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娜拉神话的颠覆与终结——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出走”主题

发布时间:2017-08-29 13:38

  本文关键词:娜拉神话的颠覆与终结——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出走”主题


  更多相关文章: 娜拉 妇女解放 父亲形象 小团圆 启蒙话语 主流价值观念 《倾城之恋》 白流苏 女性解放 时代语境


【摘要】:深受"五四"启蒙话语影响的"女性出走"主题,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价值内涵。通过不同时期对父亲形象的书写与建构,张爱玲完成从"弑父"出走到重归"父亲的家"的精神演变过程,实现在时代语境和生命体悟双重作用下对父权的审视。以母亲为代表的"女结婚员"形象的一再出现,则为"出走"想象提供别具意味的言说形态,显示出"娜拉走后怎样"这一话题所具有的多重意义空间。由此形成的张爱玲对于以"出走"为唯一价值指向的娜拉式妇女解放之路的质疑,标志着自"五四"以来作为主流价值观念而存在的娜拉神话的颠覆与终结。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娜拉;妇女解放;父亲形象;小团圆;启蒙话语;主流价值观念;《倾城之恋》;白流苏;女性解放;时代语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女性观的演变与文学内外的新女性形象研究”(批准号:13CZW083)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自从《新青年》“大吹大擂的把易卜生介绍到中国来”(1)之后,娜拉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为了争取婚姻自由或个人价值而出走的新女性不仅是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也相应地成为文艺创作热衷表现的题材。其中蕴含的诸多阐释空间,如启蒙观念与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换一个角度看娜拉的悲剧命运[J];文学教育(下);2008年08期

2 郭绪权;试论娜拉形象的塑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3 李恒方;娜拉与“娜拉们”的命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4 华玲;;恒星闪烁——娜拉形象之我见[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5 杨荣;“娜拉走后怎样”新解[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刘洪涛;娜拉——因爱而生动[J];河北自学考试;2005年05期

7 石建军;;娜拉为什么要出走?——“娜拉”形象的再论述[J];文教资料;2006年28期

8 娜拉;;娜拉诗四首(新疆)[J];诗歌月刊;2006年03期

9 娜拉;;娜拉作品[J];诗选刊;2006年02期

10 ;张娜拉[J];初中生世界;2007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冬梅;;被译介、被模仿、被言说的“娜拉”——一个中国文学与外来影响的典型个案[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2 谈士行;;老伴新事[A];新四军江淮大学纪念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二;中国企业的“娜拉出走”[N];华夏时报;2007年

2 雁南;当代娜拉找不到爱[N];文艺报;2005年

3 孙萌;娜拉出走会怎样?[N];文艺报;2006年

4 王耀文;新文化视境中娜拉幻象管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冯燕平;让呼麦这一神奇艺术在五洲唱响[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6 潮白;在医圣故里作秀的不是张娜拉[N];南方日报;2010年

7 押沙龙;娜拉怎么分房子[N];中国经营报;2011年

8 李兵;《玩偶之家》新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五岳散人;公民社会——娜拉出走后的新南非[N];中国经营报;2010年

10 武霖斯 曹洛洛 江莘 何林 井姑娘 宁波 徐锋 杨于泽;“微阅读”会否颠覆传统阅读方式[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廷杰;想象娜拉[D];兰州大学;2008年

2 焦玉琼;娜拉的中国变形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菁菁;由嫦娥到娜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飞;《娜拉》的中国改写(1914-1948)[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5 叶松青;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娜拉”形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付萱;“娜拉”们的出走和出走以后[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娜拉形象及其悲剧性探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珍;娜拉的挣扎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晓苹;从爱到革命:想象娜拉走后[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颖;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753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53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