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作品中文化身份建构
本文关键词:席慕蓉作品中文化身份建构
【摘要】:文化身份对于作家的精神世界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席慕蓉的诗歌多通过意象和母题的选择,表现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亲近和依恋,从创作手法到审美追求都表现出了她的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后期散文作品中,她渐渐了解了蒙古族的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对于族群历史有了更为深入和理性的认识,她的乡愁由于有现实的对象而变得深刻和具体,关注的角度也更多地转向了族群发展和文化传承。而在台湾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体现在她的写作细节中。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席慕蓉 族群意识 文化身份
【基金】: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MDYB1429)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文化身份对于作家的精神世界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台湾又是汉民族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席慕蓉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是复杂的,而在台湾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体现在她的写作细节中,所以表现在作品中,席慕蓉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占春;;一个族群的诗歌记忆——论吉狄马加的诗[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投文;;吉狄马加的声音诗学——解读长诗《我,雪豹》的一个视角[J];阿来研究;2016年02期
2 李骞;刘启涛;;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的民族认同[J];阿来研究;2016年02期
3 刘莉;;“大地祭司”的无限之光——读吉狄马加的诗集《身份》[J];阿来研究;2016年02期
4 于秀娟;;席慕蓉作品中文化身份建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5 曹霞;;“异域”与“历史”书写:讲述“中国”的方法——论严歌苓的小说及其创作转变[J];文学评论;2016年05期
6 李骞;;论吉狄马加诗歌的人类学价值[J];文学评论;2016年05期
7 刘启涛;李骞;;吉狄马加的诗学理念[J];文艺争鸣;2016年02期
8 王辰龙;;雪豹,或关乎死生的现代寓言——吉狄马加《我,雪豹……》阅读札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孙晓娅;;践行生命的王者——评吉狄马加长诗《我,雪豹……》[J];作家;2015年15期
10 范云晶;;“巨人传”与“侏儒史”——从吉狄马加诗歌《我,雪豹……》看“人兽”辩证法[J];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明华;席慕蓉诗歌的现代意识和古典情怀[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张丽云;浅论席慕蓉的创作内涵[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3 胡牧;;一首关于“青春”的好诗——席慕蓉《青春之一》解读[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2期
4 袁璇彦;;和风细雨的美——评席慕蓉的《无怨的青春》[J];群文天地;2012年18期
5 樊洁;;浅谈席慕蓉诗歌中的女子形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04期
6 杨自强;并非席慕蓉的“席慕蓉”[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4期
7 陈素琰;席慕蓉的艺术魅力[J];文学自由谈;1990年02期
8 江问渔 ,何亚子 ,梁伊人;“席慕蓉热”三人谈[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3期
9 孙生民;;重读席慕蓉[J];文学自由谈;1990年04期
10 陈永禹;精理传情 秀气腾采——席慕蓉及其创作简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于弘;;席慕蓉新诗的草原书写研究——以《我折迭着我的爱》为例[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林于弘;;席慕蓉新诗的草原书写研究——以《我折迭着我的爱》为例[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3 樊洛平;;女性心灵的诠释——席慕蓉的创作心态情感方式[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明宇;席慕蓉:诗歌是我的痴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2 见习记者 武晓瑜;席慕蓉:我是个迟来的旁听生[N];华兴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霞 实习生 廉亦涵;历史从未远去 就在你我心中[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武翩翩;“诗歌引领我前行”[N];文艺报;2010年
5 李倩天;席慕蓉在额济纳讲游牧文化[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姜小玲;席慕蓉:一个在沙上写诗的人[N];解放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京雪;席慕蓉:人生是本太仓促的书,要珍惜[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记者 武翩翩;席慕蓉:“以诗为名”的秋天之约[N];文艺报;2011年
9 张光茫;触动人心的真情与忧愁[N];河北日报;2013年
10 娄奕娟;吟唱与愁思[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然;试论席慕蓉诗文的民族特性及汉文化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洁;论席慕蓉绘画对其诗文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赵善华;席慕蓉散文研究[D];华侨大学;2010年
4 赵炜;席慕蓉诗歌创作及其现象再解读[D];郑州大学;2007年
5 包萨日古拉;论席慕蓉散文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辛艳;把岁月沉淀的美镌刻成永恒[D];青岛大学;2009年
7 梁华珍;一条河流的梦[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璐;席慕蓉诗歌:在传播中盛开的奇葩[D];西南大学;2008年
9 赵雯雯;席慕蓉诗歌韵律及其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红梅;论席慕蓉的爱情诗[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5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8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