋评陶的内容进行展现:一是南 宋文人对陶渊明其人的批评研究,主要从其对陶公隐逸行为的评判、哲 学思想归属的论争及襟怀性情的全面开掘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全面地 再现南宋士人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认识与评价。二是南宋文人对陶渊明 诗文的批评研究,从其对陶集版本的考订和集注,对陶作艺术表现的深 入透析,到确立陶诗的经典地位,这其间既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又有 理学思潮影响下不合情理的拔高,是南宋评陶特点之一,也是其有争议 之处。三是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和陶、拟陶风潮的总结 评述。 最后,对南宋陶渊明批评兴盛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就原 因而言,主要从南宋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及文学的发展状况来寻求 根源,挖掘出潜藏在背后的一系列历史的、社会的、文化思想的以及文 学本身的因素。同时,对其所表现出的外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
关键词:南宋,陶渊明批评,人格精神,诗文价值
Being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China,Tao
SuCCeSS as
Yuanming’S literary
well蕊his historical position had reached the
peak in the Song Dynasty.People in the Song Dynasty not only discovered the value of Tao Yuanming and his poems,but also read him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gle,and this haS made the criticism&research
on
Tao
Yuanming
a
very special and important literary phenomenon in the ancient
on on
literature criticism history.Followed the criticism some
Tao and his poems by special
great
litterateurs such
as
Su Shi,and baSed
conditions
and
culmrM background of that age,literator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tudied and
commented
on
Tao from all angles.On
one
hand.this greatly made the
improved and enrich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ao and his
poems and
criticism further mature;on the other hand,this also radically established the
classic position of Tao’S moral&literary qualities.Therefore.the posRion
and importance of criticism
on
Tan Yuanming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goes without saying in the history of Tao criticism. However,due to the historical succession from the Northern Song to the
Southem Song,the scholars often do the comment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both dynasties,this,to be sure,is of great advantage knowledge in such
a
to
have
a
integral
climax period of the Tao criticism history,but it also
neglected the differences of time,criticism achievements,and characters between the both dynasties.So in this article we stand in the special times of
the Southern Song and research into how Tao and his poems were understood
in such speci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at age,and we
dedicated in discovering the special
are
significance of
this understanding
involved and the common places between him and the times spirit and poem spidt.In
a
word,we mainly make
?
a
study of those questions with.three parts
in the article.
Firstly,we briefly
trace
the criticism and research
to
conditions about
Tao
befor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obscurity poems was
not
simplicity about Tao’s
accomplished in
an
action but
a
long history.It had been
improved and accumulated from Nanchao and Beichao by Yan Yanzhi
Su Shi and Huang places and
to the
so
Northem Song Dynasty by
to avoid
Tingjian.although
it was
hard
some neglected
study
the partiality,it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base of Tao
development and arranged both material and theory for the climax admiration
and commitment
on
Tao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ontents
Secondly,we concretely interpret the criticism evaluations
on
and aesthetic
Tao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As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article,this part respectively reveals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t three aspects,
contents
on
Tao criticism in the
(1)Criticism
and research
on
Tao by literators in the Southern Song of Tao’S privacy,the argument of
Dynasty:we mainly
discuss
the
judgment
his philosophy,and the full excavation of his bosom and characters
strive for reproduc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n
etc.,and
Tao’S personality
by the scholars then.
(2)Criticism
and research
on
Tao’s poems by literator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from their textual research and variorum into Tao Anthology,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Tao poem’S artistic express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lassic position of Tao’S Poems,we find there was not only deep and rat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the exaggeration under the idealist philosophy thoughts,and this marked the Tao Criticism then
as a
dispute.
(3)We
do
a
summing-叩comment
on
the main study methods for Tao
criticism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Tao and Tao Imitation
Wave.
Lastly,we do
a
certain discussion
on
on
the
reasons
and characters for
prosperous criticism reasons.we
Tao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For the
mainly
seek
them from the social thoughtS
a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status in that period and excavate and cultural elements in hiding
as
series of historical,social
well
as
the literature itself.At the same
time,we generalize and summarize the external characters it had shown.
KEY
WORDS:the Southern Song,Criticism
Spirit,Poem Value
on
Tao Yuanming,Personality
内蒙古师范人学顾J:学位论文
引
言
关于对陶渊明的批评研究,起自南北朝,盛于两宋,所谓“渊明文名,至宋而
极”,“1是为确论。正是经过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发现与解读,不仅开创了 陶渊明接受史的新局面,也牢固地奠定了陶渊明在中国诗史上的独特地位。相对于北 宋来说,南宋基于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特定的时代环境与文化氛围,在承袭前 人成说的基础上,迸一步开掘出陶渊明其人其文更多层面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确立 了他理想诗荚和理想人格相统~的典范地位,另一方面也将陶渊明批评推上了新的历 史高峰。因此,若要整体观照宋代陶学发展状况,南宋陶渊明批评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重要一笔。
.
如上所述,南宋属于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定的时代环境与文化氛围。首先, 靖康之乱后,国运的衰颓,社会的变迁与离乱,使得整体世风与士风都翕然而变。力 图复国与苟且偷安,着眼现实与纵情享乐,隐逸山林与出仕报国,各种心态相互交缠。 纷乱的社会现状与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时代相似之处甚多,因而不仅时人容易找到心 理共鸣,对于以后的研究者而言,也能够找到许多与之相关的契合点。而且,尤其对 于宋末遗民士人来说,社会变革带来巨大的亡国之痛,强烈的故国之思和兴亡之感使 得他们的文化心理更为复杂,在对陶渊明的接受和解读上也就更带有其鲜明的时代色
彩——这也是南宋陶渊明研究的一个特殊之处。同时,就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这种
对于一个异代声名并不显赫的文人的集体评论与阐释,亦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学现 象。还应该注意的是,宋以后,一直到清代,陶渊明研究才又再次大盛。这也使得我 将兴趣投注到这个时代上:因为正是在南宋,陶渊明的地位被推举到最高,甚至被神 化。陶渊明在这个时期的特殊意义与南宋的时代精神、诗学精神有何共通之处,为什 么这种集体阐释会发生并兴盛,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又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 义……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回答,不仅将有助于理清南宋陶渊明研究的发展状况,更 可以从中了解和把握宋代整体的文化风貌和区别于唐代的独特的诗学精神。 其次,就文化环境来说,整个王朝的官吏频频遭贬谪造成其中一部分文人心态进 一步内敛、自省,不欲论国事的消极与检点自身的理性思辨,使得学术研究成为可能,
诗话的勃兴即为例证——这些对宋代诗学理论的总结,代表着宋代诗学发展的成熟。
南永陶渊IW批评
他们对陶诗的品评,从某种程度上成为~种标准,可以从中观照到宋代的诗学旨趣。
同时,理学的发展与理学观念在文化及文学领域的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时人
的文化心态及审美取向。理学家出于实用的需要,将陶渊明树立为人品和文品的典范。 当然,这种树立并不是一蹴而就,其间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此之外,也有 来自其他流派的论争。就是在对陶渊明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和文化精神得以显现。 对于陶渊明批评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性,越来越受到研陶者的关注,近 几十年来,一批与之相关的、极有份量和见地的论著也相继问世。其中如钟优民的《陶 学发展史》,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具体、深入地描述和揭示了南 北朝至20世纪90年代的陶学研究历程和发展规律,客观地描述了陶学的发展史与流 变。李剑峰的《元前陶渊明接受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陶渊明研究作动态的、历 时的考察分析。另亦有学术论文类如:胡建次的《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 周远斌的《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原因之探究》,方勇的《南宋遗民对陶渊明形象 的重新阐释》等,亦不乏精辟的见解。然而综观这些著述,或为全面性、综合性的概 括总结,或为对某个时期中某个侧面的具体分析。而关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陶渊明研 究的独特现象和发展规律,以及关于其文学理论的发展及特点,特别是有关南宋陶渊 明批评的研究方面,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古典文学研究与 当代文化建设的发展需求。故而,我选择了南宋陶渊明批评这一论题,希望在自己努 力创新的阐发中,能对此方面的欠缺作一定的补充。
。
本文拟以历史发展为背景,综合南宋的社会、文化、思想等因素,对陶渊明批评 的状况做出整体、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和剖析,并进一步挖掘潜藏于其后的深层原因。 另外,就“批评”这种文学形式来说,本文将不局限于某种体裁,涉及序、叙、书、 议、论、跋等“诗文评”古籍,无论是诗话、词话、笔记、评点,凡能代表一定观点 者,均为研究范围。当然,作家创作(包括诗、词、文)中所反映出的倾向与论述, 亦将作为佐证。
2
内蒙古师范人学顾‘卜学位论文
一、南宋前陶渊明批评研究概况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割裂不断的历史过程,都是在积累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发展和创 新,对陶渊明的批评研究亦是如此。从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到南宋陶渊明典范地位 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这其间渐变和累进的过程包含了诸多研陶、评陶、爱陶人士
的努力与成果——史料的积累有助于还原历史、接近原貌,对于一些问题的考证和论
争可以揭开疑团、提高认识。这些无一不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积
淀,也为后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发。因此,无论是本着逢流溯源的
精神,还是想要清楚地考察南宋陶渊明批评,都有必要对这之前的陶学发展状况做一
定的梳理和回溯。这里,按照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论述:一、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五代时期;三、北宋时期。
(一)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批评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饱受战乱,动荡不安的一段时期。二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社
会无比黑暗,各种矛盾尖锐复杂。但与纷乱的时局截然相反的是,这也是思想和文化 上产生新变和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对于诗歌来说,“是中国诗运转折的重大关头”嘲。 诗坛出现新的审美风尚,诗歌文体被重新建构并进一步走向完善,玄言诗、山水诗、 永明体、宫体诗等交替成为诗坛主导。文学批评也迅速发展,各种诗文批评及文学理 论著作不仅数量非常丰富,其论述的系统性、广泛性和深刻程度也大大超过前代。关 于陶渊明的批评研究正是发端于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虽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 段,其中难免有粗疏和偏颇之处,但其积累下来的珍贵的史料和评论资料仍然成为后 世论陶的重要借鉴。 南北朝是陶渊明批评研究的开端,这个时期的陶渊明批评主要通过为其撰诔立传 的方式,记述他的家世生平,行为思想,人品志向等,兼有对其为文的简要品评。其 评陶论陶的主要特点,是一致称扬其人格的高尚,却忽视其诗文的价值。 1,对陶渊明品格特征的初步认识与评价 陶渊明生前和身后的许多年里,是以隐闻名的。他与当时的周续之、刘遗民并称 为“寻阳三隐”。1。所以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士人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首先是个品行高 洁的隐士。宋时名噪一时的大诗人颜延之撰写的《陶征士诔》“1,是现存最早的评论
3
南永陶渊1w批评
陶渊明的文字。颜在诔文中既将陶渊明视为“高蹈独善”的“南岳之幽居者”,赞赏 其“解体世纷、定迹深栖”的节操与志向,同时对其“廉深简洁,贞夷粹温;和而能 峻,博而不繁”的品行以及“视死如归,I临凶若吉”的豁达的人生态度办感佩颇深。 之后,沈约首次为陶渊明正式立传,详述其家世出身,生平年寿,往来交游,仕隐经 历等,成为后世陶渊明研究的重要资料。传文中,沈约把陶渊明列入《隐逸传》,并
为其归隐找到充分理由: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 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这个观点的提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佚名的《莲 社高贤传?陶渊明传》及唐代李延寿的《南史?隐逸传?陶渊明传》、房玄龄等的《晋 书?隐逸传?陶渊明传》等有关陶渊明的传记资料均从此说。及至宋代,自僧思悦提 出质疑后,又引发了以后千百年来研陶者竞相考证、论争,更为后人(尤其是南宋士 人)发掘陶公性格的其他侧面提供了佐证。除了耻事二姓的志节,沈约还广泛收集各 种秩闻资料,以全面展现陶渊明作为隐士的高洁不俗、潇洒放逸。其中与江州刺史王 弘的交往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辞官过程,分别在檀道鸾的《续晋阳秋》与何法盛 的《晋中兴书》中有记载,沈约采而用之,文字内容略有不同,更能表现人物的风神。 另外关于对陶之爱酒及其“我醉欲眠,卿可去”的醉语,抚无弦琴以寄意,取葛巾漉 酒等行为的描述,都己成为陶渊明精神的代表,引起后世无限的追忆和评说。 钟嵘作为齐梁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在其论诗的著作《诗品》中,称陶渊 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脚,评价虽高,其对陶渊明身份的定位,亦可见一斑。梁 昭明太子萧统为陶渊明作传、为陶集作序,对其隐避世外,安贫守道的志向和品行予 以盛赞,认为其与“韬光”、“遁世”的圣贤等同”1,同时对其为人、品行也有新的 发现:“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真率如此”01,用“真”来概括陶渊明精神的特 点,准确精当,也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同。.还有不与檀道济、周续之等沽名钓誉之徒 同流合污等,都成为后人论陶所津津乐道之处。此外,萧统对陶渊明爱洒之真意的解
析,可谓一语中的:
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现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01
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与深层意 义,为后人对此的进一步挖掘开辟了路径。总之,南北朝隐逸之风甚盛,陶渊明作为 隐士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赏与之不无关系。综观此一时期诸家对陶渊明为人的品评,无 论是以当时所盛行的道家、玄学的价值标准,称道其旷放高远、任自然之道的精神风 貌,还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赞赏其独善其身,安贫乐道,忠于晋室的志节,总起来说 是倾向于肯定和褒扬的,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了陶公精神与品行中很有价值的内涵所在。 2.对陶渊明诗文价值的初步认识 与对陶渊明人品的盛赞相比,其诗文的价值在南北朝是被忽视与低估的。颜延之 在《陶征士诔》中不惜笔墨地赞赏陶渊明的品行、节操,而评价其诗文时却仅用四个 字一笔带过:“文取指达”。这里的“达”出自《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语:“辞达 而已矣”{lO]j指文意清晰明了,能够达意,是行文的一个基本标准。从这个评价中可 以看出作为好友的颜延之,对陶渊明的诗文并不欣赏,“几不以渊明为工于语言者”““。 及至沈约立传,虽然引用了一些陶诗或陶文的内容,也只是将之作为陶渊明为人行事 的旁证,对其文学成就却不置一评。他在《宋书?谢灵运传》中综述晋宋之际的文学 发展状况,历数其间著名诗人,唯独不提陶渊明。这说明在沈约心目中,陶渊明就是 一个忠义高洁、放旷脱俗的隐士,而与诗人无关。无独有偶,稍后的另一位文论家萧 子显在其《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分析同一时期的文学状况,列举建安以来文学上具 有代表性的作家,“别为三体,穷源分派……而仍漏渊明。““1同样遗憾的情况还出 现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在这部“体大精深”的文学批评巨著中,陶渊明依然没 有一席之地。 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陶诗的寂寞无闻在钟蝾那里终于有了转机,在《诗
品》中,钟嵘对陶诗做出如下评价:?
