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

发布时间:2017-07-27 16:30

  本文关键词:“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


  更多相关文章: 冯梦龙 “三言” “无讼”梦 社会秩序


【摘要】:冯梦龙编纂"三言"的初衷是"导愚"与"适俗",为此"三言"的故事经过了双重筛选,蕴含了丰富的法律信息,具有重构民间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冯梦龙始终关注诉讼带来的社会问题,主张"省其谳牍、使其无讼"。在"三言"中,"无讼"不但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冯梦龙借"三言"构筑"无讼"梦,虽不失积极意义,也是一个尴尬的悖论,但这并不影响"三言"及其"无讼"梦具有以古鉴今的价值。
【作者单位】: 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冯梦龙 “三言” “无讼”梦 社会秩序
【分类号】:I207.419
【正文快照】: 古代文人小说对法律秩序的重构产生过积极作用,经过文人小说重构起来的民间法律观念成为司法的重要文化资源。学界对于“三言”的研究,多注重作家、作品的考察和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描述,而跨界研究则用力不多。考察“三言”与冯梦龙的“无讼”梦,可以拓展和深化冯梦龙与“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秀平;“三言”对女性美的刻划与礼赞[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白艳玲;“三言”研究十年回顾(1990~1999)[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4期

3 韩希明,吕爱丽;试论“三言”中家庭文化生活的审美取向[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邱绍雄;试论“三言”中的商贾小说[J];云梦学刊;2001年06期

5 宋淑慧,李玉春;浅论“三言”的思想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Z1期

6 程传荣;论“三言”中的商人形象[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7 周广秀;论“三言”之梦[J];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04期

8 孙义梅;“三言”中商人形象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刘军华;在真情与理性之间徘徊——论“三言”女性形象的矛盾性[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03期

10 苏建新;“三言”“两拍”中的词与词人[J];天中学刊;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欢欣;;“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探析[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段军;耿光华;;动静相和 道技相谐——论“三言”的叙事结构[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周均美;;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桑林峰;“三言”改文风[N];光明日报;2013年

2 蔡家园;由“悟想”抵达自由[N];文艺报;2014年

3 ;晚明文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德福;《庄子》散文“三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果;“三言”性别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炜;“三言”中商人的婚姻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美琳;“三言”中的儒家思想[D];渤海大学;2015年

3 朱红杰;“三言”中的欲望叙事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4 刘力铭;“三言”言情题材故事人物心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魏君;“三言”、“ 二拍”中的“偷情”故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沈媛媛;“三言”中的涉道作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何进;“三言”、“二拍”中的僧尼形象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8 张阳;“三言”“二拍”的地域叙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王瑞雪;“三言”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D];延边大学;2008年

10 钱娜;“三言”中知识男性之情欲心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2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82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