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著书的观点_司马迁发愤著书说_《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海师范大学》 2011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王庆
【摘要】:“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理论命题,也是古代文学争论热点研究之一,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说:“愤怒出诗人”,由孔子“诗可以怨”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从韩愈“不平则鸣”到欧阳修“诗穷而后工”之说,凡此种种,使其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传统体系。本论文对于“发愤著书”说的形成原因、理论内涵、发展轨迹、思想表现、理论意义与功能等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争取全面、多角度地对于“发愤著书”说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本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发愤著书”说的理论溯源和理论正式形成的原因。“发愤著书”说从萌芽到其形成有一个深远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变化过程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孔子的“诗可以怨”及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提出的“发愤而抒情”等文艺理论,无不说明“发愤著书”说理论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与《史记》的横空出世对于“发愤著书”说理论的正式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文学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不仅受到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它的正式形成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通常与提出者本人的文化修养、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第二章探析了“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本章认为,“发愤著书”说的理论主体在于一个“愤”字,主要讨论了在西汉武帝时期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司马迁自身的“愤”产生的原因,及司马迁人生经历中愤的具体表现,由于在上一章已经分析过他整个人生历程的起起落落,大概勾勒出“愤”的产生过程,因此本章着重讨论“愤”在司马迁人生中的一些典型表现以及他的一些人生感悟,对于“愤”的这些表现上升到理论高度,探讨“愤”的理论意义。此后,从文艺心理学角度探讨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心理美学机制,包括著书的心理基础及内心驱动力等等。此外,第三节说明了“发愤著书”说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它与心理美学机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第三章阐明“发愤著书”说对于后世许多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对一些诗文理论和小说理论的影响。从先秦到明清时代,“发愤著书”说的文艺理论思想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汝德;;“发愤著书”──文学创作的本质和规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9期
2 袁伯诚;;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意义 论“愤”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林天钧;;论“发愤著书说”的历史演进[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4 赵金色;;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对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J];前沿;2009年06期
5 杨立军;承先继圣 惜死立名──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其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庆振轩;张馨心;;“发愤著书说”平议——古代文学争论热点研究之一[J];社科纵横;2006年07期
7 孟修祥;论司马迁“发愤著书”与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认同[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继武;;《聊斋志异》反讽叙事修辞简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王光志;翟爱华;;《聊斋志异》中三个“真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李少军;;《书痴》:封建文人之人生寓言[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4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5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方向红;;命意宏博 气贯一篇——论司马相如辞赋的气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陈若英;;信息公开——强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维度[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江小角;方宁胜;;桐城派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传印;;戴名世人物传论研究[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俊玲;;发愤不平——论性灵说的生命意绪[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范道济;小说“发愤”论对诗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3 张强;;论“发愤说”发生发展的历史[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4 马雅琴;欧阳修与司马迁[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马雅琴,王麦巧;“发愤著书”说在唐宋时期的新发展[J];渭南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泽需;;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再考辩[J];电影评介;2008年12期
2 张峰屹;;“发愤”与“发奋”——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双重内涵及其超越时代的意义[J];文学前沿;2000年02期
3 李泽需;;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生命意识[J];名作欣赏;2008年14期
4 岑玲;发愤著书 光耀千古——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悲剧意识及创作心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邱婷婷;;唯发愤能作好文[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S1期
6 袁伯诚;;试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讽谕文学理论的影响[J];固原师专学报;1984年02期
7 赵志成;;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8 潘定武;;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04期
9 胡以娜;;关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再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许彦龙;;试论司马迁对“屈原困境”的认同与超越[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辉;;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许锬辉;;《史记》赞辞褒贬的修辞意义[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陈小赤;;略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先进性[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4 周忠庆;;司马迁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史学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薛瑞泽;;西汉以后对司马迁的评介[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吕培成;;从《春秋》大义到《史记》之立意提要[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7 刘华祝;;释司马迁“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而遭腐刑[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8 方铭;;《史记》的尊孔重儒问题[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雷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著史宗旨述论[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10 崔继军;赵佳妮;;《史记》微言张骞的几种情况[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琪;[N];中国艺术报;2003年
2 庄亭;[N];北京日报;2001年
3 王双;[N];文艺报;2005年
4 李丹;[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文广;[N];联合时报;2000年
6 吕培成 吴玲玲;[N];光明日报;2005年
7 孙豹隐 樊兆青;[N];人民日报;2001年
8 白漠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储国强 张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彩霞;[N];中国档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涛;元前《史记》诠释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白效咏;汉代的易学与政治[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福燕;司马迁与鲁迅比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韦俊梅;“发愤著书”说源流探析及文学理论意义[D];延安大学;2010年
4 路雪莉;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王艳;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当代美学诠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晶晶;司马迁教化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郭春雨;《史记》的中下层人物形象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德祥;汉代儒家商人观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建蓉;司马迁、桑弘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5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