宋征士陶潜,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 古,辞典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 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
5
南宋陶渊明批评
文字虽然简短,却是现存史料中最早对陶诗进行批评研究的记载,对后世陶渊明诗文 批评具有深远的影响。评论中对陶诗风格、语言进行概括,认为其“情真”、“词婉” 又“质直”,准确而辩证地道出陶诗简净质朴而又“风华清靡”的特点。这些相当有 见地的认识直接启发后世评陶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阐释、深化,如宋代苏轼对陶诗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川圳的著名论断可能就源于此。钟蝾还将陶渊明的为人与为文 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第一次将作为诗人的陶渊明与作为隐士的陶渊明并举,提出“每 观其文,想其人德”,看到了他文如其人的特点。虽然钟嵘对陶诗的价值有相当的认 识,但他还是仅将陶诗列为中品,置于阮、陆、潘、谢等人之下。这当然是受齐、梁 诗坛声色大开、崇尚辞藻的风尚的影响,颇为后来学人所诟病,但也说明陶诗由于不 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不为时人所广泛接受。 南北朝时期给予陶渊明最高评价的是萧统,他不但在人品上给陶渊明以极高的赞 誉,更“爱嗜其文,不能释手”.他第一个整理陶潜作品,为其编集、作序,又选录 部分篇章编入历代文入学予必读的《文选》,还在自己的创作中用其典故,在陶渊明 诗文的研究与传播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首先肯定陶渊明“博 学,善属文”,并对其诗文进行极大的赞美:
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 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尝谓 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 止仁义可蹈,爵禄可辞!“”
。
这段文字从诗文特点、总体风貌、艺术成就等角度全面来评述陶渊明的作品,甚至将 其作用上升到有助教化的层面,评价之高可谓前无古人。但是,萧统评陶也有失当之 处,突出表现在他对《闲情赋》的否定中,认为其“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这 是儒家诗教观对其影响的结果,也是其对陶文“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后来的评 陶者有响应这种观点的,也有对其提出非难的,如苏轼就认为萧统之评“乃小儿强作 解事者”“”。纵然爱陶如此,萧统在其所编《文选》中只收录了九篇陶渊明的作品, 其中诗八赋一,在数量上远少于陆机(入选52首)、谢灵运(40首)、江淹(31 首)等人。再者,就萧统本人的诗作而言,“无丝毫胎息渊明处”[17"I o这都从侧面反
6
内蒙吉师范大学颈:k学位论文
映了当时社会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态度。 钟嵘和萧统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对陶作的最高认识,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与带动了
对其诗文的接受和研究。之后,即有北齐诗人阳休之重新为陶作编集、作序,其所编 成为陶集定本广为流传;鲍照、江淹等有摹陶、拟陶之作,开后世和陶、拟陶之先河; 刘峻、何逊、庾信等的作品中也常用陶语,使陶之事典,表现出对陶诗的审美接受与
认同。总之,南北朝对陶渊明创作的评论,虽然注意到了其“笃意真古”、“辞采精 拔”之处,也将其诗作与为人联系起来品读,但总起来说与陶渊明诗文真正的价值是
不成正比的,甚至与其作为隐士的名声也是不相称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作品 所表现出的平淡质直的美学风貌不符合当时文坛偏重藻饰、声律的审美风尚。另一方
面,也与传播意识淡薄、门阀士族的偏见不无关系。悯 作为陶学研究的发端,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批评虽然起步艰难,成就有限,但毕
竟积累下许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对陶作文本的编定和保存,为后世提供了研究的基石,
功不可没。对于陶公生平经历的记载,除具有史料价值外,也留下了许多聚讼千年的 疑点,如关于陶渊明的出身、年寿,耻事二姓之说的真伪,与慧远等人的交游情况等, 都成为陶渊明研究中不可回避、常论常新的话题。而这个时期关于陶渊明人品与作品
的评论虽然有片面和有失偏颇之嫌,但诸多观点亦不乏真知灼见,对后世陶渊明批评
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二)隋唐五代的陶渊明批评
隋唐五代,陶渊明批评研究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唐代),陶渊明声名
日显,受到了越来越多文入的重视,对陶渊明诗文的关注也得到一定提高,使得前代
割裂其人品和文品的研究倾向得以改观,也为以后即将到来的陶渊明批评研究的高潮 做了充分和必要的准备。 1,隋朝时期的陶渊明批评
隋朝结束了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与对立,但国家的统一,南北文化的融合,
却并没有给文坛带来更多新的气息。在这个短命的王朝里,统治者荒淫残暴,耽于享 乐,无心治理国家。文学上受梁、陈余光所照,承袭六朝浮靡文风,藻饰、声色之音 不绝于耳,基本没有什么建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之下,陶渊明及其作品
与在南北朝的命运没有太大改善,只有少数文人给予其有限的关注。如江总、卢思道、
7
南永陶渊驯批评
孔德绍等,都曾在其诗文中称许陶渊明的为人,或化用陶作中的语言或典故。但总体 来说,评价并不甚高。时称“王孔子”的隋代思想家、文论家王通就明确提出:“或 问陶元亮,子日: ‘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
也。’“”3将陶渊明视为旷放不羁,远世惧祸到近乎自我封闭地步的人。虽然这种评
价过于苛刻,不足为据,但也部分代表了时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态度。 2.唐五代陶渊明批评的主要内容
。
进入唐代,陶渊明批评研究真正进入发展期。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最强大的朝代之
一,唐王朝以强盛的国力,开放的气度,宏阔的文化视野,兼容并包,收纳百家,既
迎来了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把中国古典文学推向高度成熟的境地。整个社会对诗
歌的重视与关注,不仅使得诗歌创作极其繁荣,还相应地促使诗歌批评也走向繁荣, 出现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诗歌评论。涉及对前代诗歌理论的总结和评判,陶渊明及 其作品自然地走入了唐人的批评视野,他们或增补陶渊明的生平史料,或评注部分陶
渊明作品,或学习、模拟陶之诗文创作,品陶论陶,不一而足。随着时代审美风尚的
发展,文艺观念和诗学主张的进步,陶渊明批评和研究的范围开始多方扩展,对陶作 艺术精神及美学特征的理解也得到进一步深化。总之,唐五代陶渊明批评是处于不断
的发展和进步中的,所取得的成果对后世不无启发和助益。
(1)对陶渊明人格精神的品评
..
唐代统治者优礼隐士,甚至设立专举隐士的制举之策,使得终唐一代尚隐之风长
盛不衰。作为前代著名的隐者,陶渊明自然引起唐人广泛的关注。总起来说三唐五代
文人对陶渊明的归隐颇多赞誉,尤其欣赏其隐逸之志及恬淡自得的生活情趣。初唐王 绩“道渊明处最多”㈨。曾仿陶之《五柳先生传》作《五斗先生传》,颇能领会陶公 “适意为乐”伽、悠然闲远的精神特质;盂浩然极为赞赏“园林无俗情”的“陶家趣州劫, 表达出对渊明达生自适、归返田园行为的认同与羡慕。与此相关。唐人亦对陶渊明放 任不羁、洒脱自由的诗酒人生津津乐道。最典型的是李白,他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陶 渊明的葛巾漉滔、重九酌菊,对其酣畅放达又不失风雅悠然的个性风神心往神之?其 他如自居易、杜甫、刘长卿等人也都多次在诗文中提到陶公之饮,将之作为一种闲适 自得、畅快淋漓的生活意趣的表达。正如王昌龄在《九日登高》中指出的那样:“谩 说陶潜篱下醉,何曾见得此风流”,在唐人眼中,陶渊明之饮即为一种文人的商雅脱 俗的闲情。这种理解与唐代隐逸状况的改观及浪漫的时代精神有关,但从某种程度上
8
内蒙古帅托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来说也是对陶渊明饮酒的一种曲解,较之萧统对陶诗与酒的解析,是一种倒退。∞1 到晚唐五代,文人赋予陶公之饮以新的内涵,如陆龟蒙《漉酒巾》云:“靖节高风不 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偏宣雪夜山中戴,认取时情与醉颜。”更为突出陶渊明不与 时人同流合污、高蹈拔俗的鲜明个性。 不只是诗酒风流与田园之趣,唐人亦十分重视名节,因此对陶渊明隐逸中所表现 出的安贫守志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操多许以赞论。如自居易的《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十二及李颀《送乔琳》诗等,都对陶渊明“贞志不休,安道苦节州驯的品格加以赞
许和深化。胡曾《彭泽》诗和吴筠的《陶征君》诗,从正面颂扬了陶渊明持节不屈的 品格;高适在官场有与陶渊明相似的不平遭遇,对其不堪屈身下僚,毅然挂冠归隐的 高风亮节感佩更深。嘲对于前人传论中所载的陶渊明耻事二姓之说,唐五代人俱采信 不疑,并将之作为陶公道德操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李延寿修《南史》,即对《宋书》
“耻复屈身后代”一节照录不误。自居易在《访陶公旧宅》诗中盛赞陶渊明“心有所
守”的志节,称美其“永为孤竹子,拂衣首阳山”。颜真卿则在“渊明风流”之外突 出其爱国忠君的政治气节,全面展现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第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谓羲 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m1
关于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唐人多从其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角度来理解,而韩愈 则从陶渊明的诗句中,体会出他“不欲与世接”的深层原因乃是“未能平其心,或为 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1,从而也阐发出其“不平则呜”的精神内质, 为陶渊明的人格批评增加了新的视角。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唐人对陶之归隐不是完全肯定,突出表现在盛唐人对陶渊明 的贬抑中。受昂扬、奋发与进取的时代精神的影响,盛唐人充满了对功业的期许和用
世的热情,因此他们虽赞扬陶渊明耻于折腰、抛禄守穷的志节,对其归返田园还是颇
有微词。王维早年就曾嘲笑陶渊明因“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而至“屡乞而惭”㈨,
反映出王维在出世与入世问题上与陶渊明见解的不同。李白也说:“龌龊东篱下,渊 明不足群““,认为渊明的归隐并不足取。一生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杜甫也有相似 的言论:“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这些观点反映了盛唐社会士人的心态和价
9
南束陶渊明批评
值取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2)对陶渊明诗文艺术及审美特征的认识
唐五代论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对陶诗艺术精神及审美特征的认识和评判,当 然,这种认识也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初唐时期,对陶诗的关注与南北朝并无大异, 当时涉及六朝文学及作家作品的评议中,比较重要的如魏征的《隋书?文学传序》、 《隋书?经籍志?集部总论》、令狐德桑的《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卢照邻的《南 阳公集序》、《乐府杂诗序》等,均不言及陶渊明。王绩欣赏陶之隐逸之志、诗酒人 生,对他的诗文却并不过分关注,但其诗作已显现出受到陶诗影响的痕迹。到孟浩然 出,所受影响更为明显,其“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o“、“春余草木繁,耕种满 田园川矧之类的诗句,充满了陶诗那种澹然闲远、清新自然的田园之趣。随着陶集的 流传和唐代诗风的变化,诗人们逐步认识到陶诗的成就所在和艺术个性。在评陶的言 论中,已经出现了陶谢并举的倾向,“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嘲、“若但论诗, 则……宋有谢康乐、陶渊明、鲍明远”咖,开始注意到陶、谢在思想情趣、艺术造诣、 诗歌风格等诸多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共识也促进了山水、田园两大诗派的合流,推 动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中唐以后也有人将陶韦、陶李并提,如自居易《题浔阳楼》诗: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 集》诗:“李白欺前辈,陶潜仰后尘”,在比较中显现出对陶之诗歌艺术及审美的欣 赏与肯定。不仅在创作上,唐人在评论上也涉及到陶诗,王昌龄《诗格》云:“诗有 五趣向……闲逸三:陶渊明诗: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王昌龄论诗重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将陶诗归入“闲逸”一类,亦是对其此种“趣向”加以肯定;另 《文境秘府论》也称:“夫诗,一句即须见其地居处。如‘盂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若空言物色,则虽好而无味。”呻1从意境理论上称引、 批评陶诗,给予其较高的评价。皎然看到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具有的情意率直、语言朴 素的特点:“陶令田园,匠意真直。春柳寒松,不凋不饰川”。虽然唐人对陶诗的把 握和理解不断深化,但限于其审美情趣和认识水平,这些比较评价及理论总结对陶诗 艺术风格的揭示还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达到了较为浮浅的层面。 唐人对陶渊明诗歌艺术的体认更多表现在对其诗作的学习和模仿上。唐代许多著 名的诗人,如张说、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都或多或少地从陶诗中汲取营养。 崔颢、韦应物、白居易、刘驾、司马扎等人更有效陶诗传世,如韦应物曾作《与友生
10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野饮效陶体》及《效陶彭泽》等,自居易有《效陶潜体十六首》,表达出对陶公人品 及诗品的追慕之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水田园诗派对陶诗的继承和发展,其无论从诗 歌的题材选择还是风格意趣上,都深受陶诗影响。因此沈德潜如此评说道:“唐人祖
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 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州捌另外,庸人也在创作中使用陶之典故,“每
赋重九、归来、县令、隐居诸题,偶用陶公故事”姗,如“嗜酒陶彭泽,能琴阮步兵”嘲、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4tl “潘岳赋中芳思在,陶潜篱下绿英无”…1等,均显
示出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仰慕与赞赏。
隋唐五代的陶渊明批评虽然没有完全从南北朝那种重人品不重文品的误区中走
出来,但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纠偏补弊的作用,不仅肯定了陶诗的成就,自居易及晚唐
五代文人对陶作的推崇,也给了其相当的历史地位。同时,唐人,尤其是中唐士人对
陶渊明的评价,如皎然在《诗式》、《诗古文联句》中运用当时的诗学观点对陶诗艺
术特点、价值的分析,韩愈对桃源“仙境”说的驳斥等,不乏理性的认识与思考,是 后世评陶可资借鉴之处。另外,其批评研究范围和深度也有一定扩展,如对陶公喜柳
爱松的发现与品评,是唐人独得之秘,开后世评陶之先;而对陶诗田园风格的发掘与 继承更是唐代陶渊明批评研究的极大贡献。总之,隋唐时期的陶渊明批评承上启下, 不仅是前代陶渊明研究的延续,也为宋代即将到来的尊陶、研陶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三)北宋陶渊明批评
“如果说陶渊明其人其文既作为一种文学史现象,又作为一种文化史现象,为中 国古典诗歌、诗论、艺术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士人心态注 入鲜活的血液,是众所周知的既定事实的话,那么这一事实的全面展开和真正实现, 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优裕的文官制度、发达的经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倾 向及理性思辨的学术精神,为陶渊明的批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正是在宋代, 研陶评陶真正走向兴盛,成为一时之风。作为这种兴盛的开端,北宋人率先发现了陶 渊明的价值,并通过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大家的推举、传播,使其“纷然~日满入目 前”[44]o他们tE较全面地开掘出陶渊明的思想品格特征,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其进行
阐释、发明。对陶渊明诗文价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大
力称许其语言和意境,也初步发现了其深邃的美学价值。同时,北宋论陶还注意将陶
南束陶渊fW批评
渊明其人其文统一起来考察,全面地评价这位伟大的诗人,为南宋将其树立为人品与 文品的典范打下了基础。就研究方法两言,北宋诗话及画论的出现,也开辟了陶渊明 批评的新形式。并且现知最早的陶集刊本是北宋本,学术史上年谱也为北宋人首创, 对陶公年谱出于南宋不无开路之功。总之,无论是时代上的延续,还是学术上的承接 关系,北宋陶渊明批评对于南宋来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对陶渊明为人品格的深入挖掘与推崇
.
