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中心到边缘:民初“海上流人”的结社或雅集新论

发布时间:2017-07-27 18:12

  本文关键词:从中心到边缘:民初“海上流人”的结社或雅集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诗社 上海 清遗民 沈曾植 李详


【摘要】: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转型期,在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遗老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无疑充当了传统文化的活的载体。他们的雅集或结社活动,虽然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与传统的诗词结社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身上带有强烈的文化守护者的意味。上海作为一个自19世纪中叶就开埠的现代租界,居然在民国之际,成为了遗老的聚集地;从流落租界,到安于租界,并进行结社酬唱,牵涉到极为复杂的历史变革与文化心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诗社 上海 清遗民 沈曾植 李详
【分类号】:I207.2
【正文快照】: 从鸦片战争以来,上海就一直充当着中国通往“现代”的入口,成为租借地的“成功典范”(the con-cessions as a model)。到19世纪末,西方人把它视为可以同伦敦、巴黎相媲美的国际大都市[1](P109)。作为十里洋场,上海既是输入西方文明的中心和先锋,又有着高度的商业化以及相应的

本文编号:58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8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