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淑敏作品中人性审视的缺失
本文关键词:论毕淑敏作品中人性审视的缺失
【摘要】:毕淑敏是集作家、医生、心理咨询师三种职业于一体的优秀女性,即使是在文学创作中,她作为医生扶弱助伤、治病救人的心态与作为心理师抚慰疏浚、通晓开导的信念也没有停止。这种态度和信念影响其文学创作的方法、内容、技巧等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也因此带有浓重的医学与心理学色彩。毕淑敏以温和良善的语气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与人为善、发现美好,在当今心浮气躁的社会,确实不乏安抚镇定、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但深入分析其作品,却发现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缺陷:缺乏隐喻的疾病书写、牧师布道般的他者书写与人性审视的缺失。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 隐喻 疾病 牧师 他者 人性审视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毕淑敏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视角描写笔下人物,从生理、心理、伦理、道德多层面地描写人生。她锁定医学题材,以温和慈爱的笔触描写“生”与“死”的主题和宏大的人文关怀,以文学化的“医学”内容及其叙事表现独创自我风格。但毕淑敏始终拘于医生视角却令自己没有察觉到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刚;周思帆;;没有新突破,只是尽力而为——专访毕淑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毕淑敏:尽力为别人做点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舒晋瑜;毕淑敏抒写伤痛直面死亡[N];工人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陈颐;毕淑敏:为职场女性解惑[N];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莉莉;作家毕淑敏:我希望能对别人有所帮助[N];人民日报;2003年
5 李珍玉;毕淑敏 非典中为生命而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毕淑敏的梦想之书[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7 余玮;毕淑敏:用爱破解幸福密码的“生活家”[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艾里香;毕淑敏:用优美邂逅世界[N];石家庄日报;2014年
9 杨展;每天都面对人的秘密[N];北京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于呐洋;毕淑敏和她的心理咨询中心[N];法制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毕淑敏创作的心理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梁丹丹;直面生命的达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艳瑞;毕淑敏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之美[D];云南大学;2011年
4 谭旖旎;毕淑敏散文的语言艺术[D];湘潭大学;2011年
5 刘佳;论毕淑敏作品的伦理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叶永;论毕淑敏小说中的两性格局[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蕊;毕淑敏《红处方》话语情态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奉芝黎;毕淑敏小说女性意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袁艳芳;叙事学视阈下的毕淑敏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谢瑞堂;毕淑敏作品及其市场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54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5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