承袭晚唐五代对陶渊明其人的推崇,北宋人结合自己的时代风尚和审美理想,继 续去挖掘和发现陶公人品中值得发扬与尊崇之处。 首先对于陶之归隐,北宋人投入极高的关注热情。宋代推行文治,开国之初便制 定优礼文人的国策,但朝中党争激烈,文人学士动辄遭贬。这使得士人既有治世的热 情,又有避世远祸的心态,挣扎在出与隐的矛盾中。陶渊明于迸退出处间的从容自然 便成为文人自叹弗如、难以追步之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宋人论说陶渊明之隐, 但不再着重强调其社会价值,而是转向关注他的个人性情与人生态度之间关系的处理
上。欧阳修评说陶渊明对仕宦与闲情的选择,赞叹他能乐在其中的超然情怀。“51范温 在《潜溪诗眼》中称道陶渊明“不为功名累其进退”,认为他能够超脱于名利之外, 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理解甚为透彻。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对陶渊明“谈笑便解官”“叼 的潇洒旷达最为心折,并认为其之所以能如此在于其具有性情之“真”[47]o用真率自 然来评价陶渊明的不独苏轼一人,晁说之亦认为陶渊明之节操来自于他“不与物竟,
不强所不能,自然守节”…。徐铉在《送刁桐庐序》中赞赏陶渊明品行高尚、心怀民
众的“清真”之气,黄庭坚在《卧陶轩》诗中称许其待人之真诚坦然。这是继沈约、
萧统以“真”来评价陶渊明后,北宋人对之更为深入的阐释,抓住了其精神的实质。 由这样自然真率的性情与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出发,北宋人也发现了陶渊明人生观的
新境界——“知道”。苏轼就曾明确指出:“《饮酒》诗云:
‘客养于金躯,临化消
其宝.’宝不过躯,躯化则宝亡矣。人言靖节不知道,吾不信也。川删虽是针对杜甫
的“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所作的驳论,但这里的“道”更接近于庄禅之道。苏 轼对于陶渊明的“闻道”之说在南宋引发了更具体的关于陶公哲学思想归属的论争, 这种论争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陶渊明性格中的其他侧面,北宋也有初步的开掘。与以往论陶只注重其潇洒 超逸、率性自适的个性不同,北宋评陶者首次发现了陶渊明桀骜不驯的一面。梅尧臣
内蒙古!l『li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送永叔归乾德》诗云:“渊明节本高,曾不为吏屈。斗酒从故人,篮舆傲华绂”,
发现了陶渊明性格中的傲佚不平之气;黄庭坚则将其与诸葛亮作比,发现其个性中的 “豪气川…,这种创见性的解读方式对南宋辛弃疾与朱熹不无启发,开“豪放”论之
先声。另外,黄庭坚还首先发现了陶渊明宽怀仁爱的一面,特别是对僮仆的体恤””
和对其子的慈爱之情嘞1。虽然上述所论皆不甚详细深入,但还是多层面地揭示出了陶 渊明的高尚人格,使其形象更为丰满、充实,也开后世这些评论的先声。 宋代文人多具学者气质,浓郁的学术风气及理性思辨精神使得他们敢于挑战经典 和古人成说,而关于陶渊明是否耻事二姓的品评,正体现了宋代的学术精神与士大夫 的人生价值取向。事实上,自从《宋书》记此事以来,向被采信不疑,直到北宋虎丘
僧思悦第一个发出质难:
考渊明诗有题甲子者,始庚子距丙辰,凡十七年间,只九首耳,皆晋安帝时 所作也.中有Ⅸ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此年秋乃为彭泽令,在 官八十余日,即解印绶,赋《归去来辞》.后一十六年庚中,晋禅宋,恭帝元熙 三年也。岂容晋未禅宋前二十年,辄耻事二姓,所作诗但题甲子,以自取异者? 矧诗文中又无标晋年号者,其所题甲子,盖偶记一时之事耳.后人类而次之,亦 非渊明本意。o”
细考其诗题甲子的数量与时间,有理有据,切中要害。思悦之论一出,既有附和之声,
如王安石亦称:“梁公壮节就夔艟,陶令清身托酒徒。政在房陵成底事,年称甲子亦
何须”酬,见解与思悦结论相通。当然,也有更多人不同意思悦的观点,如黄庭坚、
秦观、韩驹等,坚持认为陶渊明是不仕二朝的忠义之士。对于这个问题的论争自此而 始,在南宋得到了更高的关注。
2.对陶渊明诗文价值的充分肯定与评论
北宋论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陶诗文价值的发现,无论是对其艺术风格的 概括,还是美学内涵的探幽,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定位,都有了高出于前代的认识和评
价。
,
与唐代弘艳富丽的气象不同,宋代诗歌主潮崇尚平淡而思致的艺术表现,北宋人 即以这种特有的审美眼光发现了陶诗平淡而深邃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内涵。梅尧臣是第
南宋陶渊明批评
一个对此有明确的理性认识的人,屡以“平淡”论陶诗:“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蚓、 “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论”删,将这种平淡的风格视作诗美的极致。梅论一出,便 得到广泛认同,其中以苏轼的认识最为透辟,他辩证地将陶诗风格概括为:“外枯而 中膏,似澹而实美川”,准确地把握住了陶诗平淡与醇美高度协调的风格特色和审美 价值:同时苏轼还认为:“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 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嘲,不仅从神韵的角度论证了陶诗的风格,更给予 其前所未有高的历史地位,在尊杜风潮颇盛的当时给陶渊明开一席之地。黄庭坚从欣 赏的角度论证了陶诗看似平淡实则内蕴深厚的美学内涵:“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 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每观此篇,如渴而饮泉,如欲寐得啜茗,如饥啖 汤饼。川…。同时,时人还普遍认为陶诗之平淡出于自然,如杨时即云:“渊明诗所 不及者,冲淡精深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著力之所能成”删,认为 其风格的形成,乃出于自然而非人工,已入创作的极高境界。叶梦得也持同样观点: “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也,此其所以不可及”眦1。 对于陶渊明诗作的语言艺术,北宋人也加以注目并予以盛赞。如苏辙曾道:“永 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蚴,张表臣从陶渊明的农事诗中体会出“渊明之旬善于体物”嘲 的特点,称许其高妙的表现力。唐庚称其“造语简妙”,认为“晋人工造语,而元亮 其尤也。”洲。其间也偶有人持相反意见,对陶之语言艺术微露不满:“陶渊明之诗, 切于事情,但不文耳”捌,此评从北齐阳休之“辞采虽未优”㈨之评引申而来,有以 齐梁诗风为标准论陶的倾向,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响应,且在南宋已遭到论陶者的批评。 北宋论陶诗文还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对陶作进行品评和考察。首先, 宋人治学多严谨而富于理性思辨精神,因此对前人评陶成说多有驳难。如苏轼在《题 文选》中对萧统对于《闲情赋》的评价予以批驳,为《闲情赋》正名,批判了道学影 响下的文学观,后吴处厚、杨泽民、仇远等都曾发论支持此观点。叶梦得反驳钟嵘论 陶诗出于应璩之说,认为陶诗与应璩诗“了不相类”,因为渊明无意“以诗自名”, 所以不至“追取一人而模放之”㈣。再是对桃源“仙境”说的辩驳,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王安石和苏轼的论断。王安石以政治家的眼光,一针见血的指出桃源并非仙境, 乃是诗人寄托个人社会政治理想的产物。呻1苏轼从世情常理的角度分析,认为仙者不
应杀生,桃源实为人间避乱者的居所。㈨
对陶渊明诗文研究与学习的热潮使得北宋和陶、效陶之风大盛,从而也成为北宋
1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评陶的一个特色。宋初一部分士人崇尚名节,追求平淡清远的诗风,即有仿效渊明或 用陶之事语之作,如徐弦的《送欧阳太监游庐山》、陈肃的《桃源洞》等。后苏轼出, 更掀起和陶高潮,据其自述云:“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白谓不愧 渊明川”1。陶诗不仅对其诗风、创作心态都有影响,更成为他面临逆境时的强大精神 支柱。之后,和陶者更多不胜数,作品形式也趋多样,成为陶渊明批评中一个独特的
文化现象。
总之,北宋陶渊明批评是为陶渊明批评研究的兴旺发达阶段,无论是对陶公的关 注程度还是评陶、论陶的深度、广度上,都达前代未至之境。特别是对陶作艺术审美 价值的发现与评论,皆有多处创见,许多研究方法与评价视角,都对南宋及后世论陶 具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
、
二、南宋陶渊明批评的内容及美学阐释
从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称帝到1279年帝呙投海,历史上将这一段 时期称为南宋。南宋王朝存在的一百多年中,虽然社会矛盾尖锐突出,内忧外患始终 交相困挠,依然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大量人口南迁, 江南的经济得到开发,农业和手工业出现飞跃性发展,为南宋王朝的偏安提供了一定 的物质基础。与之相应的是,文化也得到大力发展,创造了毫不亚于北宋的繁荣。虽 然南宋后期文化走向衰落,但南宋灭亡前后的一批爱国诗人、遗民诗人依然唱出了爱 国主义的最强音。社会的动乱,国运的衰颓,理学的发展与兴盛,也使得当时的文化 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景象,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人心态。力主复国的 爱国主义思潮,忧时伤世的感伤情绪,及时行乐的消极无奈以及悲观遁世的隐逸之志, 各种心态相互交汇,形成这一时期特殊的时代精神。具体到文学领域,文学创作和艺
术风格有了新的意识走向,审美风尚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不同变化,对前代的理论总结
加强,著书立言者增多,诗话、词话等文艺研究作品大量涌现。南宋陶渊明研究就在 这样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继续发展,并走向新的高峰。
(一)对陶渊明其人的批评研究
有学者认为:“有宋一代,是陶渊明的人格被推崇到极境,陶诗被推崇到艺术顶 峰的时代川”1,此言不虚。南宋人承接北宋的批评研究成果,对陶渊明其人的生平家
南束陶渊驯批评
世、仕履交游、人格精神等继续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并在对其襟怀性情与道德价 值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最终将其推上人格典范的地位。 1.陶公年谱的编纂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历来就有“知入论世””3的传统,在对陶渊明的研究中,南宋 人也自觉地对其家世生平、行为事略进行了集中而又深入的察考。首先是年谱的编纂。 据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载,南宋所编陶渊明年谱共有四种,除李焘《陶潜新 传》亡佚外,现今可见到的有王质《栗里谱》、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张绩《吴 谱辩证》三种。其中王质的《栗里谱》是现存最早的陶公年谱,对陶渊明的先祖世系、 家庭境况、居址、生平、交游、仕隐经历及缘由、作品系年等均做出考证,并不完全 蹈袭前人成说。而且王质并非只是单纯地记录陶渊明之行迹,而是将自己的判断和评 价寓于其中,如称尚陶氏父子的“隐德”,指出“元亮高风,发于晋、宋去就之际”㈤ 等,就含有比较鲜明的道德评价的指向。但由于其谱编创较早,难免有粗疏之处,比 如对某些作品写作时间的推论,就缺乏证据,有臆断之嫌。稍后的吴《谱》在资料征 引上更为丰富,对陶之名字、甲子等都做出详尽说明,其中对陶归隐原因的分析,非 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乡里小儿”,而是“见机而作”㈣之举等,都不无创见。张绩 的《吴谱辩证》惜已不全。现今可见到的只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附录》中所引 的四条,其中一条关于对陶渊明年岁的辨疑,开后世之先声:“先生《辛丑游斜川》 诗言。开岁倏五十’,若以诗为正,则先生生于壬子岁,自壬子至辛丑,为年五十,
迄丁卵考终,是得年七十六川…。这种说法虽让人耳目一新,但其提出的论据因有异 文而难成确证,所以也不大为后世所采信。综合来看,以年谱的形式对陶渊明的生平
行迹进行考察,是陶渊明批评研究的一种新手段,无论对陶之生平。经历进行整体观 览,还是考察其具体历史时期的思想倾向或创作的发展流程,都极为有利,也为后人 提供了一种研究陶渊明及其诗文的方法。 2.对陶渊明之隐的重新认识与评价 如前所述,南宋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时人不得不面对国家兴亡的问题。宋代士 风所至,多数士人都有强烈的救世情怀,但现实环境又使这种英雄理想无法实现,因 而也使之转向悲怆沉郁的愤世或是流连自然生活的忘世。而理学在南宋与庄、禅的融 汇,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这种避世的思潮。因此,南宋人一方面关注同样是于乱世而隐 的陶渊明,一方面又对他的归隐及其从中表现出的品格特征有着重新的认识与评价。
16
内蒙古师范人学碗.I:学位论文
南宋人是肯定陶渊明之“隐”的,“我爱赋归陶令尹,柳边时见小篮舆鼍[771“归 兮学取陶彭泽”[Ti+J o但南宋人心中的陶元亮却不完全是前人所认识的高蹈脱俗、诗酒 风流的隐士,而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政治取向,其归隐行为,亦含有多重复杂的意蕴。 如黄彻即云:
世人论渊明,皆以其专事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
若云:
“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
“猛志选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乐田亩,乃卷怀不得已耳。士之出处,未易
为世俗言也。哪!
与历来许多诗论家论定陶渊明着意于隐不同,他认为陶最初是心怀济世之志的,只是 不为时所用才被迫转向归隐,而其内心仍怀有深沉的眷世之情。叶适《习学记言序目》 也持相同观点:“陶潜非必于隐者也,特见其不可而止耳。其所利所得,虽与必隐者 无异,其所守则通而当于义,和而蹈于常,所以为优也”删,认为是现实情况使陶 渊明不得不隐,其言行看起来和那些执意归隐的入差不多,但其所坚守的却是人生大 义。施德操《北窗炙裸录》则这样论说陶渊明之隐:“人言陶渊明隐,渊明何尝隐, 正是出耳”,从以隐为出的角度重新评价陶渊明之隐,认为其隐满含了对其所处时代 的批判与抗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虽然也认为陶渊明为“古之逸民¨“1,肯定其不 要官职的“清高”嘲,却又认为:“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 也,又好名”㈣,以好尚名利来评价陶渊明,并将其归聪视作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处 施展的负气之举,是一种新的观点,在宋代陶渊明批评中极为少见。王奕在《沁园春》
词中“发职靖节归来之本心”时说:“看《时运》,与夫《荣木》,始识真归”删,
以志验诗,以诗逆志,将陶之归隐与其对命运的感慨和功业无成的感愤联系了起来。 对于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南宋人也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是由于其性情志趣使 然,如刘辰翁即云:“陶渊明人品白高,其率然而出,率然而归,赖其诗文兴寄,足 自道本志”㈣。谢翱亦云:“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嘲,认为是率性而为,不 拘役于物的本性使得归隐成为陶渊明的必然选择。也有人认为这即是陶之处世的高明 之处:
南来陶渊蝴批评
先生之去彭泽也,不知者以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乡里小儿,其知者以为 女弟之丧也,乃若先生之意,则有在矣。方是时,刘寄奴自以复晋鼎于桓氏窃取 之余,规模所建渐广,决非事晋者,故先生见机而作耳。然则先生之不欲为苟去,
岂非得明哲保身之道也哉!啪1
认为正是由于能够审时度势,得“明哲保身之道”,陶渊明才走向归隐的道路。还有
一些论争是集中在是否为不肯折腰督邮而归。关于此种说法自南朝以来一直盛传不 衰,为人所信实,并将之视为陶令高风的一种象征。南宋士人有采信此说的,如朱熹
即道:“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呻1、王十朋也说:“渊明耻折腰,慨然
咏式微”嗍。也有对此产生疑问的,如王质的《栗里谱》中谈到彭泽归去时只是说: “失妹,所谓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嗍,并不提及耻为五斗米折腰之事。洪迈在《容 斋随笔》中也有相似的论调,其述录陶之<归去来辞》序文内容后说:
观其语意,乃以妹丧而去,不缘督邮.所谓矫厉违己之说,疑心有所属,不 欲尽言之耳!词中正喜还家之乐,略不及武昌,自可见也.””
从其文意推详,判断陶渊明是“因妹丧而去”,其心中可能还另有不便言说的缘由, 总之与督邮无关。另外,还有入将之归因于陶渊明对晋室的忠诚。关于这一点,在北 宋曾有思悦、曾季狸等提出过质疑,但在南宋却几乎得到了一致的认定。葛立方、朱 熹、刘克庄等都曾发言肯定其耻事二姓而隐于田园的行为,其中以吴仁杰的论说最为 切中要害,其《陶靖节先生年谱》开篇即称扬陶渊明“耻复屈身后代”、“未尝一食 宋粟”的“大节”,其后又结合陶之诗文详加陈说:
尝考集中诸文,义熙已前书晋氏年号者,如《桃花源诗》序云“晋太元中”, 又氍祭程氏妹文》云“维晋叉熙三年”,是也。至《游斜川诗》序在宋永初二年 作,则但称辛酉岁,《自祭文》在元嘉四年作,则但称“岁惟丁卯”.史氏之言, 亦不诬矣.然其《祭从弟敬远文》在义熙中,亦止云“岁在辛亥”.要之,集中 诗文于晋年号或书或否固不一,概卒无一字称宋永初以来年号者,此史氏所以著
之也。…1
18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陶之诗文中所题年号的情况详加考察,雄辩地说明陶渊明不称宋号,为其不仕二朝 的志节找到充分的证明,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证明了史家记载。有宋一代,本身就特别 注重士人的政治品节和人格力量,《宋史?忠义传序》阳1云:自欧、范等“诸贤以直 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摺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时至南 宋,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下,士人有着更深沉的忧患意识,更为看重爱国、忠 君的出处大节:“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牦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 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匡直辅翼之功,盖非一日之积也”。以“忠君”来论陶渊 明,其实就是从儒家伦理思想的角度来肯定其品格。同时,这种品格又正符合士人的 社会政治理想,自然地进入其批评视野,并得到众口一词的肯定与称扬。至宋末,坚 守气节的爱国遗民文人给予其更多的赞美:
刘氏自庚子得政至庚申革命,凡二十年,渊明tj庚子以后题甲子者,盖逆知 末流必至于此,忠之至,义之尽也.洲 三径今非昔,多愁老此身.谁知陶靖节,只是晋朝人.”1 我爱陶渊明,甲子题新诗。“
这些遗民诗人把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在对陶渊明的钦仰中表达出来,并欲以其为榜样,
绝不屈事异寇、投靠新朝,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既然对陶渊明的归隐行为有了重新认识,与之相应,也就对其襟怀性情、个性风
神有了新的解读。首先,是强调陶渊明关怀时事的一面,标举其忠义品格。如真德秀
指出:“渊明眷恋王室,盖有乃祖长沙公之心。独以力不得为,故肥遁以自绝。食薇 饮水之言,衔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M汤汉亦云:“陶公……平生危行逊言,至 《述酒》之作,始直吐忠愤”嘲,忠义在封建社会后期被视为出处大节,更是衡量一
个人道德人格高下的重要尺度。南宋人着重强调陶渊明以隐抗世、忠君大义的一面,
即是给予其为人品行以极高的评价。至宋元之交,陶渊明的这种“忠愤”更是被扩大 到了极致,成为宋末爱国遗民文人效仿的楷模;其次是对其豪放一面的进一步阐释与 发挥,其中最典型的是朱熹的评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 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 语出来“”,既是说诗也是论人,从诗中观照到其人的性格特征,挖掘出陶公不为前
南求陶渊明批评
人注意的一面,从而也使陶渊明的形象更为丰满、真实。这种认识在后世也直接启发 了鲁迅,使其得出陶公并非完全静穆,也有会刚怒目的一面的结论。持相似观点者还 有辛弃疾,他在词中将陶渊明与诸葛亮并提,从侧面强调陶渊明的英杰豪放之气:“看 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1eO]、“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1,这种论调 与作者本人的怀抱和南宋的政治现实不无相关;再者是对其狂狷性格的发明,如刘克 庄在《水龙吟》词中曾提到:“陶侃孙儿,孟嘉甥子,疑狂疑傲”,朱熹也认为其为 “带气负性之人”,且“未肯轻为折腰客”、“霜下风姿自奇特”,揭示出其狂傲不 羁、气节高唆的特点;另外,南宋人对于陶令超然世外、任真自得的“洒落”“”’情 怀也做出了新的阐释,其中以罗愿的评说较有深度:“渊明生百代之后,独颓然任实, 虽清风高节,邈然难嗣,而言论所表,篇什所寄,率书生之素业,或老农之常务。仕 不日行志,聊资三径而已;去不日为高,情在骏奔而已。饥则求食,醉便遣客。不藉 琴以为雅,故无弦亦可;不因酒以为达,故把菊自足。真风所播,直扫魏晋浇习。”‘删 这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理解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发现了诗人“存在状态上的‘真”, “标志着陶渊明研究己开始由道德赞叹和政治曲解,深入到对陶渊明存在境界的探 询“…1.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士大夫追求人生的“三不朽”,其中,“立 德”始终居于首位,南宋尤甚。所以南宋人对于陶渊明胸襟的超迈、高远以及不慕荣 利的高风亮节依然大加称道:
士岂能长守山林,长亲蓑笠,但居士朝轩冕时,要使山林蓑笠之不忘,乃为 胜耳.陶渊明赴镇军参军诗日:“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 形迹拘.”似此胸襟,岂为外荣所点柒哉!“”1
可以说,陶渊明的精神品质正与理学家所主张的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情欲所牵,居陋 巷能自得其乐、超然物我的理想化的儒家道德人格相契合,符合士人心理和审美追求,
从而也使陶渊明成为时人所追慕的理想人格的典范。
3.对于陶渊明哲学思想归属的论争 关于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归属,北宋苏轼曾稍有涉及,他引陶入禅,称陶渊明为“知 道”之士。至南宋,理学思潮影响下的诗教观更加重视文与道的关系以及作家的道德 人格,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愈加深入。同时,就陶渊明本身的生命轨迹及其诗文中
20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
所表现出的人格境界来说,融摄诸家,故而具有被多重阐释的可能。如朱熹即从陶渊 明的旷放高远、萧散冲淡中,体会出其思想接近道家:“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
简古”[1063。施德操则说:“渊明诗云: ‘山色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时达摩未西来,渊明蚤会禅,此正夫云”“…。结合陶诗分析,认为
陶渊明的思想应归入佛家。葛立方的论说更为具体: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宗,达摩西来方有之,陶渊明时未有也。观其《自祭
文》,则曰: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其Ⅸ拟挽词》则日:
“有生
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其作《饮酒诗》,则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其《形影神》三篇,皆寓意高远,盖第一迭摩也。“唧
陶渊明的诗文中吟咏生死的内容占其作品总量的一半以上“”,很大程度上代表其对 生命的体验和对死亡的认识。葛立方即从其诗文中所流露出的“幻化”、“空无““” 感,及形尽神不灭的意识,认定其应归入释家。南宋中后期理学得到较大发展,儒、 释、道三教进一步走向融合,不可避免地对当时的文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反 映在文学理论中,也使得批评者的阐释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如朱熹一面认为陶渊明的 思想接近道家,一面又宣称陶之品行节操合于儒家之“天命民彝君臣父子大伦大法”{111]。 葛立方称陶渊明为“第一达摩”,又认为其“深入理窟”,“真意”自具“”1,就有
融会儒释道的意味了。 但南宋理学影响下的诗教观,将陶渊明儒化的倾向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同样是评
价陶渊明面对生死的态度,祁宽就有与葛立方完全不同的认识:
?
