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
本文关键词: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
【摘要】:作为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虽然迄今仍处于迟滞乃至不被理解的状态,远未达到人们所期待的历史化和知识重构的要求,但它毕竟在推动学术创新和纠谬辨正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对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来讲,比较突出、最具难度的是,因与现实政治同构而导致的档案化和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以及空间延展和传播媒体变化而催生的新史料问题。对此,我们应该超越狭隘、功利和短视的思维观念,站在"与古人处同一"而又超越的大文化立场进行观照和把握。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史料研究 学术创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重点项目“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及其主要路径与方法”(15AZW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作者吴秀明,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杭州310028)。当代文学在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以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人们厌烦了“以论代史”“以论带史”的阐释模式,也不再满足于过于主观的“感觉式”“批评化”的评判思路,而是广泛借鉴传统朴学和西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按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光;冲破反儒之锁──对当代文学一种现象的研究[J];江汉论坛;2001年06期
2 朱玉月;当代文学的深刻反思和新的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构——读吴培显《诗、史、思的融合与失衡——当代文学的一种反思》[J];当代文坛;2002年06期
3 孟繁华;当代文学的发生、来源和话语空间[J];南方文坛;2003年02期
4 李莉;浅谈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毕光明;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教育[J];文学自由谈;2004年03期
6 ;“当代文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7 方伟;当代文学的市场化倾向[J];河北学刊;2004年02期
8 姚晓雷;从参与社会角度看当代文学的价值[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9 赵卫东;当代文学的“主义”更替与现实窘境[J];文艺研究;2004年05期
10 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复习题型指导[J];当代电大;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2 王本朝;;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张福贵;;两种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质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焦应魁;郝日;;从“两为方针”到“三个代表”——兼论当代文学艺术的功能与使命[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思敬;;当代文学命名与学科整合问题(提纲)[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钱谷融;吴俊;;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道主义[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8 ;年会小组讨论情况 第三小组举行了“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讨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廷秋;;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报告[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鸿声;;现当代文学北京空间叙述的差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首部大型当代文学编年史历经五年编纂面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2 陈学璞;广西当代文学的产业自觉[N];广西日报;2005年
3 张业松;关于“当代文学”的“说法”[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记者 杲文川;文学所当代文学室扫描2006年中国文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孙中春;当代文学应坚守精神高地[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郭宝亮;重建当代文学的深度[N];文艺报;2007年
7 记者 杨燕;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在昆成立[N];云南日报;2007年
8 李玮慧;“当代文学缺什么”[N];文汇报;2008年
9 陈应松;当代文学的困境与突围[N];文学报;2008年
10 记者 裴蕾;“请正视当代文学的价值”[N];四川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2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俏梅;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D];中山大学;2007年
4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5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6 钱文霞;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包英格;《蒙古族当代文学观念嬗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金龙;新时期初期《人民日报》对文学的引导[D];南京大学;2014年
2 马菁菁;论当代文学对潘金莲形象的改写[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刘玲;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曦;五年制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新体系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杜娃来;内蒙古当代文学在蒙古国[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徐刚;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姚康康;“组织写作”与当代文学的“一体化”进程[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婧;当代文学媚俗倾向的原因探析[D];扬州大学;2013年
9 蓝菊;地点:一个符号斗争的场域[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刘晨芳;当代文学观反思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9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8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