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童话视角中的孙悟空形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01:24

  本文关键词:童话视角中的孙悟空形象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孙悟空 童话精神 儿童 儿童文学


【摘要】:《西游记》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却是四大名著中最受孩子欢迎的文学著作。在《西游记》的众多人物之中,大部分儿童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主要是因为他们被孙悟空自由活泼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所吸引。那天真的童心、无处不在的游戏,以及非逻辑的幻想散发着童话的光芒,让儿童为此着迷并深深爱上孙悟空这一形象。孙悟空的形象也具有非一般的价值,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精神世界,而且作为一种形象素材对儿童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孙悟空 童话精神 儿童 儿童文学
【分类号】:I207.41
【正文快照】: 有关《西游记》的童话特质的论述早已有之。20世纪初,胡适先生在其《〈西游记〉考证》中提道:“正如英文的《阿梨思梦游奇遇记》(Alice in wonderland)虽然含有很有意味的哲学,仍旧是一部极滑稽的童话小说。”(1)由此可见胡适先生是把《西游记》定义为“童话小说”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心宪,聂树平;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本质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张思源;;从个人与体系的对立看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J];山花;2013年12期

3 杨子彦;孙悟空形象演变与人的社会化[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3期

4 邓福舜;孙悟空形象与石崇拜[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5 张启成;孙悟空形象原型探源[J];文史杂志;2004年01期

6 杨蕾;试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7 黄炎军;;略论孙悟空形象的世俗性演变[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秦榕;;美猴王之美境追踪——孙悟空形象审美渊源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4期

9 郑婉;;孙悟空形象新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胡琳;;浅析孙悟空形象之多重性[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皎玲;张战锋;;从中印文化的交流看孙悟空形象的渊源[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薛梅;;由“妖”到“人”——《西游记杂剧》与小说《西游记》之孙悟空形象比较[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雯;孙悟空形象原型研究与石磐陀[N];光明日报;2002年

2 胡立彪;孙悟空:72变不离其宗[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徐荐;李荣中:“百福中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安纲;孙悟空形象文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薇;中国动画作品中孙悟空形象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林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孙悟空形象的戏仿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何舒洁;1980年代以来我国《西游记》题材影视剧中的孙悟空形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家芳;银幕上的孙悟空形象嬗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杨清跃;1980年后中国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的阐释学解读[D];南昌大学;2016年

6 秦榕;图腾崇拜到文学审美——孙悟空形象的猴文化追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峰;孙悟空形象的文人精神论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雪心;孙悟空形象考辨[D];河北大学;2013年

9 李辉;神与魔的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4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14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