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旷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 精丽,其于昼夜之道,了然如此.古之圣贤,唯孔子、曾子能之,见于曳杖之歌, 易篑之言。”“”1
将陶渊明于生死之间的通达从容与孔子、曾子作比,标举其达到了古代“圣贤”的高 度。罗大经亦认为陶“不以生死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养神之道也,渊明可谓知道
之士”…”,同样认为陶渊明超越了人间的生死祸福,思想已达到“闻道”的境界。
2l
南束陶渊明批评
素以风教论诗的黄彻激赏陶渊明乐守田园的恬淡,认为其所守者为儒家素来称尚的
“尧、舜之道”[its]
明确地将陶视为儒者。还有人从陶渊明的所学中探究渊源,得
出“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的结论,进一步论证陶渊明确出于儒门。南宋后 期另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魏了翁则从陶渊明的为人及诗文两方面的表
现加以陈说:
其称美陶公者日,荣利不足以易其守也,声味不足以累其真也,丈词不足以 溺其志也。……风雅以降,诗人之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物观物而不牵于 物,吟咏情性而不累于情,孰有能如公者乎?”“”1
指出陶公寻求孔颜乐处、持节自守的高尚人格与充满“中和”之美及理性精神的诗 作正合儒家道德规范的要求,堪称圣贤。
’
将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归于儒家的论说在南宋居于主导,这与当时理学大盛,作家 崇尚道德人格的社会风气有关,也是宋儒最终将陶渊明确立为人格典范的又一有力佐 证。“判定一个人是崇孔孟还是信释老不仅仅是思想和文化的定位,更关涉到一个人 的人格品位和历史地位”“”3。至此,陶渊明的人格便被圣贤化,对陶公的尊崇也达 前所未至的高度。而关于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归属,在后世也成为聚讼不休的话题,一 直争论到今天。
4.对陶渊明精神的外在表现的品评
:
南宋人深入挖掘了陶渊明安贫乐道、忠君守节的深层精神内蕴,也对其外在表现 进行了品评,从而对陶渊明的人格精神有了比较完整的把握。这种外在表现的最突出
象征便是菊和酒。
“菊得陶翁名愈重”“”1,中国自古就有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但自从菊的意 象出现在陶渊明笔下之后,便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唐人也喜以菊论渊明,但多与酒并 提,且重在表现其隐逸中的悠然。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菊来比称陶渊明,使 得宋人开始发现菊之品格与渊明的个性风神相契合之处。南宋人在诗、词及评论中频 频提到菊及与菊相关的意象,并对之做出更丰富的解读。如延续前人的观点,论菊之 悠然:“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120]但却在
这种悠然之外更强调了~种不计荣辱、忘怀世事的洒脱淡然,这就与陶渊明的风节情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怀联系了起来,使得菊与入相互成为比照。赵必豫将陶渊明之爱菊视为魏晋风流的象 征,他曾在词中写道:“渊明独爱菊,风流千古”[121]。王十朋的《点绛唇?冷香菊》 日:“东篱侧。为花辞职,古有陶彭泽”。2”,以菊作为陶公归田的理由,与其归隐 的志节怀抱联系起来,别出新意。更多的人是将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比较,突出称赞 其节操,如黄升即云:“莫恨黄花瘦。正千林、风霜摇落,暮秋时候。晚节相看元不 恶,采采东篱独秀。试揽结、毖香盈手。几劫修来方{:寻到,与渊明千载为知旧。同冷 淡,比兰友。”“纠从菊之幽独中体会出陶公遗世独立,不与俗同流的傲岸品格。刘 辰翁直云:“渊明爱菊,不知谁是花杰”“州,将陶渊明视为英杰,使得其作为志士 的形象更加鲜明。南宋人论及陶公爱菊,也常与松并提,如“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
松“…、“松菊犹存,壶觞自酌,寄傲南窗畔”““,菊与松所代表的意蕴互为补充,
进一步揭示出陶渊明的高风亮节。 酒在南宋人的认识中,与唐人所理解的浅层意义上的“诗酒风流”不同,是陶渊 明内在人格的又一种表现,寄托着陶公傲世、抗世的深沉情怀。首先,南宋人将饮酒 与陶渊明不慕荣利、蔑视仕途的风节相联系:“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君不见、渊 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IZT]、“一樽搔酋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 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卿认为陶渊明忘怀了人间的宠辱得失,
是以纯然任真的态度饮酒,不含任何功利目的,深得饮中三味。其次,上承萧统“寄
酒为迹”的论断,对陶渊明之饮的真正用意做出更深层的阐发,如文天祥《海上》诗 云:“王济非痴叔,陶潜岂醉人。得官须报国,可隐即逃秦”,认为陶渊明并不是刻 意求醉之人,是借饮酒远离世事,达成隐逸之志;汤汉则有另外的理解:“醒者与世 讨分晓,而醉者颓然听之而已,渊明盖沉溟之逃者,故以醒为愚,而以兀傲为颖耳¨“, 正因为陶渊明对世事有清醒的认识,而又不肯与世俗同流河污,所以才将饮酒作为与 现实抗争的特殊方式。再者,在宋末遗民词人眼中,陶渊明之饮也是其固穷自守、不 仕新朝的节操的表现,如梁栋即云o”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 门前柳。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蚓此外,南宋人论陶之饮酒也往往与菊共提, 以充分表现陶公那种清高与傲岸不羁的品格:“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1、 “因念昔同渊明,微官不受,归伴花幽独。弹压秋风三径里,浊酒床头初熟。饮剧肠 宽,醉深吻噪,更把纶巾漉”““。饮酒对于陶渊明来说,象作诗一样,是生活的一 部分,对后来的文人及评论者而言,却蕴含着一种对生命困境的超越,是值得追慕和
南永陶渊明批评
效仿的人生范式。从南宋人对陶之饮的多种解说中,不难看出其探究生命真意的努力 与身处乱世而又无力治世的无奈。 另外,在对陶渊明精神外在表现的品评中,也不乏对无弦琴的解析。无弦琴最能 代表渊明风流,对于无弦琴的理解,也是对陶公精神的把握中最具哲学意味的部分。 如辛弃疾曾道“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川…,既表示了对无弦琴神韵高胜、 情深悠远的意蕴的认同,亦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袁去华也有:“琴中趣,杯中物, 醉中诗。可忘机”“…,将琴与酒和诗都作为可供陶然忘机之物,使人对其内蕴产生 言说不尽的联想。郑思肖的《无弦处士说》云:
彼无弦之琴,无朕可寻,虽无宫商,至乐悠长。欲辨玄黄,狂见荒唐。动静
泯亡,远迩苍凉。不知其方,自然成章。非配桐以梓,可以发提,天机不露,万 响如瞽,绝越邃亡。……奚其琴,奚其弦,奚其声,三者悉泯于无迹,然后吾之 心始出,吾之心出,然后与万化冥而为一.…”
对陶渊明的无弦琴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并表示出极大的赞赏,而其中所道出的“大 音希声”、“心物冥一”的境界颇与老、庄精神暗合。
,
总之,南宋对陶渊明人格思想、襟怀性情进行盛赞,将其推上了人格典范的地位, 也创造了陶渊明批评史上的高潮。这些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有夸大和神化之嫌,带有鲜 明的时代色彩和主观价值判断成分。但总起来说,还是比较全面地挖掘出了陶渊明其 人的内在品格和精神,无论对深入理解陶公诗文还是后世评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对陶渊明诗文的批评研究
北宋对陶渊明诗文的重视和研究已远高于前代,南宋有过之无不及。与对其人格 精神的评价一样,南宋人从各个角度对其诗文进行品评、研究,终将其文品也推上典 范地位,使陶渊明成为与杜甫等驾齐驱的一流诗人。
1.南宋陶集校注本的编刻、刊行
随着南宋对陶渊明诗文的研究和关注程度继续提高,《陶集》也得以一再被编辑、 刊行,今天仅能见到的宋版陶集即是南宋刊本。就其抄本和刻本的流传情况来说,目 前已知的南宋本有:绍兴本,江州本,曾集本,焦姚藏本,蜀本,汲古阁藏十卷本,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I:学位论文
韩子苍本,费元甫注本,汤汉注本。“删这些刊本刻印相当精美,艺术精致程度很高,
反映出南宋人对陶渊明诗文的重视,也成为后世陶渊明研究的珍贵的版本资料。
秉承北宋严谨的学术精神,南宋人不仅对陶集版本进行整理,梳理其版本源流, 识辨卷次歧异,还对其内容进行考订辨析,包括辨别作品之真伪,校勘各本文字之差 别,以及笺注其诗文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汤汉、李公焕对《陶集》的注释,成绩 卓著,泽被后世。汤汉有《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补注》一卷,淳祜元年(1241) 刻印,注本经过一定的校勘,其注集中在对《述酒》诗的笺释上,陈义甚深,不乏新 见。如其辨别出集中《问来使》、《四时》诗皆非陶作;对于前人一直无法确定其本 旨的《述酒》诗,汤汉“反覆详考,而后知决为零陵哀诗也。因疏其可晓者,以发此 老未白之忠愤”“”,其所发明的陶公之“忠愤”,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可。但其注只 收诗不收文,亦间有穿凿附会之处,与其所处的时代及所受的思想影响不无关系。李 公焕有《笺注陶渊明集》十卷,编刻的时间大概在宋末元初。其注本是汤汉注本的扩 充,在汤注之外又搜集了诸家的评析,开后世集注之风。又兼采诸家评语置于诗后, 开后世集评之风。卷首辑录总论,开后世辑录渊明诗话之风。“剐其笺注除广征他人 成说之外,亦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对《游斜川》诗注中误字的考辨,及对《怨诗调 示庞主薄邓治中》诗中对陶渊明作诗用意的揣度等,都颇有识见。总之,南宋对于陶 集的校勘、编刻与刊行,显示出南宋人对陶渊明诗文的喜爱与重视,在客观上也促进 了陶渊明诗文的传播、流行,其所取得的成果对历代陶渊明诗文的研究与笺注都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也为后世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可供开发的余地。 2.对陶作艺术表现的批评研究
?
(1)对陶诗风格和审美特征的深入评析
,
首先,在北宋人认识到陶渊明诗文平淡而深邃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意蕴后,南宋人
继续对此进行挖掘,更深刻地阐释了陶诗平淡美的内涵。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云:
陶潜,谢胱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老杜云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 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州
这段评论准确的阐发和补充了陶诗平淡美的内涵,揭示出陶诗“平淡而有思致”的可
南束陶渊明批评
贵之处,同时也认识到这种境界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方可达到。更重要的是,葛氏 提出“平淡而到天然”,强调了平淡的自然美的特点,十分富有见地。而后的论陶者 不乏从此说者,如朱熹即云:“渊明诗平淡,出予自然,后人学他平淡,便相去远矣”[140]s 严羽亦说:“渊明之诗质而自然”[141]y均将自然作为陶诗风格的主要特征,认为“平 淡”是以“自然”为基调的“平淡”,并意识到这种自然的境界不是刻意为之,也不 是靠模仿得来:“渊明诗所以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 韵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删,朱熹对苏轼和陶诗的这 番批评,正表现出了他对陶诗平淡自然之美的肯定。诗歌风格的平淡来自于感情的平 和冲淡,真实自然,表现在其外在形式上,就是意态闲雅,从容自如。对于这一点, 南宋人也加以关注,如辛弃疾就注意到陶诗的“真”:“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 不清真”o“,陈模也说:“渊明则皮毛落尽,唯有真实”“…。敖陶孙肯定其诗风飘 逸生动:“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o删,对陶诗的流畅自然、悠远闲淡极为 赞赏。罗大经还概括出陶诗语言自然天成的特点:“作诗必以巧迸,以拙成。故作字 唯拙笔最难,作诗唯拙句最难。至于拙,则浑然天全,工巧不足言矣。古人拙句,曾 经拈出,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此等类,固已多矣”““。罗氏这 段关于语言巧拙的论述,不仅表现了对陶诗语言特色的肯定,相较于钟嵘“田家语”、 “质直”的评价,其间审美趣向的转变,一目了然。 其次,以“韵”、“味”论陶诗,进一步探究陶诗的独特风格和审美特征。晚唐 北宋以来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风会,着重讲求韵味,理论上以神、趣、韵、味,代替道、 气、理、法。“韵味”和“冲淡”作为某种精灵透妙的心境意绪即成为后期古代中国 美学的重要范畴,当然,这与宋代佛禅之兴也不无关系““’。以“韵”论诗大量存在 于宋代诗话及其他论诗形式中,宋人范温在其《潜溪诗眼》中第一次对此进行独立而 完整的论述。总结范温所论之“韵”,“是对于审美意象的一种规定,一种要求,即 要求审美意象‘有馀意’,或者说, ‘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川…。
宋人以“韵”、“味”论陶渊明诗不自南宋始,北宋秦观、苏轼都曾有此方面之评论。 南宋人更鲜明的将之与陶诗联系在一起,来认识其作品的独特风格和审美特征。如张 戒即认为:“陶渊明诗专以味胜”、“妙在有味”,并举例加以说明:
渊明。“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
26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二I:学位论文
虽在眼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
侧重从创作角度揭示陶诗“味”的个性特征,强调其无意为诗的自然和“至闲至静” 的平淡特点。陈善论诗力主气韵,他认为:
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乍读渊明诗,颇似枯 淡,久久有味.……此无他,韵胜而已.吣”
此论承袭苏轼对陶诗“枯淡”之美的评价,极为简练地指出了陶诗的审美特征,认为 陶诗表面虽给人以枯淡之感,一旦深入咀嚼,即能感到韵味无穷。另外,张戒和陈善 也都提出陶诗有“味外之致”的同时还有“格高”的特点,陈善借用林停之语形容道: “格高似梅花”““1,形象地说明了陶诗的品格。陈知柔认为陶诗有“野意”:“盖 诗非文不腴,非质不枯,无中边之殊,意味自长,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蝴。 标举陶诗外枯中膏、意味深长,与东坡之论相类。杨万里从诗味浓淡的角度概括陶诗 的风格:“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川…,认为其诗如:“春 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IS4]7意态闲雅,似淡实美。但不是所有人都 欣赏这种韵致与意味,吴沆即提出“渊明得之清而失之澹”““,肯定其诗作的清新, 又认为其不足乃过于平淡而恐无余味。这种批评的声音虽并不多,但也属一家之言, 代表南宋人对陶诗的一种认识。 再者,南宋人从各个角度去品评陶诗,从而也注意到其艺术风格的复合内涵。如 朱熹就自出己见,发现7陶诗于“萧散冲淡”之外的豪放之美:“陶渊明诗,人皆说 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删,针对陶渊明不同的诗作立论,既肯定其意 态的从容、平淡,又体会出其看似平淡的外表之下的豪放,可谓体贴入微,识见不凡, 从而也揭示了陶诗的另一重审美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汤汉也认为陶诗并非表 面看来的平淡,实则有更深的意蕴在其中:“陶公诗精深高妙,测之愈远,不可漫观 也。平生以危行逊言,至《述酒》之作,始直吐忠愤,然犹乱以瘦词,千载之下,读
者不省为何语”(1573)从平淡中发掘出其忠愤慷慨之气,揭示出陶诗的多重内涵。陈
模更是具体地逐一说明陶诗风格的多样:
南粜陶渊fW批评
陶渊明如“盂夏草本长,绕屋树扶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如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之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皆万物各适其适,气象已好,又触兴而发, 有自然之工。其稼纤藻丽,则有“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日暮天无云, “万族各有
春风扇微和”.其辞不迫切,意已独至处.含蓄则有《咏贫士》云:
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辉”.其旷达则有“荣衰有定在,彼此
更共之”,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实”,
“笑傲北窗下,聊复得此生”等句。.“5羽
比较全面的说明了陶诗所具有的自然、裱丽、含蓄、旷达等风格特色。 (2)对陶渊明艺术风格之由来的探讨 在充分认识到陶诗的独特风格和审美价值后,研陶者自觉地对其艺术成就之由来 进行了探究。
。
有人将其文品与人品相联系,认为:“陶、谢诗所以妙者,由其人品高”[159]、 “渊明多引典训,居然名教中人……人物高胜,其诗遂独步千古”““,将陶诗的高 妙归功于其思想人品的超出常俗,认为人品高,诗文自高,与当时对陶公人品的极度 推崇相辅相成。对此,陈模论述得更为具体:“盖渊明人品素高,胸次洒落,信笔而 成,不过写胸中之妙而,未尝以为诗,亦未尝求人称其好,故其好者皆出于自然,此 其所以不可及也”“6“,由人品至胸怀个性,强调其对创作与艺术风格的影响,可谓 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由于其天分高于常人,故而能达到极高的境界:“陶 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Is2]。也有 人认为与陶渊明的胸怀志向不无关系:“后世诗之高者,若陶与李、杜者难矣。陶之 冲淡闲静,自谓是羲皇上人,此其志也。唯其志如此,故其诗如此”“叫,是安贫乐 道的志节使其自然具有冲淡闲静的风格气韵;刘克庄比较柳宗元与陶之人生境界,认
为陶渊明极少穷愁之叹,“观其《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当喜则
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适,未尝有择于其间。”“州正因为忘情于世事,超 然于荣利之外,才能流露出自然平淡之语,而这些诗文也正是其淡泊心态的写照。还 有人标举天工,将这种高妙的造诣看作是天赋神力:“唯彭泽一源,来自天稷,与众 殊趣”““。这种论调带有宿命论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可为一家之言,但不无值得商
内蒙古师范人学顾J:学位论文
榷之处。另外,陆游也提出:“盖人之情,悲愤激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
诗矣。苏武、李陵、陶潜、谢灵运、杜甫、李白,激于不能自己,故其诗为百代法¨…,
