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虚词与穆旦诗歌形式的现代革新

发布时间:2017-07-16 01:04

  本文关键词:论虚词与穆旦诗歌形式的现代革新


  更多相关文章: 穆旦诗歌 现代汉语虚词 诗歌形式 知性抒情


【摘要】:大量使用现代汉语虚词是穆旦诗歌形式实现现代革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使穆旦诗歌句式灵活自由,形成多重交织、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凸显了以音尺为单位、轻重相间为基础的听觉节奏和视觉节奏交响的现代诗歌节奏特征。大量现代汉语虚词入诗增强了穆旦诗歌叙事与说理能力,强化了具体描写事物、展现现代人复杂生活状态与复杂情感的表现功能,呈现出繁复多义的现代诗歌风格。穆旦大量使用虚词入诗,也使其诗歌在审美情趣上呈现出知性抒情特征,提升了中国现代诗歌抒情的审美品质。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穆旦诗歌 现代汉语虚词 诗歌形式 知性抒情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歌隐喻研究”(15BZW1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梁启超在概括清末学术思想时说“: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a在欧风美雨的荡涤下,传统文化、传统诗歌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向西方的欧化思维与观念广泛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催生出新的诗歌思维方式、语言形态与审美风格。静谧玄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彬;穆旦诗歌的修改情况举陈[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黄菊,张扬;“生命也跳动在严寒的冬天”——论穆旦诗歌中的“冬天意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徐晓利;;试论穆旦诗歌中的死亡与新生话语[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4 郑艳君;;论穆旦诗歌的戏剧化特色[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5 张军;穆旦诗歌中的戏剧主义特色[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6 符杰祥,张光芒;“受难的形象”——论穆旦诗歌的人格价值与文化意义[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龙泉明,汪云霞;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田春荣,刘进华;穆旦诗歌中的几个意象与词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9 刘畅;穆旦诗歌片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10 李宝平;;个人与社会命运的承担——评穆旦诗歌《冬》[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振亚;;拓展·创新·交锋——“穆旦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2 刘超;;痛苦的追问与追问的痛苦——论穆旦诗歌的精神历程[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振亚;专家学者研讨穆旦诗歌创作[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琼琼;论穆旦诗歌语言[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玲玲;在沉沦与超越之间——论穆旦诗歌中的苦难意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谭梅;穆旦诗歌的内在结构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3 周利众;论穆旦诗歌的“非个人化”品质[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光辉;穆旦诗歌接受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5 王倩;突围者的足音—穆旦诗歌简论[D];山东大学;2013年

6 娄燕京;论穆旦诗歌的人称结构与主体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彭广见;穆旦诗歌的符号学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春光;论穆旦诗歌的存在主义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德明;拯救灵魂:穆旦诗歌的宗教内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晓磊;异质与标志:论穆旦诗歌的语言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6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46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