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童年、戏剧与同性之爱:白先勇创作人格成因浅析

发布时间:2017-09-09 13:32

  本文关键词:童年、戏剧与同性之爱:白先勇创作人格成因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白先勇 创作 人格 童年 戏剧 同性恋


【摘要】:文学的成就,首先来自于作家的个性,其个性就包括思想内涵和情感取向,这正是文字背后来自人性的深邃力量。白先勇独特的人生成长经历奠定了他阴柔细腻的人格特质,也决定了他独特的美学追求,这突出地体现在他小说创作的悲剧主题上。
【作者单位】: 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
【关键词】白先勇 创作 人格 童年 戏剧 同性恋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白先勇,当代汉语文坛的旷世奇才。他的眼睛一直是那样清澈,内心却是那样苍凉。因为清澈,他看世界如此悲悯;因为苍凉,他对生命只有叹息。 有关作家人格的研究,在汉语学界一直都很薄弱,比如我们比较莫言和马尔克斯,除了时代的不同之外,如果从他们的创作人格出发,就很容易看出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戈辉;;白先勇:一半是土 一半是水[J];全国新书目;2011年12期

2 李咏梅;;论白先勇的“文化中国”观[J];南方文坛;2013年04期

3 陈祖芬;;白先勇:为人生的文学,,为文学的人生[J];青年文学家;2008年02期

4 ;白先勇的引力与功力[J];中文自修;1994年02期

5 韦春莺;无止境的追寻——白先勇同性恋小说悲剧主题解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黄宇晓;白先勇赴美前后的困境与突破[J];华文文学;2003年02期

7 黄发有;悲悯的摆渡——散文的白先勇[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2期

8 陈保才;中国文化永远在我心里——访著名作家白先勇[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03期

9 赵友龙;;日暮西山的艳曲悲歌——白先勇后期小说透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10 位娜;白先勇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悲剧命运简析[J];理论界;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墨;白先勇:重寻父亲的“旧世界”[N];经济观察报;2012年

2 早报记者 石剑峰;白先勇:为父亲做一个图像历史[N];东方早报;2012年

3 记者 李苑;近百学者聚京探讨白先勇的文学与文化实践[N];光明日报;2012年

4 白舒荣;永远的白先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刘俊;白先勇的意义[N];文艺报;2000年

6 记者 王燕萍;白先勇:阐释国人表“情”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宗介;白先勇《收获》发新作[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8 实习生 秦黎悦 记者  潘宁;白先勇:我为昆曲才抛头露面[N];杭州日报;2007年

9 ;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予贝聿铭、白先勇“苏州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N];苏州日报;2007年

10 丁杨;白先勇:姹紫嫣红间流年似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凡华;田纳西·威廉斯和白先勇作品的怀旧意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吴静;从新版《玉簪记》的改编策略和表演特点看白先勇团队的昆曲美学观[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红欣;“流浪”与“回归”—中国现代“同性恋”作家的文本呈现[D];江南大学;2016年

4 林博学;“身份认同”理论视域下的海外华人流散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5 吴琳;文学翻译中的自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许佳;白先勇和田纳西·威廉姆斯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雌雄同体性质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张海艳;论20世纪中后期台湾留美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国形象[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邢琼;不一样的伊甸园[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0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20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