用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来解释陶渊明“诗为百代法”的原因,亦是对韩愈评陶之 论的进一步发明,可作一说。葛立方则从“闻道”的角度来考察陶诗的风格由来:“若 睹道者,出语自然超诣,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1e'O亦不失为一种创见。 综上所述,南宋人从各个角度对陶诗风格之由来做出了探讨,不为无见。但相对 其对陶渊明思想人品和创作内容的研究,这种对于陶诗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的探究 还比较薄弱,与当时理学影响下重道轻文的文学观不无关系。 (3)对陶渊明诗文创作渊源及影响的研究
,
继钟嵘提出陶诗“其源出于应璩”之说得到叶梦得等人的驳斥后,南宋人也着意
探寻陶之诗文的创作渊源。如陆游即从遣词用字上去考察渊明诗句的来源:“陶渊明 《命子》诗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己焉哉!’用康成语也”“…。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两赋诗’。盖用嵇叔
吴曾也说:“陶渊明《归去来辞》云:
夜之‘背长林,翳华芝,临清流,赋新诗’。”“删认为陶渊明之句本于嵇康。对此 种观点王懋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仆谓渊明胸次,度越一世,其文章率意而成,不应
规仿前人之语,其间意到处,不无与古人暗合,非有意用其语也““3出于对陶渊明
的推尊而否认其对前人的学习与继承,这种观点略嫌偏狭。姚宽亦为《闲情赋》的创 作找到本源:“陶渊明《闲情赋》必有所自,乃出自张衡《同声歌》,云: ‘邂逅承
际会,偶得弃后房。情好新交接,魇傈若探汤。愿思为莞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 帱,在上卫风霜”[17t]j从用语及造意两方面说明陶渊明的《闲情赋》受张衡《同声 歌》的影响。这种偏重于对用语、出处进行考释的倾向与苏、黄诗风的影响不无关系, 对于加大诗歌内涵,提高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帮助,但有时也失之穿凿、流于 片面。 南宋人不仅有意去寻求陶渊明诗文的创作渊源,也对其文风在后世的影响与继承 情况作了一定的研究与评论。如吴曾即从李白的诗句中发现其本于渊明诗句处:“太 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云‘独酌劝孤影’。此意亦两用也。然太白本取 渊明‘挥杯劝孤影’之句”[17z]蔡正孙也有:“黄山谷诗云: 。非无车马客,心远
境亦静。’其意亦本渊明诗”“”1,指出二人诗句的用意都取自于陶诗,受到陶诗的
启发。再如张戒曾论:“元、白、张籍诗,皆自陶、阮中出,专以道得几厶中事为工”[1741,
南宋陶渊明批评
言明元、白、张籍对陶渊明及阮籍诗风的继承,并明确其所继承的内容。陆游亦指出: “荆公多用渊明语而意异,如。柴门虽设要常关,云尚无心能出岫。,。要,字、‘能’ 字,皆非渊明本意也”[17S]从用字的角度说明王安石所受陶诗的影响,但也强调二 者在用意上的不同,辩证地道出其继承与发展的两个方面。这种研究从侧面再一次说 明了陶渊明诗文的风格特色以及价值所在。 3.对陶作具体篇目的评赏 南宋人不仅从整体上对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及思想内容进行评论,还对其中的一些 名篇作具体的赏析与品评。就《闲情赋》来说,自晚唐文人对其许以欣赏的眼光后, 苏轼亦公开为其正名,指出“《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 南》,与屈、宋所陈何异?”“”1。南宋多数批评者承袭了这些正面的评价,亦对之 加以赞赏,如王观国即云:
现国熟味此赋,辞意宛雅,伤己之不遇,寄情于所愿,其爱君忧国之心,倦 倦不忘,盖文之雄丽也。此赋每寄情于所愿者,日我愿立于朝,而其君不能用之,
是真谲谏者也。昭明责以无讽谏则误矣.然则读此赋而不知其意者,以为咪妇人
耶,古之言美人佳人,皆以比君子、贤人,《简兮》诗日: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注曰:美人谓硕人大德,周室之贤者.……《闲情赋》 之寄意远矣,以为微瑕者,其不见知邪.“”1
此番评论对《闲情赋》的文辞及寄意都予以肯定,发明出其忠君爱国的思想意义,带 有鲜明的南宋文学批评的时代特色。杨泽民也说:“奠笑渊明,却赋闲情”[17s]显 然对此赋持褒扬的态度。但在当时道学观念的影响下,也有人对此赋提出批评:“渊 明作《闲情赋》,盖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t79]从儒家正统的思想
观念出发来评价,带有明显的道学气,并未为时人所广泛认同。
与《闲情赋》的褒贬不一不同,《归去来兮辞》得到了南宋人普遍地称许。这固
l
然与北宋时的文坛宗主欧阳修的大力推崇不无关系,也和南宋社会乱离的历史现实, 以及理学思想中佛、老出世观念的渗透有关。陈知柔对其有这样的认识:
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日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
内蒙古师范人掣碗士学位论文
协声律.盖其词高甚,晋,宋而下,欲追蹑之不能。汉武帝暂秋风词》,尽蹈袭 《(楚辞》,未甚敷畅.《归去来》则自出机杼,所谓无首无尾,无终无始,前非 歌而后非辞,欲断而复续,将作而遽止,谓洞庭钧天而不淡,谓霓裳羽衣而不绮, 此其所以超然乎先秦之世,而与之同轨者也”“‘”
对其声律、结构、艺术等各方面都作出肯定评价,认为它不仅远高于晋、宋以来的作 品,甚至也大大超越了先秦诸家。朱熹也称:“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 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181J从理学观念出发肯定 其文诃在情感特质上的旷达冲淡,并首次将陶渊明与屈原联系在一起作比较评论。魏 了翁认为:“孔明之忠忱,元亮之静退,不以文辞自命也.若表若辞,肆笔脱口,无 复雕缋之工,人谓可配《训诰》、《雅》、《颂》,此可强而能哉?”呻】,从“文 以载道”的文学观出发,认为《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志节怀抱的自然表现,堪与 <诗经》中的作品并称,将其提升到经典的地位。俞玉还从诗乐结合的角度来论说; “《归去来辞》旧谱,宫不宫,羽不羽。琴士商碧山将北游,求予改,遂以中吕羽作 谱。又作《兰亭谱》,亦用中吕羽调。其法先作结尾一句,次作起头一句,此二句是 其余皆应而成,此则声依永也。”n831除这些评论性的内容以外,南宋人还大量地援
引《归去来兮辞》之词句入其诗文,并唱和其辞,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辛弃疾的《哨遍》、
林正大的《括酹江月》,杨万里的‘<归去来兮辞)引》等,都表现出对这篇作品的 喜爱和肯定。 《桃花源记》历来就是陶文中受到瞩目的作品,唐人认为桃源是“仙境”,北宋 人予以驳斥,将其引入现实。南宋人则从另外的角度出发,做出自己的评价。如汪莘
认为:“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行尽武陵溪路,忽
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认为桃源纯属虚构,是 心造之境,带有明显的理学思维的特点。而洪迈则将之与陶渊明耻事二姓的归隐相联 系:“予窃意桃源之作,以避秦为言,至于‘无论魏晋’,乃寓意于刘裕,托之于秦, 借以为喻耳”o“,指出陶渊明假托避秦,实际是以此作来表达自己的避宋之意。这 种观点得到遗民文人的认同,如萧立之即云: “桃源花发几番春,闻说渔郎此问津。
秦帝漫劳方士遣,神仙已是避秦人”“嘲,谢枋得亦云:“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 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闯津”o州。家国之变、身世之悲使得遗民
31
南宋陶渊l¨j批评
文人更为追慕陶渊明不仕新进朝、高蹈世外的气节,而桃源也成为他们心中安顿身心
的精神家园。
、’
4.南宋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推崇及陶诗典范地位的确立
基于前代的积淀以及南宋人自己对陶作的分析、评价,南宋士人对陶渊明的诗文 可谓倾心赞美、推崇备至,最终将其推上典范地位。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除在艺术上肯定陶诗的成就外,还从言志的角度出发给予 其极高的评价:
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言志乃诗人 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馀事。古诗,苏、李,曹、刘、陶,阮本不期于咏物,而 咏物之工,卓然天成,不可复及。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视氍三百篇》几于 无愧,凡以得诗人之本意也.“…
.
张戒这里从思想内容方面对陶诗加以肯定,认为正是由于其“专以言志”,才能达到 “卓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因此,张戒将陶诗提到了儒家论诗所推许的“思无邪” 的高度:“孔子删《诗》,取其‘思无邪’者而己。自建安七子、六朝、有唐及近世
诸人,
‘思无邪’者,惟杜予美、陶渊明耳,馀皆不免落邪思也”“制,将陶渊明与
宋代文坛一向推崇的杜甫并举,肯定陶诗纯正古雅的思想内容。同时,张戒还正式将 陶渊明列入一流诗人的行列,认为其诗仅次于被奉为儒家经典的《风》、《骚》。“删 著名的哲学家叶适也提出:“后世诗文选集: 《诗》通为一家,陶潜、杜甫、李白、
韦应物、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各自为家,唐诗通为一家,黄庭坚及江西诗通 为一家”呻“,将陶诗与李、杜等并列,独立成家,对陶诗的推崇不言而喻。 严羽等人从诗体的角度推尊陶诗,指出:“以人而论,则有陶体(渊明)”“”1, 表现出对陶诗风格的体认和高度肯定。刘克庄极为欣赏陶渊明的四言诗,曾云:“四 言,自曹氏父子,王仲宣,陆士衡后,惟陶公最高”“”。同时也标举其五言诗的成 就,称其“五言尤高妙”Ji94]o杨万里也说:“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
柳子厚也”“蚓。
陶诗典范地位的确立最终是由理学家来完成的。朱熹率先提出:“陶渊明之所作, 自为一篇,而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准则”“删,更进一步
内蒙古师范人学颂“I:学位论文
地明确了陶诗在诗史上的重要地位。真德秀延续朱熹的论调,再次加以强调:“渊明 之作,宜自为一编,以附于《三百篇》、《楚辞》之后,为诗之根本准则”[197]并 进而提出:“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 将陶渊明归入儒学正统,使陶诗与其人品一起,被推上典范地位。另一位理学家包恢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对陶诗的典范意义做出说明,其在《书徐致远无弦稿后》中,以
花为喻,将人品与文品结合在~起评论,认为陶诗“意味风韵含蓄蕴籍”“…,将表 里深浅处理得极为得当,达到了至高的理想境界,是诗中最高的典范。理学家对陶诗 作出评论,往往从“闻道”、“达道”的角度为其找到性理学上的依据,使之观点成 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而也使陶诗的典范地位在宋代牢固地确立起来。 总之,南宋对陶渊明诗文的研究与推崇均超越前代,达到高峰。可以说,钱钟先 生所说的“渊明文名,至宋面极”最终是在南宋完成的。但也不能不提出的是,南宋 理学思潮引导下“重道轻文”的文学观念,不可避免地对陶渊明的诗文研究有一定的 影响,有对其文意的曲解与不合情理的拔高,如认为其诗作皆本子经术、当为诗之准
●
则,以及过于强调其思想内容而相对忽视其艺术、审美和技巧的探索等,有待于后世 的研究者进行纠正和补充。
(三)南宋陶渊明批评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和陶、拟陶风潮
南宋是诗学理论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时代,许多文人都有意识地对诗歌理论进行总 结,出现了大量的诗话、词话等专门的著作,并且越来越以作家研究为主。作为人格 和诗文的典范,陶渊明批评自然是诗学理论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 南宋的大部分诗话或笔记至少有六十多种或多或少的谈到陶渊明。而且。这种评论已 不同于以往那种充满了随意性的偶有感触便信手记录的方式,而是带有理性的自觉, 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这是诗歌理论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是文学受理学思 想影响的必然结果。 和陶、效陶、拟陶是对陶渊明其人其文接受与解读的另一种方式,与诗话式的显 在批评不同,这种评价是潜在的、内化的。其发展情况,可以透露出一个时代的审美 取向和价值评判标准,是研究南宋陶渊明批评必不可少的层面。 1.南宋陶渊明批评的主要研究方法 南宋陶渊明批评更加注重在比较中评论,并且将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述相结合。这
南求陶渊明批评
种比较不再是那种印象式的评判,而是具体深入到各个层面,引经据典,证之以陶渊 明诗文,甚至连类并举,列出与之对比的诗人及诗作,同时也越来越注意将人品与文 品结合论证。宋代尊杜风潮极盛,所以南宋人论陶总是与杜甫并举,如陈善《扪虱新 话》下集卷三云:
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际,无意于山,而景与意会, 此渊明得意处也。而老杜亦日:“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予爱其意度闲雅, 不减渊明,而语句雄健过之.每咏此二诗,便觉当时清景,尽在目前,而二公写 之笔端,殆若天成,兹为可贵。Ⅲ”
比较二者诗作的意度气象,详细的引证分析,从而认识到其诗句的自然天成。这种比 较在南宋诗话中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被广泛使用,如施德操曾就陶、杜的作诗之法加 以比较,得出“二老诗中雄,同工不同曲”的结论油“;葛立方则将陶渊明《命子》、 《责子》等诗同杜甫的《遣兴》、《忆幼子》等并举,比较二人的爱子之情,同时还 引入黄庭坚的评论,发明出杜甫寄情于陶渊明的真实用意。!嘲不独是与杜甫作比, 敖陶孙还将陶诗与曹氏父子、鲍照、谢灵运的诗作进行对比,说明其风格上的不同;嘲 陈岩肖述录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诗作,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 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句子相比,认为诗句寄意的不同来自于胸怀志节上的高下之分;嘲 严羽拿出陶、谢各自的佳句进行对比,总结出谢诗精工,陶诗自然的特点;‘删陈傅 良将屈原、贾谊和陶渊明咏孟夏的同类题材的诗放在一起比较,看到各人悲喜怀抱的 不同在诗中的反映;嘶1尤其在对和陶诗的批评中,这种比较评论的方式更为常见。 此外,还有洪迈、罗大经、严有翼、辛弃疾等人论陶时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此不赘述。 总之,南宋人将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陶渊明批评的各个层面,析理透辟、 深刻直观。
‘
南宋人在对陶渊明诗文的批评中还对其文字进行训诂、考辨,比较突出的是对《读 山海经》中“形夭无干岁”与“刑天舞干戚”的考证,如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云:
江州陶靖节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纥谓靖节《读山海经》诗,其一篇云: “形天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遂按《山海经》有云:“刑天,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兽名,口衔干戚而舞。”以此句为“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论.岑 穰、晁咏之抚掌称善。余谓纥说固善,然靖节此题十三篇指一事,若并指“刑天”, 似不相续。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后见 周紫芝《竹坡诗话》第一卷,复袭纥意,以为己说,皆误矣,删
“由曾纥对“形天无千岁”一句的考证入手,结合陶渊明的诗文进行分析,认为曾纥之
说有误。曾季狸《艇斋诗话》则明确表示赞同曾铉的看法,朱熹从陶集版本真伪的角 度考辨,亦同意曾纥之说。其他对其进行考证者还有洪迈和邢凯,也都采用与其相关 文字进行对照的方式进行辨析,认为“形夭无干岁”确系“刑天舞干戚”的误字。这 个问题在后世也一直争论不休,同时这种学术探讨精神也成为后世研陶的榜样。
1.南宋的和陶、拟陶之风
(1)南宋和陶、拟陶的大致状况 自北宋苏轼遍和陶诗之后,拟陶、和陶之风一直倡行不衰。至南宋,在崇陶、慕 陶不断升温的文化背景下,这种风潮更是有增无减。首先是追和陶诗的人数颇众,如 吴芾、王质、王阮、林正大、陈造、陈起、朱熹、戴复古,舒岳祥等,涉及高官、隐 士、理学家、江湖诗人、遗民文人等各个群体。其次是和诗的内容也颇为丰富,有对 表现回归主题的追和,如王质有《和陶渊明归去来辞》、陈起有《晚年辟地为圃僭用 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葛长庚有《沁园春》等,表达出对陶渊明弃官回归,甘 守田园的志节的仰慕;有对表现饮酒主题的追和,如陈造有《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辛弃疾有隐括陶诗《止酒》的《沁园春》等,借陶渊明的《饮酒》,抒写自己内心的 感受;有对表现守道安贫主题的追和,如赵著有《和贫士诗》、《和渊明乞食诗》, 王阮亦有《和乞食》、《和咏贫士》;还有对表现生死主题的追和,如吴芾有《和陶 形赠影》、 《和陶挽歌诗三首》;其他还有和《停云》、《游斜川诗》、 《杂诗》、
《读山海经》等,不胜枚举。而且和作的形式也很灵活,有些诗是既和原意又和原韵 的,如周必大《陶渊明有(己酉重九)诗一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距永和才 一程耳,辄用其韵,先寄二兄十三弟,并呈提举七兄》诗,就是用陶之《己酉岁九月 九日》的原韵原字。有些诗只和原韵不和原意,还有些是隐括其诗文入词,如林正大 有《括酹江月》,辛弃疾有隐括《停云》诗而成的《声声慢》词,皆是采用陶诗的情 景、语言入篇,抒怀写志。有些作者虽然没有明确点出属和陶、拟陶之作,但其诗文
南术陶渊lW批计
无论从语言风格还是意境情趣上都颇类陶作,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范成大的田园诗,其 中如“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蝶蛱飞”侧
的句子都颇得陶渊明神韵,从中可明显见到所受陶诗的影响。另外还很常见的情况是
杂用陶作的字词,或化用其成句入诗文,如“三径”、“浊醪”,“归”、“松菊” 等词语就经常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带有鲜明的陶诗的特色;而化用其成句的情况更 比比皆是,如辛弃疾的“鸟倦飞还平林去,云肯无心出岫川删,就出自陶渊明之“云 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赵善括的“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㈨1,亦化出 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12]还有的在作品中使陶事、用陶典,如吕知止的 《绝句》:“彭泽有琴尝无弦”。”1、辛弃疾的《念奴骄》:“爱说琴中如得趣,弦 上何劳声切”。…,就都提到陶公的无弦琴;范成大的《冬日田园杂兴》、周必大的 《次韵杨廷秀待制》、钱时的《十六渡》等都说到桃源;其他如“不为五斗米折腰”、 “稚子候门”、“北窗高卧”等都是文人笔下常用的事典,表现出南宋人对陶作及陶 公事迹的熟悉与欣赏。
,
(2)宋末遗民诗人的咏陶和陶
,
.
