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野中的梁代宫体诗
本文关键词:历史视野中的梁代宫体诗
【摘要】:考察梁王朝时期南北人士慕容绍宗、侯景、何之元、萧衍、徐陵等关于宫体诗的描述,可以明确,宫体诗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它特指萧纲自531年至548年为太子期间以徐d[为首的东宫文人创制的一种专事描写女性和咏物、体制淫放的诗歌,目的是供后宫妇女阅读、赏玩,希望它能"代彼萱苏",使后宫妇女"微蠲愁疾",起到一种怡情养性的作用。从时人的论述可以看出,宫体诗在当时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它严重地摧伤了梁王朝的国家政教、用人制度和世道人心,加速了梁王朝的灭亡。由于这个诗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宗旨、时间、地点和作家群,所以宫体诗及其作家的界定就不能超越这个历史范围去考虑,而必须满足这个前提和条件。因是之故,梁代前后及梁太子东宫之外的其他作家所创作的艳诗,就不得随意序入宫体诗之列。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宫体诗 特征 历史概念 太子东宫 界定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在研究宫体诗时,我们总是面临着这样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宫体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诗体? 关于其特征,唐代史学家曾有过简单的描述,姚思廉和李延寿说它“轻艳”①,魏徵说它“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 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②,认为宫体诗就是一种以女性为描写对象的风格轻艳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青;;中国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J];河北学刊;2011年01期
2 闫灵芝;;汉末魏晋文人五言诗人文意蕴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夏侯轩;李征宇;;南朝表文的骈俪化过程初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吕双伟;;骈文内涵的三个向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刘湘兰;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多层面性[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黄素贞;;语言媒介与南朝诗风的演变[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7 陈冰;鲍照女性题材诗歌创作的新变特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陈怡良;;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涵省察及多面向诠释——兼对“南山”一词新解[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崔筠;;论西晋诗歌的隐逸倾向及其诗史意义[J];集宁师专学报;2010年02期
10 罗惠缙;;以九老会为首的怡老会社主题探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2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旭辉;山水赋生成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王卓玉;逯钦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文卿;唐前游仙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鞠传文;汉代教育制度与汉代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斯斌;玄言诗批评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敏;韩愈诗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鹏廷;建安七子述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如;宫体诗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2 唐建;二十世纪宫体诗论辩述要[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王顺贵,胡建次;20世纪宫体诗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马纳;试论宫体诗兴起的背景[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丽青;宫体诗在初唐延绵的原因[J];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归青;论宫体诗的审美机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李长庚,傅来兮;情感抒发的追求与失落——浅论宫体诗主体情思的表现[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8 归青;观赏性:宫体诗的基本特质[J];学术月刊;2005年04期
9 熊群花;;美人——宫体诗诗人心中的缪斯——宫体诗以女色为描绘对象之因由初探[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10 归青;;南朝宫体诗分期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归青;南朝宫体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雷;论宫体诗与南朝社会[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s,
本文编号:57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7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