值得一提的是身处南宋末年的遗民诗人对陶诗的仰慕与追和。这些诗人身处易代 之际,亲历邦国倾覆的灾难,对国恨家仇有着更深切的体会。他们中的多数人不约而 同的选择隐逸作为抗争方式,因此陶渊明自然成为他们追慕的对象。元世祖至元二十 三年,吴渭、方凤、谢翱、吴思齐开办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 共得五、七言四韵律诗二千七百三十五卷,二百八十人中选。。“从现存前六十人的 诗中可以看出,这些诗作大多非常明显地仿效陶潜诗风,诗中所用最多的意象也即是 渊明。如第三名高宇诗云:“彭泽归来惟种柳,石湖老去最能诗”,第十名吕澹翁日: “浩兴归来吟不尽,陶诗和后和豳诗”,第二十八名方尚老云:“独喜桑麻今正长, 渊明归去最知己”,第三十五名避世翁有:“弃官杜甫罹天宝,辞令陶潜叹义熙一乜”1…… 在这些诗中,遗民诗人们抒发对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事新朝的高尚品格的钦敬,也表 达对其安闲悠然的生活状态的羡慕,亦有意识地模仿、学习陶诗的风格和语言。 但总体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遗民文人咏陶和陶的真正用意还是要从陶渊 明及其诗作中汲取具有气节意义的层面加以大力发扬,一方面借以寄托强烈的家国之 恨,另一方面使之成为一种能够激励自己永葆民族节操的巨大精神力量。如方风《和 陶渊明九日闲居韵》诗云:“小轩开傍小篱东,不但渊明有晋风。……根本既能深保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I:学位论文
护,何愁霜雪傲寒冬!”,方夔《九日读陶渊明诗》办云:“晋有靖节翁,古昔称高 士。自陈簪组后,为义不两仕。虽乏报韩功,深怀帝秦耻。拂衣归故园,寒菊被栗里。 醉馀洒新诗,题自庚子始。托此明大闲,言外有馀旨。我生后千岁。历十五庚子。…… 壮夫感颓光,大运悲逝水。”从中皆表达出对陶渊明不仕二姓、傲岸不屈的志节的赞 美,从而也成为自己所愿意效仿的榜样,坚定的表达出自己不仕元朝的决心。正如舒 岳祥在《刘正仲和陶集序》中所说,遗民诗人的咏陶和陶乃是:“特借题以起兴,不 窘韵而学步,于流离奔避之日,而有田园自得之趣,当偃仰啸歌之际,而寓伤今悼古 之怀,迫而裕,乐而优也”。&“7 (3)对和陶之作的理论总结与批评 拟陶、和陶之风的长盛不衰,使得文人开始注意这种文化现象,并有意识地对其 做出阐释和评价。其中最多的评论是集中在苏轼的和陶诗上,如陈善曾评论道:“东 坡亦尝和陶诗百馀篇,自谓不甚愧渊明,然坡诗语亦微伤巧,不若陶诗体合自然也”乜1。, 从用语造意上来品评东坡的和陶诗,认为其工巧有余,自然则不及渊明,对其微有批 评之意。朱熹的论说则更为直接:“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219J认 为苏轼的和诗之所以不及渊明,不是才力高下的问题,而在于其篇篇出于刻意。而杨 万里则对此持不同意见,其在评论东坡和陶之句时说:“渊明之诗,春之兰,来之菊,
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东坡以烹龙庖风之手,而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者也”嘲,
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二人之诗各自的妙处,并指出了原诗与和诗之间的关系。 方岳亦对苏轼的和诗表示了赞赏:“坡公海表和陶诸篇,可以见其所趣,无不及焉”[22130 陈模举出东坡的《和陶诗》“斜日照孤隙”与“儿童烧枯草”,认为二者“皆有旷适 之意。然其旷适者,却与渊明不同,盖其一气赶从后,飘飘然豪俊之气终不掩,故止 可以为东坡之诗,而非渊明之诗也”妇1,从个人气质与个性上说明了东坡和诗与陶 诗的不同。 对于唐代诸家诗人的拟陶诗南宋人也颇多评论,如评韦应物拟诗:
韦应物诗拟陶渊明而作者甚多,然终不近也。《答长安丞裴税》诗云:“临 流意已凄,采菊露未唏.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盖效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句也.然渊明落世纷深入理窟,但见
南来陶渊明批评
万象森罗,莫非真境,故因见南山而真意具焉.应物乃因意凄而采菊,因见秋山 而遗万事,其与陶所得异矣.m”
历来诗评多认为韦诗与陶诗风格比较接近,而葛立方这里却转换角度,从二人识见、 胸怀的不同来说明韦应物的拟诗不似渊明。还有对自居易,柳宗元拟诗的评论:“山 谷尝谓白乐天、柳子厚俱效渊明作诗,而惟柳子厚诗为近。然以予观之,子厚语近而
气不近,乐天气近而语不近,子厚气馁怆,乐天语散缓,虽各得其一,要于渊明诗未 能尽似也”嘲1,在比较中总结出二人对陶诗的吸收情况以及各自诗歌的特点。也有
人从拟诗来比较各家诗作的高下:
周少隐云:“诗人多喜效渊明体者非不多,但使渊明愧其雄丽耳.韦苏卅涛
云: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制-77掇项泛浊醪,日夕
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非唯语似,而意亦大似.故东坡论柳子厚 诗晚年极似渊明,知诗病者也.”诗之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 乃诗之病.子厚南迁后诗:“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清深纤余,大率类此。 故谓子厚诗在渊明下、苏州上.“圳
总之,对拟陶、和陶诗所作的这些理论总结与批评,虽然视界还比较窄,论说也 过于简单,但还是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各家诗作的风格与和陶的标准,对于进一步认 识陶诗的艺术特色不无益处。而对于和陶、拟陶这种现象,正如袁行霈所说:“其意
义己超出文学本身,这种现象不仅能证明陶渊明的影响巨大,而且表明后代的文人对 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陶并不是一种很能表现创作才能的文学活动,其价值主要不在 于作品本身的文学成就,而在于这种文学活动的文化意蕴。……和陶在不同程度上表
明了对清高人格的向往,对节操的坚守,以及人之自然性和真率生活的愿望”?”1
对于南宋和陶风潮的盛行,我们亦作如是论。 综上所述,南宋陶渊明批评承前启后,在对前代研陶、论陶成果的吸收与总结的 基础上,继续进行挖掘,从而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陶公年 谱、陶集版本、哲学思想、艺术审美、训诂笺释上都有重大突破。而和陶、拟陶之风 的盛行,亦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陶渊明及其诗文之显,揭示出南宋文人崇陶、论陶背
内蒙古师范』=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所潜藏的时代文化精神。
三、南宋陶渊明批评兴盛的深层原因及特征
如上所论,南宋对陶渊明的崇拜和批评研究都超越前代,达到高潮。在关注这种 文化现象本身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去思考和索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挖掘出潜藏 在背后的一系列历史的、社会的、文化思想的以及文学本身的因素。
(一)社会历史原因
一
文学是根植于现实之中的,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
时代思潮等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探究造成南宋陶渊明批评之所以兴盛并
达到高潮的社会历史原因时,我们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思想状况做~定的分析研 究,以期从中找到答案。 I.与南宋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不无关联 在南宋王朝存在的一百五十余年中,大部分时间偏安江左,时刻处于金国的威胁 之下,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统治者昏庸无能,不思强国复国,只是耽情于享乐,在政 治上无所作为。北宋统治的弊端没有得到改善,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仍在延续并日益 严重。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争斗不休,朝纲不稳。但是从经济的发展来看,随着 政府的南迁,经济重心亦向南移,又加之北方大批人口的迁入,使得原本就经济比较
繁荣的东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绍兴议和”后,南宋与金
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得以停息,宋、金之间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也为南宋赢得了发展 社会经济、增强军事力量的时机。这一时期,南宋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社 会生产力迅速提高。随着经济的上升,文化事业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虽然历经靖康 之变,南宋王朝再也无力象北宋前期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建设,但由于文化自身发 展的持续性,不会因为突发的政治事件而中断。再加上在南渡的士人当中,有一部分 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南迁,为南宋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 了重要作用。 置身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南宋士人比其他时代的士人更具有一种深沉的忧患 意识,这种优息一方面来自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有对自身前途的忧惧。 宋朝统治者一贯推行崇文抑武、优禄士人的政策,并大开科举之门,鼓励文人参政议
南宋陶渊明批评
事。因此宋代文人大都富有对政治、社会的关注热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具有强烈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现实情况中,统治者优礼文人,只是将之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 手段,有直谏者上书言事,却随时可能成为贬宫逐臣;朝廷中党争激烈,党派之间互 相倾轧,灾祸总是不期而至。因此,深挚的淑世情怀与严酷的现实境遇相互抵触,使 得宋代士人从一开始就挣扎在积极进取与退隐山林的矛盾中。至南宋,统治者腐败无 能,国家只剩下半壁江山,国运日趋衰颓,都唤起士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复国强国的 愿望。尤其绍兴三十一年(1161),南宋在采石大败金兵。次年六月,孝宗即位,又 于隆兴元年出兵北伐。虽然由于事先准备不足,此次北伐失败,但已振奋了民族精神, 也激发了许多爱国志士和文人的政治理想,表现出“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 赵”∞1的济世豪情。然而事实是,统治集团内部依然为主战与主和的问题争论不休,? 处于欲战不能,欲罢不甘的窘困之中,到最后依然是安于现状,屈膝苟且。而对于文 人志士来说,对国事的热情到最后依然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落得“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住树书”嘲1的苍凉悲叹。现实境遇的失落使得文人无处安放自己的理想,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隐”似乎成了多数人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辛弃疾回归带湖、 瓢泉,范成大走向田园,朱熹埋首于书院,著书讲学,姜夔飘泊江湖,布衣而终……
“任何时代对传统的继承都表现了一种选择,一种寻找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过程”。㈣
因此,在这样的境遇与心态之下,尊杜的风尚自然转向崇陶的热潮。陶渊明品格中遗 世高蹈的隐逸之志、安贫守道的高风亮节与旷达自适的人生境界,正与南宋士人的心 理追求相契合,因此自然在文人士大夫中激起广泛的认同与共鸣。宋末有气节的遗民 文人面对亡国之恨,不愿屈身事新朝,纷纷逃向山林。他们尤为肯定陶渊明耻仕二姓 的归隐节操,将之作为其所效仿的忠君的典范,对陶渊明的尊崇更在情理之中。 同时,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兴盛,城市经济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各种 文学艺术的发达。洪迈《容斋四笔》中曾有记述:
嘉祜中吴孝宗子经者,作《余干县学记》,云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 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 下.江南既为天下甲,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盖饶之为州,壤土肥而养生之 物多,其民家富而户羡,盖百金者不在富人之列.又当宽平无事之际,而天性好 善,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2圳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t学位论文
宋代本身就是一个学术气氛很浓的时代,士人多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时
值南宋,社会乱离,文人无力过问政事只能转向书斋,从对传统文化的吸取、整合与
评判中,寻求寄托自己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的突破口——陶渊明及其人生范式就是这
样一种载体。当然,经济的发展以及宋室优禄文士的政策,亦为文人著书立言和进行 学术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另外宋室南渡后对靖康之变中被劫掠书籍的搜
集与整理,以及南方造纸业和印刷业的空前发达,带动了私人刻书之风的盛行,对于
文化的传播有着重大意义,也为陶集的流行创造了必要条件。 总之,就南宋的社会历史环境而言,是促进陶渊明批评的兴盛与发展的外部因素,
而士人在对陶渊明的解读中所表达出的观点与倾向,也带有鲜明的南宋的时代特色。 2.与南宋的社会思想状况及士人心态密切相关 “宋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继先秦、汉、魏晋、唐之后的又一高潮所在,儒、释、道
三家合流是其时的一个基本趋向。”啪”宋王朝提倡儒学,亦不排斥佛、道,思想相 对自由。宋人大多出入三教,并以此作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对于南宋士人来说,三教 融合进一步发展,理学愈益走向完善和流行,多数人尽管学术思想各异,所属派别不 同,或多或少都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他们的
思想和行为之中。
理学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整合佛、道学说,阐发性理,对人的精神 世界进行探索和把握的一种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这种思想不仅会影响一个社会的时 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对于文学来说,也必然会作为方法论影响到作家的创作方法和批 评家的批评理论。南宋是理学大为发展的时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大家对传统儒学 进行改造,将“在北宋表现为政治改革的新儒学的‘经世’思想转向道德教化,正心、
诚意的道德人格修养成为士大夫文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时主体人格建构的主要方式,
追求成圣成贤的孔颜乐处和致广大尽精微的透脱胸襟。”㈣1陶渊明的行为思想以及
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正符合南宋士人的这种心理追求和道德标准,因此会作为
士人的精神榜样而进入其批评视野。首先,理学融会佛、道,此二教均讲出世,这与
陶渊明高蹈世外、不与俗同流的人生境界颇有相通之处;而儒家亦强调“天下有道则
见,无道则隐”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川…,表现出对进退出处的通
达。这种通达决定了宋儒对陶渊明之隐所持的肯定态度与评价。尤其在南宋这样一个 社会乱离、个人命运起伏难料的时代,士人在关注现实的热情之外,都无可避免的表
41
南束陶渊明批评
现出退归、避世的倾向,隐逸之风大为盛行,即与这种思想基础不无关联。其次,理
学家讲究涵养心性,而陶渊明顺应自然、宁静澹泊的情怀,尤其是面对困境与生死所 表现出“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胁1的超脱通 达,正与理学之心性修养功夫相通。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如何超越苦难世界和越
过生死大关这个问题,正由于并不能在物质世界中现实地实现,于是最终就落在某种 精神——人格理想的追求上。”断1同时,这种入境界外化于诗歌创作上,就表现为 平淡静穆的诗境,这也正是宋代诗学所追求的理想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再者,也即
最重要的是,以理学为导向的文学观充分强调作家的道德人格,要求作家有圣贤的浩 然正气,肯定道德自律与克制情欲。尤其在南宋后期,理学得到统治者的认可而大行
于世,其文学思想亦成为正统。反映在文学批评上,除了主张发明儒家义理以求有补
于世道教化外,就是要求诗人吟咏性情之正。在陶渊明身上,南宋士人几乎找到了所 有与之相应的美德。陶渊明不仕二姓的“忠君”大节,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情欲所牵, 固穷自守的高尚品格,以及安贫乐道、悠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皆被南宋士人充分挖掘 并加以深入阐发,成为南宋时代道德标准下圣贤的象征。而其诗文中也表现出“思无
邪”‘冽与“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吟咏惰性,而不累于情”呦1的性情之正,符合 理学的精神,亦成为南宋士入眼中的典范之作,获得一致的推崇和极高的评价。这种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陶渊明批评,虽然将对陶渊明的关注以及评陶、论陶之风推向高潮,
在对陶渊明的道德价值和艺术创造的认识上也有深化的一面,但也不得不说,对其精 神面貌和创作成就的评价亦有过分拔高的一面。 “影响文学思想演变最重要的还是古人心态的变化,社会思潮对于文学的影响, 最终还是通过士人心态的变化来实现。”。“终有宋一代,虽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大 大超过唐代,但其国势上却无法和唐代相比。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使得宋代的时代精
神从一开始就趋向内敛而不是向外扩张,士人心理亦偏向于深微澄静的境界。至南宋,
国势愈加衰弱。这样的情势,不能不对南宋士人的心态产生极大影响。无论是南渡之 初爱国主义思潮的激扬,还是。中兴”时期力图恢复的慷慨豪情与回避现实的幽微机 趣,抑或是南宋后期平淡凄清的萧瑟意绪,就其精神内质来说,都有着一种对现实的 无力与无奈。这种无奈是时代赋予南宋士人的集体心态特征,使其不再具有唐人那种 追求建功立业的宏伟气魄和豪迈气概。而是以更为沉潜、内敛的姿态转向对精神世界 的关注,并试图于其中寻找到自我救赎和超越痛苦的良方。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之下,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宋人普遍倾向于“隐”,在内心有一种对世事的退避。即使豪放如陆游,亦时时发 出“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的感叹。济世情怀深沉如朱熹,也有
“车马不来真避俗,箪瓢可乐便忘年。移筇绿幄成三径,回首黄尘自--)tl”“”的出 世之想。更不用说在家国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流落江湖,对超尘出世的清远境界充满了
向往的布衣游士。因此南宋人会自然地关注陶渊明,并于其爱国忠君、明道见性的高
尚道德人格之外,对他超越悲情,达观自适的人生智慧充满赞誉与倾慕。陶渊明对世 俗悲苦人生的欣然接受,对生命有限性的自然顺应,正是处于失意与痛苦中的南宋士 人迫切希望于去接受和汲取的。相对于杜诗来说,其虽然为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的伦理关系做出了表率,却没有超越人生存在的痛苦境况。所以南宋士人才会对陶渊
明进行一再品读和评价,将陶渊明视为榜样,以其人格力量为精神依托,把指刺现实 的锋芒转化为保持自我高尚人格的内在精神力量,而陶渊明及其人生境界也成为他们
安顿人生、超脱痛苦的精神家园。 综上所述,南宋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理论批评与研究之所以不断走向深化与兴
盛,与南宋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文化思想状况及士人心态皆密切相关。其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以及士人的个人遭际、心态变化等,作为影响陶渊明批评的因素,都不 同程度地左右着士人的价值取向和评价观点,使得对陶公及其诗文的理解和阐释有了 多种角度和方式。
(二)文化暨文学本身的原因
如果将上述社会历史原因视作陶渊明批评在南宋之所以勃兴的外因的话,那么文
化暨文学本身的因素即为其内因。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历 史环境,尤其受到时代文化氛围及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于陶渊明批评来说,亦不例外。 前代评陶、论陶的成果及风尚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南宋陶渊明批评的发生、发展情 况。同时,文学的发展又有自身的规律,有从低潮到高潮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对一种文学现象的认识亦得到不断提高和深化。更重要的是,一个时代所倡行的文学 风格和审美趣向更决定了其批评理论的指向。 1.南宋之前对陶渊明的评价与研究是南宋陶渊明批评兴盛的重要原因 一种文化现象成为热潮不会是凭空而至,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积淀过程。 南宋之前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评价与研究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经过逐渐的
南宋陶渊明批评
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此过程中,其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及所代表的文化内蕴必然 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并引发对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因此客观上也成为南宋陶渊明批 评兴盛的重要原因,并为其做了必要的准备和良好的铺垫。 对于陶渊明的发现与文化审视始自东晋南北朝,以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为开端, 其间经过沈约、钟嵘、萧统等人的进一步阐释,确立了陶渊明以“隐”为特征的身份 定位,并尤为强调其高尚的人格精神。其中关于陶之生平家世、行为思想、人品志向 等的记载与评价,以及对陶集的整理,都成为后世论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其所
表达出的一些观点,如对陶渊明耻事二姓的肯定等,都在后世,尤其是南宋得到更广
泛的认同和更深入的阐发。受当时文坛审美风尚的影响,南北朝对陶渊明诗文的价值 没有准确的认识。在其简单的品评中,虽不乏真知灼见,部分概括出了陶诗“情真”、 “词婉”叫”的特点,但总体来说评价并不高,并且有割裂其人品与文品进行评价的 倾向,这也是南北朝评陶的特点之一与缺失所在。所值得一提的是,鲍照和江淹两位 诗人各有一首拟陶之作,成为后世拟陶诗的滥觞。作为陶渊明批评的开端,南北朝开 研陶、论陶之风的先声,为后世对陶渊明的批评与研究打下了基础,做了重要的铺垫。 没有南北朝对陶渊明价值的发现,也许就不会有后世对陶渊明的进一步研究和品评,
更不用说在南宋达到高潮。
隋唐五代的陶渊明批评是在南北朝评陶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隋代国祚较短,文
学无甚建树,对陶渊明的评价与解读基本与南北朝时无甚大异。只有少数一些文人,
如江总、卢思道等对陶诗之语言及田园风格投入一定的关注,亦有一些仿效之作。但 总的来看,陶渊明及其诗文仍然处于“不显”的状态。至唐五代,这种状况得到较大 改观。虽然唐人基于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事功意识,对陶渊明之隐不 甚认同,但对陶渊明的诗酒风流及以菊、松、柳等意象为代表个性风神却颇为注意并 加以发挥,丰富了对陶渊明性格特征的认识。同时唐人对陶之诗文十分欣赏,陶诗的 语言风格、田园意趣都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与肯定,摹拟、学习陶诗者大有人在。 并且唐人开始将陶谢并举,甚至是以陶韦、陶李并称,极大提升了陶诗的地位,也使 陶渊明开始跻身于一流诗人的行列,表现出对陶诗价值的深度体认。另外,对陶渊明 一些名篇的解读与认识也别具特色,开后世对这些问题进行论争的先河。尤其到晚唐 五代,文人们对陶渊明为人及为文的评价几无微词,将陶渊明与其诗文抬至极高的位 置。总之,隋唐五代的陶渊明批评承前启后,既有对前代评陶成果的沿袭与继承,也
内蒙古师}I:【大学颁L学位论文
不乏创新和发展。并部分地修正了南北朝陶渊明批评中重人不重文的倾向,对陶之诗 文的价值有了比较公正的看待与评价。更重要的是,中晚唐文人对陶渊明的理性认识
与高度评价,为即将到来的宋代的陶渊明接受与崇拜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北宋陶渊明批评是陶渊明批评史上相当重要的阶段,尤其对南宋评陶有着非同一 般的意义与作用。除了朝代上的延续性、同一性之外,北宋的时代精神、审美趣向、 学术方法以及文人的心态特征与治学特点等,都对南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
其评陶、论陶的风尚及评价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南宋所继承与发扬,可以说,正 是在北宋评陶热潮的带动下才最终产生了南宋陶渊明批评的兴盛局面。首先,陶渊明 诗文的价值在北宋初即已得到发现,并且经由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积极宣扬与推
许,使得陶渊明声名大振,并被推崇“为屈原后杜甫前一人”。蹦”梅尧臣更是以独 到的眼光,率先总结出陶诗“平淡”美的风格特征,并大力学习与倡导这种诗风,使 得时人对此有了具体的认识与认同。后苏轼出,不但辩证地总结出陶诗“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o蚓的内在审美特征,更遍和陶诗,将对陶诗的尊崇表现得淋漓尽致,’也
掀起了更广泛的咏陶、和陶的热潮。正是经过这些文坛大家的极力推崇与鼓吹,陶诗
的魅力与价值才得以展现,从而也带动整个北宋文坛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关注和品 评。除对陶诗的认识更为深刻外,北宋对陶渊明其人的品格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掘,
开始从多重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解析,有对其真率自然的处世之道,达观超然的人生
态度的赞美,也有对其体恤僮仆、关爱子女的一面的发现,还有对其安贫守道、热爱 农业劳动的高尚的品格的称道,比较全面地概括出了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同时,由于 宋代学术发达,文人的理性思辨及疑经惑古的精神使得北宋人在对陶渊明的评价中对 前人成说多有驳难,并依据自己的时代风尚提出许多新的观点与看法,如对钟嵘仅将 陶诗定为“中品”进行辩驳,给陶诗以新的定位;不同意萧统对《闲情赋》的评价,
为其正名等。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以及评论问题的独特视角与方式亦延续至南宋,给
南宋评陶以很好的借鉴。总而言主要陶渊明批评在北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无论在评 价的深度、广度还是理论的成熟度上都大大超越前代,表现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和一 门学科的独立性。其对南宋陶渊明批评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是南宋评陶发展到更高 程度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总之,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从d,N大,逐步推进的。南宋之前的陶渊明批评在
其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为南宋评陶、研陶高潮的到来做了积极的准备并打下了
南永陶渊明批评
坚实的基础,是南宋陶渊明批评兴盛发展的直接原因之一。
2.与宋代崇尚平淡、有韵昧的诗歌审美境界密切相关
“文学的历史进程,从来就与民族心理、民族思维的发展过程相吻合;而一定历 史阶段上的民族心理反映予审美活动,则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嘲6’有宋一代,平 淡作为一种理想的诗歌审美境界一直被大力提倡和普遍表现。自宋初始,宋人就在寻 找一种既区别于唐诗又能自成一体的诗歌风貌,这是宋人面对唐人极高的诗歌成就所 要突破的问题,同时也是诗歌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于是,梅尧臣首先明确
提出:
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 乎刺讥,然后知趣尚博远,寄适于诗尔.m”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1
将平淡美作为一种诗之极致进行推崇。梅尧臣的这种诗歌主张得到了欧阳修、苏舜钦 等人的肯定与响应,后苏轼与黄庭坚继续推行这种主张,并进一步对平淡美的内涵做
出阐释:
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1 但熟观杜子美夔州后古律诗,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o…
苏轼强调诗歌应在平淡的形式下包含着深厚的内蕴,而黄庭坚则更注重从句法、诗艺 的角度去理解,由高超的诗法达到看似平淡,实则不可企及的诗美境界。由对平淡自 然诗风的追求,几位大家不约而同地推崇陶渊明的诗文,以其作为平淡诗风的代表。 文学大家对平淡自然诗境的喜好与提倡,对北宋文风和诗风都有很大的影响,并成为 北宋人作诗为文的自觉追求。 这种对平淡自然之美的崇尚一直延续到南宋,在其诗话及诗论中屡屡可见,如葛
立方曾云: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平淡而 到天然处,则善矣。㈨1
陆游亦有:“身闲诗简淡,心静梦和平”‘硎。同时,南宋理学发达,理学影响下诗 歌风格亦崇尚平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曾论平淡的诗境曰:
作诗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便是陷溺耳。当其不应事时,平 淡自摄,岂不胜如思量诗句?至如真味发溢,又却与寻常好吟者不同。““
另一位理学家包恢也在诗论中标举含蕴丰厚而又平淡自然的诗歌境界,称之为“汪洋 澹泊”嘲1。基于这种对平淡诗美的追求,南宋人自然同样推崇具有平淡自然风格的 陶诗,并以其作为范本,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和品评。同时在宋代诗学观中,诗品与 人品原是统一的,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诗境来源于其平和闲淡的心境,而这种“心气平
和、淡泊明志”嘲也正是宋人在内心的自我修养中所致力于达到的境界,尤其对于
身处忧患、焦虑之中而又无处突围的南宋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魏了翁会这样评价
陶渊明:
’
一风雅以降,诗人之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吟咏情 性,而不累于情,孰能有如公者?“”
对平淡诗美的推崇在宋代成为风尚,对陶渊明的尊崇在宋代亦至极境。而南宋恰 是诗学理论的总结期,无论是出于对平淡美的诗歌理论进行阐释的自觉,还是对一种 文学现象进行解析的需要,都会涉及对陶渊明的理论评价,所以南宋评陶、论陶一时 成为热潮也即在情理之中。
,4
另外,由对平淡诗美的追求,宋人论诗亦非常强调诗之“韵味”。严格说来,“韵” 与“味”当属两种诗歌审美范畴。在宋代把“韵”作为各门艺术最高审美标准的当为 黄庭坚,其最初是以此来论书画艺术。以“韵”论诗是在北宋晚期以后才逐渐成为风 潮,其中以范温对此阐述得最为详尽:
南宋陶渊ⅢJ批评
妊也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现于世俗, 若出寻常。至于识者遇之,则暗然心服,油然神会。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 其是之谓矣。其次一长有馀,亦足以为韵。故巧丽者发之于平澹,奇伟有馀者行 之于简易,如此之类是也。。5”
并且以陶诗作为这种风格的代表,称其:
体兼众妙,不露锋芒。故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初若散缓不收,反复观 之,乃得其奇处.。…
这种论调在南宋得到诗论者和文人的普遍接受与肯定,于是以“韵”论诗者不乏其人。
如张戒、包恢、陈善等都曾对“韵”之内涵及表现做出阐释,陈善更是在《扪虱新话》
中直接推许陶诗“韵胜”,以其所达到的审美境界作为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宋人以 “味”论诗上承钟蝾、司空图,在北宋时期开始勃兴,至南宋得到较大发展。南宋人 在诗歌理论中对“味”进行详细阐说,认为其乃“平淡之味,是比语词、意义更深的 审美特质,是飘逸出诗的形式层面的形外之味,只可直觉领悟而难以准确限定或理性 说明。”∞1正因为“味”具有如此难以把握和说明的特征,所以南宋论诗者拈出陶 渊明作为诗“味”的代表,称许陶诗“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视三百篇几于无愧”㈨: “雅淡而味深长”脚11,赞赏其“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瞄21的蕴藉隽永之美。总 之,“韵味”是宋代诗学思想中特别重要的概念,“尽管宋人论‘味’多是由司空图 诗论引申出来,但其内涵已包容着宋人独具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向。”∞1具体到南 宋来说,尤其与南宋人理学思想影响下的尚平淡、重理性、崇人文的文化心理密切相
关。而陶诗在审美上具有了这样重要的价值,理所当然地进入南宋士人的批评视野, 成为其推崇和评论的对象。
综上所论,陶渊明批评在南宋达到高潮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 及文学本身的因素。文化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前代所积累的文明成果自然会成为后世 继续延伸的凭借及参考,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影响后世再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可以说如果没有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北宋陶渊明批评的发生、发展,就不会出现南宋
评陶、论陶的高潮。而就文学本身的因素来看,首先是宋代对平淡、有韵味的诗学境
48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_f学位论文
界的崇尚,带动其对具有同样风格及审美意蕴的陶诗的欣赏与追慕;其次是由文学发 展的自然规律所决定,诗学理论在南宋进入总结期,大量诗话及诗论作品相继出现, 并且在评论中多以陶诗作为评价的标准及范本;再就是理学思想影响下的文学观及美 学观亦倾向于将陶渊明及其诗文作为典范,对其做出符合理学伦理道德要求的新的阐 发和解释,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陶渊明批评的发展。
(三)南宋陶渊明批评的主要特征
南宋陶渊明批评是陶渊明批评史上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无论从评价倾向、评
论成果、品评视角还是批评方法上都有区别于前代的地方,表现出鲜明的南宋的时代 特色。 1.深受理学思潮的影响
南宋是理学大为发展的时代,不但出现了如朱熹、真德秀、包恢、魏了翁等一批
理学大家,其思想理论也日益走向成熟,并且在南宋后期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成
为官方正统哲学。理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修养方法对南宋士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 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也不免反映到其创作及文学批评中,南宋陶渊明批评也带
有鲜明的理学思想影响的印迹。
、7
、
首先,在对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进行评论时,有明显的用理学的道德要求去规范和
解释其行为、思想的倾向。如对陶渊明之隐,理学家即做如此评论:
《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饮酒》末章有
日: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渊明之智及此,
是岂玄虚之士所可望耶?……食薇饮水之言,衔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顾读者 弗之察耳。渊明之志若是,又岂毁彝伦,外名教者可同日语乎?”“1
明确提出其守拙田园的行为乃是得“箪瓢之乐”,其所作所为、所咏所叹无一不合乎 “彝伦”、“名教”,达到了理学修养的最高境界。包恢也认为陶渊明“以居闲独处
为乐”,
“其志高矣、美矣”㈣1,称许其得孔颜乐处的高尚志节。不独理学家有如
此认识,士人普遍持类似看法,如黄彻曾标举渊明得“尧、舜之道”嘶3,罗大经赞 美其长守山林、不为外界的荣利所动的高迈胸襟。总之,皆将其视为理想化的道德人
南束陶渊明批评
格的代表。另外对其耻事二姓之说的真伪,如果说在北宋还有质疑与辩论的声音,而 在南宋则无一例外地进行肯定,并为其贴上“忠君”的标签,使其行为归入儒家正统。 而在对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进行论争时,虽然也有人认为其旷达、出世的思想基调应属 庄、禅,但更多的评论还是将其归入儒家范畴,如认为其“有志于吾道”∞1,其所 学“正自经术中来”。…,其所行、所守俱为儒家之道。 其次,中国诗学思想本与哲学思想相通,因此在对陶之诗文进行评论时,也带有 鲜明的理学色彩。如在论陶诗的平淡风格时,即引入心学之“道”,认为其“淡泊平 夷”的风格特征乃来自于“君子之道”,属“淡而不厌。”呻1为陶诗的平淡论找到 了性理学上的依据。对于其诗的整体风貌及思想倾向,魏了翁提出:
先儒所谓经道之馀,因闲观时,因静照物,因时起志,因物寓言,因志发咏, 因言成诗,因咏成音者,陶公有焉。”…
从理学的角度去阐述陶诗的艺术价值,强调其合于儒家诗教的艺术特质。同时,在确 立陶诗之地位时,理学家也旗帜鲜明的提出:“渊明之作,宜自为一编,以附于《三 百篇》、《楚辞》之后,为诗之根本准则”㈣’。将陶诗与儒家经典并列,从理学的 角度把陶渊明的诗文典范化了。
2.理论相对成熟,认识不断深化
.
南宋是诗话创作大为丰富并逐步走向完善的时代,同时南宋又是诗学理论步入
总结和成熟的阶段。因此南宋的陶渊明批评较之前代,其在理论上所达到的深度及广 度都相对要高。南宋的大部分诗话或笔记至少有六十多种或多或少地谈到陶渊明,虽 然其中有些观点是辗转相抄或互有损益的,但大部分评论还是不乏真知灼见,在对前 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补充并加以发展的基础上,比较深刻地揭示出了陶渊明及其诗文 的特点及价值。如对陶渊明作诗的诗法、诗艺进行的讨论,宋代以前很少有人涉及这 个)'o-j题,北宋的黄庭坚、杨时、叶梦得等人在论述时也只是简单的强调其“出于自然”捌、 “不烦绳削而自合”∞”,并未对此做出深入的探究与说明。至南宋,文人开始自觉 对作诗之法进行总结和阐述,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如施德操即通过引述他人的观点, 道出陶、杜二人诗法的不同,继而又对其观点进行引申发挥,得出总结性的结论;而 刘克庄、陈模等人则将其人品与文品相联系,认为创作主体的个性特征对诗文有决定
塑鍪查墅丝盔兰堡主兰堡堡兰
一一.
性的影响;以包恢为代表的理学家从作家志意胸怀的角度立论,将诗作之高妙归功于 作者志节的高洁不俗等等。总之,这些评说论点鲜明,论据相对充足,对陶诗特点及 艺术规律有一定的发现,无论对于陶渊明批评还是诗学理论的总结来说,都是理论逐 步走向成熟的表现。并且,不仅对于其诗法、诗艺的评论如此,这种论证趋向在南宋 陶渊明批评中表现得比较普遍,比如说对其诗歌意境、韵味的探讨、对其品格特征的 评价等,皆成就斐然,是为显例。 就批评方法来说,南宋陶渊明批评更加注重在比较中进行评论。这种评论和前 代那种简单的陶、谢并举,陶、李并提不同,而是将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述相结合,并 证之以所比较者的诗文,深入到各个层面,从各种角度去比较说明。最常见的是陶、 杜对比,这种对比不再是印象式的评判,而是列举二人之诗文,从其诗歌风格、语言 特色、胸怀志向、历史地位等各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具体说明二者之风格特色及作 品之优劣高下。此外在对和陶诗的评价中,也广泛的引入比较说明的方法,不仅将苏 轼之和陶诗与陶诗原文相比,指摘其得失,还常常以韦、柳、白等人的拟陶、效陶之 作共同进行对比,讨论其与陶诗之不同,并概括出各人风格,给人非常明晰的认识? 其他还有同“王谢诸郎”、曹氏父子等所进行的对比,亦从多个角度对陶诗的特点、 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论说。 而且,基于对陶渊明的高度崇拜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南宋陶渊明批评在对陶渊 明及其诗文进行研究评论的过程中,认识也逐渐走向深化和多元化,注重多维度、多
视角、多方位、多层次的对陶渊明及其诗文进行评价与把握。最明显的例子是对陶渊
明性格及作品中“慷慨”、“豪放”一面的发现,是南宋人的独得之秘,丰富了前人 对陶渊明品格特征的认识,也给后世论陶以一定的启发。对其哲学思想的论争也是同 样,从其行为、品格所表现出的特征及其作品中所具有的倾向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说明陶渊明儒、释、道三家的归属,虽然并未达成共识,得出确定的结论,但在论辩
中也使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对陶之诗文内容及艺术审美的认识皆是如此,
这从前文所作的分析与论述中应能大详其略。
3.论陶成为文坛的风潮,成果突出
陶渊明批评在南宋达到高潮,评陶、论陶成为当时文坛的风尚。首先参与评论的 作家人数多、涉及面广,从南宋之初起,南渡文人、“中兴”诗人、理学家、江湖诗
派、“四灵”以及宋末遗民文人等,几乎各个群体、各个流派在其诗歌理论或创作中
商来陶渊1w批计
都会提到陶渊明及其诗文,对其个性风神、诗作特点、艺术风格等都有相当的了解。 而仿效、摹拟或追和其作品的亦大有人在,陶诗的意象、典故更是经常出现在南宋文 人的笔下。其次,批评的形式多样化。就拿诗话来既,虽然北宋的崇陶之风亦甚为盛 行,但在苏轼之前的诗话很少有论到陶渊明的,诗话论陶直到南宋才蔚为大观,并且 出现一些初步形成规模、一定系统的相当理性的学术评论,为陶渊明批评在理论上走 向成熟奠定了基础。另外,还出现了如笺注陶集。编撰年谱、画论等各种论陶形式。 其中汤汉、李公焕对陶集详加考订,,并进行集注的方式,对陶集的传播、评陶研陶的
深入大有益处。而王质、吴仁杰对陶渊明之生平经历、家世里居、行为事略等进一步
进行考证,为其编定年谱,开后世陶公年谱编撰之先河。两在一些史著、诗文、笔记 中也有涉及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内容,表现出一定的观点和评价倾向,丰富了评陶的形 式。在这些评陶的理论及作品中,其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上较之前代,也都有较大的提 高,尤其在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艺术特色、思想渊源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取得了比 较显著的成果。
‘
4.有过于夸张、神化之嫌 正因为深受理学思潮的影响,南宋人将陶渊明的人品和文品都推上典范地位,对
其评价之高前所未有。但也不得不指出,在这些对其品格及诗文的解读中,不可避免
的带有夸大和神化的成分。如在对陶渊明耻事二姓之说的论辩中,客观来看,虎丘僧
思悦的质疑当不无道理,但南宋士人,尤其是爱国遗民文人则对此确信无疑,并一力 称道其之“忠义”。这背后虽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但也不能不说这种评价有
刻意标举之嫌。另外,关于对陶渊明“圣贤”品格及地位的推尊,也有夸大的一面。 对于陶令之隐,历来的评价中不乏强调其高蹈遗世、旷达自适、安贫守拙之处,当属 确论。但南宋人却将其上升到闻道见性、与道俱在、得孔颜乐处的境界,直与圣贤等 同,就不免有些过分拔高了。 另外,在对其诗文的评价中,亦有同样神化、夸张之处。综观陶渊明所留下的诗 作及文章,总共不过一百三十余篇。其平淡清新的风格,自然天成的语言,以及优美
的意境,确有值得称道之处。如果从其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广性、艺术手法的表现和取
材范围的大小等方面综合来衡量的话,陶渊明是可进入中国文学史上优秀诗人的行
列。但如果象南宋士人所论,视其为李、杜等皆不能及的最伟大的诗人,其诗作“为
'
诗之根本准则”,便有过誉之嫌,偏离了历史实际。
内蒙古师范人学颂:}:学位论文
在南宋理学思想影响下的陶渊明批评对其人格特征及诗文价值的认识有趋向深
化的一面,但也存在过于夸大、神化的一面,这既是南宋陶渊明批评的特点之一,也 是其失漏之处。 总之,南宋陶渊明批评最主要的特征即是深受理学思潮的影响,也正是在这种思
想的影响之下,南宋崇陶、论陶才能达到如此高度。同时也正是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 南宋评陶也不可避免地有过于夸张、神化之处。但是也应该看到南宋陶渊明批评无论 从其理论的成熟度还是认识的深入程度上来说,比之前代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 突出的成果。南宋人确立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历史地位,对陶渊明批评研究的进一步 发展功不可没。,
南宋陶渊町j批评
余论
宋代对陶渊明的崇拜和批评研究均超越前代,达到高潮。而南宋陶渊明批评又以
其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思想环境而独具特色,从而也成为陶渊明批评史
上不容忽视的阶段。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段时期,它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兴亡更替,而是以 屈辱和退让为前提,偏安于江南一隅。这种社会状况对于文入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冲击, 所以一时人心动荡,各种心态交织并存。同时南宋又是中国思想史及学术史上较为发 达的阶段,儒、释、道三家进一步合流,理学走向成熟,学术研究之风盛行,成果突 出。基于这种社会思想氛围下发展起来的陶渊明批评,不可避免地带有其鲜明的时代 特色,具有与北宋评陶所不同的特征与倾向,因此有必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时段进行分 析研究。 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宋陶渊明批评进行了全景式的描 述与观览,并在同前代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宋评陶的状况、特征及兴盛的原 因做出了梳理和论证。
’ 。 ’
这一时期的陶渊明批评依然是从对其人品和文品的评论入手,从各个角度、各个 层面详加阐释与发掘,一方面对前人所做的评说进行引申发挥,做更具体的说明,另 一方面也不乏自己的精彩创见,颇有独到之处,在对陶渊明的个性特征、作品的思想 内涵、艺术表现等问题上都有超出前代的识见。就其论陶的成果来说,尤其是在陶集 的刊行、年谱的编撰、诗文的笺注方面,以及对其思想归属、艺术风貌的探索上均有
不小的建树。但是也不可否认南宋的陶渊明批评亦有失漏之处,有过于夸大和神化陶
渊明及其诗文的地方,这里面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原因,需要我们注意,而这也是南 宋评陶的特色之一。同时陶渊明批评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有对前代成果的继承与 发扬,也将在后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注释
[1][11][12][17][20][39]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88,91,90,91,89,89. [2][23]钟优民.陶学发展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杜,2000:11,50.
[3][53[粱]沈约.宋书CA)【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85,2287--2288.
[4]李善.文选:卷五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791. [6][13][243]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60,260,260. [7][8儿9][15][24儿梁]萧统.陶渊明传[A].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CD].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10][233]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5,87.
[14][16][47][58][70][176][245]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15,2093,
2148,2093,2515,2093,2515.
n8]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322--327. [19][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九阻].上海:扫叶山房。民国8年(1919):41. [21][唐]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A].见:[清]董诰编.全唐文:卷一三一D1].北京:中华书局排 印本,1990:581, [22儿26][31儿32][33][40][41][42]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76,361,375,
371,512,1920,720,2151.
(25]孙钦善校注.高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70. [27][45][48儿51][52】[60][66][76](98][102][205][107][144][245][154][155][158J[161] [170][171][173][181][201][202][206][220][222儿267]转引自北大中文系.陶渊明研究资料汇 编It].北京:中华书局,1962:19,25,43。38,38,10,97。115,209,106,56,115~116,
203,73,74,114—125,115,103,65,113,76,56,63,100,73,216,100.
(28][唐]王维,[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十八[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34. [29][清]王琦注.李太自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993.
[30][清]仇兆鳌注.社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563.
[34儿唐]皎然.论卢藏用(陈子昂集序)[A]见: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卷三咖.山东:齐鲁书
社,1986:162. [35][63][65][80][112][146][150][151][162][168][175][191][200][203][207][218][223] [224儿225J[249][272]王大鹏等编.中国历代诗话选[蜘.长沙:岳麓书社,2985:39,471,268,
749,611,844,542,551,790,702--703,696,751,556,784,713,556,611,556, 825,432。237.
南未陶渊叫批评
[36]王利器校注.文境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88. [37][唐]皎然.讲古文联句[A].见:四库唐人文集丛刊:卷十[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89. [38]霍松林校注.说诗啐语:卷上[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03,207. [43]李剑峰.元前陶渊明接受史[蛔.济南:齐鲁-ts社,2002:226. [44][91][185][230儿宋]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51,1355,877,1083.
[46]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93.
[50][54][55儿56][62][68][69][77][89][227][242][248][252]J£京人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 诗[M].北京:北京火学出版社,1991:11331,6631,2861,2867,10074,6503,9531,44246,
22846,25473,27537,3171,25249.
[49][57]毛德富等主编.苏东坡全集:卷九十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5445,5442. [53][60]引自[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M].见: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41,101. [59][85][159][177][186][194][211][213][221][2691钟优民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岫.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83,142,131,151,136,134,109,115,139,117.
[61][宋]叶梦得.说郛:卷八[M].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捧印本,1986:3.
[64][67][139][,251][262]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443,433--434,483,
483,681.
’’
[71]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245.
‘
[72][234]金照年译注.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29,274. [73儿loo]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3,203. [74][75][87][90][92]许逸民校楫.陶渊明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6:l,17,17,2。19. [78][84][120][121][122][123][124][126][127][131][132][134][178][184][211][241]唐圭 璋编.全宋词[加.北京;中华书局,1965:1983,3296,1544,3379,1351,2992,3232,2440,
1757,2416,2533,1497,3010,2195,1595.
[79][199][254][2653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433,
480,478,482.
[81][82][83][99][106][140][156][253]黎靖德注.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3243,
874,3327,3327,3243,3324,3327,3328.
[86][119][130][187][208][清]吕留良等辑.宋诗钞[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508,461.
’
530,783,328.
[88][111][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十[M].见: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店,1984:156,13. [93]联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044. [94]熊飞等校注.谢叠山全集校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7. [95][135][宋]郑思肖.郑思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0,240.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L学位论文
[96][宋]文天祥.文天祥全集[M].北京:中国15店,1985:363. [97][116][198][284][268]黑文治.采诗话全编[M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884,8885,
‘
8884--8885,8885,8885.
[100][10ll[128][128][133][143][209][214][228]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78:199,461,453,338--339,272,476,360,272,393. [103][宋]罗愿.陶令祠堂记[A].见:鄂州小集:卷三.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33. [104][109][118]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90一
391,62,376.
[108][167][266]常振国等编.历代诗话论作家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94,94,92.
[110][210][212][235][236]孙钧锡校注.陶渊明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43,
181,86,48,65.
[113][宋]李公焕注.笺注陶渊明集:卷四[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8年(1919). [114]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帕.北京:中华书局,1983:92. [115][153][195][204][261]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358,142,
142,183,142.
.
[129][137][157][179][183]引自陶渊明诗文汇评[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185,204,
204,321,329,
[136]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1. [138]郭绍虞.陶集考辨[J].燕京学报,第二十期.
.
[141][192][205]郭绍虞辑.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51,58,151. [142][164][197][219][271]引自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诸本评陶范集[扣.四部备要本.北京: ‘中华书局,1935:106,102—103,101,106,101.
[147]李泽厚.美的历程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96—197.
[14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11. [149][174][188][189][190][238][260]陈应鸾.岁寒堂诗话笺注[羽.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33,38,46,34,33,109,38,109,33.
[152][180]E257][258]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484,485--486,
373,373.
,
[100][163][165][166][196][182][239]郭绍凑主编.宋金元文论选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410,392,336,270,308。376,377.
[169][172][来]吴曾.能改斋漫录[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233,227.
[193][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M].见:申骏编.中国历代诗话选粹:上册(M].北京;光明
日报出版社,1998:100.
南宋陶渊州批评
[215]方勇.南宋遗时涛人群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8. [216][宋]高宇.月泉吟社诗[A].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 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217][宋]舒岳祥,刘正仲.阆风集[M].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226]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229][231]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27.18. [232][240]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岫.北京:中华书局。1995:10,8. [23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87.
[244J钱钟书.管锥编[岫.北京:中华书局,1979:1224,1220.
[246]蔡镇楚,中国诗话与唐宋诗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1992,(4). [247]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M].见: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154.
[250][273][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M].见: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
印本1984:202,282. [255]钟涛.从陶诗显晦看中国古代诗歌审美观念之走向[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1).
[256儿270][宋]魏了翁.费元甫注陶靖节诗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79:281,282. [259][263]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蝴.四川:巴蜀书社,1997:315,313。315.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二i: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专著类: 1.[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 3.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58.
5.孔凡袍点校.苏轼文集咖.北京:中华书局,1986.
6.【宋,阮逸注.文中子中说[M].上海:扫叶山房,民国8年(1919).
7.[清】董诰编.全唐文咖.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90.
8.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孙钦善校注.高适集校注[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0.嘴]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H].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M].山东:齐鲁书社捧印本,1986.
14.王利器校注.文境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5.霍松林校注.说诗啐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6.[宋]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17.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砌.北京:中华书局,1982. 18.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来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9,毛德富等主编.苏东坡全集[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20.[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M].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 21.[宋]叶梦得.玉涧杂书.说郛[M].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排印本.1986. 22.孟子[蝴.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23.许逸民校楫.陶渊明年谱[蝴.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唐圭璋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5.黎靖德注.朱子语类[羽.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清]吕留良等辑.宋诗钞[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
27.[朱]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蛔.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4.
28.联相新,康华.标点本二十五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9.熊飞等校注.谢叠山全集校注[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南束陶渊I¨J批评
∞
;;
[宋]文天样.文天祥全集[M].北京:北京市中国f5店,1985. 吴文治.宋诗话全编[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邓f“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
驼 ∞ 弘 拍 ∞ 盯 鹞 ∞ ∞ 虬 铊 ∞ “ 蛎 蚰 盯 勰
[宋]罗愿,鄂州小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档馆,1935.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钟优民.陶学发展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北大中文系.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李剑峰.元前陶渊明接受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2. 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王大鹏等编.中国历代诗话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5. 钟优民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孙钧锡校注.陶渊明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郭绍虞辑.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诸本评陶汇集[M].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1935. 常振国等编.历代诗话论作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凹 ∞
Ⅱ 娩 船 孔 弱 弘 耵 鼹 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笺注[M].卷上.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诗文汇评[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
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郭绍虞主编.宋金元文论选[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申骏编.中国历代诗话选粹[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方勇.南宋遗}亡诗人群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帕.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觚 钆 娩
60
内蒙古师范人学硕I:学位论文
63.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IS局,1995. 6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65.钱钟稍.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6.[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蝴.见: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本,1984. 67.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四川:巴蜀书杜,1997. 68.郭绍虞.宋诗话考[岫.北京:中华书局出舨社,1979. 论文类: 1.郭绍虞.陶集考辨[J].《燕京学报》第二十期. 2.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3.蔡镇楚.中国诗话与唐宋诗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1992,(4).
4.胡建次.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J].九江师专学报2002,(2). 5.钟涛.从陶诗显晦看中国古代诗歌审美观念之走向[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1) 6.方勇.南宋遗民对陶渊明形象的重新阐释[J].文史知识。2001,(12).
61
南束陶渊lⅡJ批评
文献综述
对于陶渊明的批评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非常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 现象。由于其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和典型性,越来越受到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关注。近几 十年来,一批与之相关的著作相继问世。 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北大、北师大中文系师生共同编集《陶渊明研究资料汇 编》,辑录了各个时代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和论述,收集比较丰富,为陶渊明 批评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资料。后钟优民的《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出,对《汇编》进 行了补充,收集的内容更为全面,成为陶渊明批评研究的可资参考的基础资料。90 年代出版的袁行霈的《陶渊明研究》以及戴建业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与以 往研陶单纯的关注陶作本身或陶渊明其人不同,从批评史及接受史等角度切入,进行 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进入2l世纪以来,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到陶渊明批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现象 和发展规律,开始从历时的角度,对陶渊明批评进行动态的、分期的考察。比较有代 表性的论著有钟优民的《陶学发展史》和李剑峰的《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钟著以开 阔的视野和恢宏的气势,建立起一个陶学研究的完整体系。全面、系统、具体、深入 地描述和揭示了南北朝至20世纪90年代的陶学研究历程和发展规律,在充分占有史 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描述了陶学的发展史和流变。李剑峰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 遵循历史的轨迹,系统地探讨了元前各个历史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两部论著虽 然都注意到了宋代陶渊明批评在陶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亦对其进行了相对深入的 论述。但都倾向于将宋代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历史时期进行研究,而且尤其偏重于对其 间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陶学论家(如苏轼、黄庭坚等)的论说的探讨上。而对南宋这 一特定历史时期内陶渊明研究的独特现象和发展规律,以及关于其文学理论的发展及 特点则相对忽视。 同样的,目前所见到的学术论文,如胡建次的《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 (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亦是对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陶渊明论做出整体 的考察和透视。王明辉的《宋人神化陶渊明现象及其成因论略》(九江师专学报2004 年第1期)及周远斌的《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原因之探究》(文史哲2003年第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期),则对宋代高度崇陶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剖析,同时还对宋代陶
本文关键词:南宋陶渊明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